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C034号提案的答复 2024-04-29


                                                                         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

 

 

                   


杨民发〔2024〕30号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C034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杨浦区委:

你们提出的C034号“ 关于进一步提高区域养老服务发展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你们的提案收到后,我局高度重视,针对提案建议内容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论证:杨浦区是民生大区,也是养老大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42.3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1.03%,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5.86万人,老年人口总数及高龄老年人口数长期位于全市第二位。你们的提案建议聚焦“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均衡度有待提高”“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利用效能不高”“数字化为老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提出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深入开展“智慧助老”等三个方面的提案建议,对我们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严格落实办理责任,通过深入调研,对提案建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以往经验,结合实际,提出办理意见,持续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二、提案建议答复

(一)关于做好养老设施的宏观谋划的建议

2022年8月,《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 年)》批复,明确了积极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规划目标和分解指标。按照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我区根据市级养老专项规划中“区级规划引导”,编制《杨浦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 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目前,此规划已进入最后审批程序。

一是统筹布局,做到服务设施全面覆盖。通过编制本轮养老专项规划,全区养老设施总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盲区得到全面消除,在养老床位方面,预测至2025 年杨浦区户籍老年人口44.08 万人,规划养老床位数11020 张;至2035 年杨浦区户籍老年人口41.38 万人,规划养老床位10346 张,床均面积不低于30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服务设施标准逐步由每千人40平方米提升到65平方米,规划常住人口135 万人,至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常住人口千人指标为55㎡,设施总面积不低于7.43 万㎡,包括新增规划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1处,建筑面积约4.79万㎡;规划日间照料中心48处,建筑面积约0.59万㎡;规划长者食堂28处,建筑面积约0.45万㎡,规划老年助餐点84处,建筑面积约1.76万㎡。至203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常住人口千人指标达到65㎡,设施总面积不低于8.78万㎡,包括远期规划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共34处,建筑面积约5.03万㎡,规划日间照料中心89处,建筑面积约1.46万㎡;规划长者食堂25处,规划老年助餐点93处,建筑面积约1.66万㎡。

二是远近结合,做到实施建设有效衔接。我区充分结合设施实施条件和节点安排,针对部分街道现状建成区集中、建设空间有限、社区养老设施盲区覆盖难的情况,依托区域内旧住房改造、土地出让、存量用地转型更新等工作,在满足地块基本功能的同时,优先考虑社区养老设施的布点,有效解决近期设施缺口问题。同时,注重规划的前瞻性、时效性、延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不断提高的设施建设标准要求,以及外来常住人口的养老需求,应对设施远期建设实施上的不确定性,在规划上保持一定弹性空间,为未来预留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三是复合功能,做到方便就近一站服务。结合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进一步优化社区养老设施规划布局,围绕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拓展布局日间照料、助餐点等其他小型设施,力求通过设置综合性、多样化功能,形成功能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满足周边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二)关于聚焦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率的建议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始终将养老作为民生福祉保障的重中之重。十一届区委八次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部署要求,将养老作为推进“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重振杨浦一股劲”的重要抓手。在杨浦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民政以打造“幸福养老”品牌为目标,着力提升人民城市的养老服务供给及保障能力。

一是推动存量养老机构升级改造。贯彻落实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存量保基本养老机构升级改造的通知》,推动我区存量保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升级改造,通过2-3年时间,全区保基本养老机构实现应改造尽改造。改造项目对接认知症照护床位建设、护理型床位建设、消防标准化管理等文件,内容包含保障基本服务、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专业功能、强化安全保障四方面内容。此项工作目前正在推进中,我区30余家机构提出升级改造意向,现按照文件相关规定,分别制作设计方案。

二是强化医养结合。2023年,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中心医院签署医养结合合作协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养老机构签订具体服务协议,推动医疗及养老资源共享。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推进“互联网医院+养老院”合作模式,为机构老年人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今年,我区将持续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推进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社区护理中心、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等试点建设,推进社区医联体专家工作室建设,持续优化“医养共同体”合作模式,推进控江医院“医养康护”医联体建设,打造11个市级“老年心理关爱点”,重点推进“杨浦区互联网社区医院平台”和“杨浦区康复管理应用一体化平台”,继续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区内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及“老年社区健康服务圈”。

三是推动养老机构品牌化发展。2023年8月,我区制定《杨浦区公建养老服务设施委托运营管理比选实施办法》(杨民发2023〕46号)。文件适用于将政府投资兴建或者租赁改造的养老设施交由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的模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开展比选,积极吸引具有丰富的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经验,在业内具有较好口碑和声誉,在机构建设发展、老年人照护服务等方面具有先进理念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专业服务团队运营公建养老服务设施。今年,我区将启动152街坊、清流环二路、清流环三路等建成养老院的招标比选,吸引高质量、品牌化的运营机构参与比选,不断提升公建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四是构建人才发展体系。我区于2019年实施养老机构拔尖技能人才培树及整体队伍扶持提升政策,是全市首个形成体系推进养老护理人才发展的城区。区福利院养老护理员王程通过政策成功落户,并荣获“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全市取得“破冰效应”。2023年9月,通过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区养老机构服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人才引进、住房保障、考证奖补、岗位补贴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优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扶持政策架构。今年,将探索形成队伍发展“六个维度”,包括与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战略合作,于3月25日至29日举办首届“复旦·杨浦——幸福养老”养老机构院长高级研修班;依托区护理人才培育基地,开展养老机构业务骨干能力提高班;全覆盖进行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区福利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在12个街道延伸设立社区工作站,提升社区及居家养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民政学校等专业院校合作,联合建立“人才订单班”机制;会同街道体系化开展社区关爱员、为老服务志愿者、家庭护老者等队伍培训,通过此六个维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架构,整体驱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深入开展“智慧助老”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以养老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聚焦养老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养老难题的可行路径,并着力推动智慧养老工作“适老、便捷、可视”,持续打造“幸福养老”服务品牌,为智慧赋能居家养老筑牢基础底座。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区民政局将智慧养老工作纳入“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围绕“全面布局—精准高效—智慧赋能”三步走思路,聚焦“大集成”“大数据”,提出区级服务平台建设、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提升、居家智能关爱、“智慧+”服务应用场景等任务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实施《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升级、智慧医养共同体、“一键通”呼叫服务、认知障碍数字化干预、老年人“数字伙伴”计划等18项具体目标任务,覆盖机构服务、居家养老、家庭照料、行业监管等多个方面,通过夯实数据底座、铸造数据工厂、加强数据应用,成体系引领未来智慧养老整体发展方向。

二是开展智慧帮扶。开展“百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涉及老年人生活、办事和享受养老服务的高频事项,通过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学习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和帮办服务,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升数字化技能水平。同时,杨浦区老年大学定期开展智能手机基础教学课程,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手机基础操作为主要讲解内容,涵盖扫码付款、网上预约挂号、查看健康码、微信视频及刷看抖音等多个方面,由浅入深,多角度、多方向的去满足老人们日常的用网需求,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三是锻造数字平台。积极构建以养老为核心的数字民政系统建设,结合《民政部 国家数据局关于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的通知》要求,积极打造“1+4+X”杨浦养老“幸福云”平台,“1”即依托杨浦数字民政系统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幸福云”区级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积极推进从服务供给、业务管理、再到集成展示的一整套数字养老服务系统矩阵;“4”即根据“9073”基本格局,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监管”四个数据应用落地领域;“X”即以管理端及服务端入手,结合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及数字化应用能力,探索推进多维度、多方面服务应用场景。并以国家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数据整合、治理及应用能力,全方位强化养老数字赋能,推动“养老服务+监管+资源调度”“医、养、康、护”等业务一体化,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和养老服务行为全流程智慧监管。

四是拓展场景应用。围绕杨浦“幸福养老”品牌建设,紧扣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主线,推进“养老e顾问”小程序,打造养老地图、助餐管理、适老化申请、爱心奶管理等功能板块,围绕杨浦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幸福养老”服务清单、养老服务指南等开展“十助”服务,实现服务申请、服务派单、服务反馈等全流程管理;推进安全监测无感化赋能,将水表、燃气数据的使用情况接入系统,数据居家监测,优化门磁感应器、烟感报警器等设备,通过信息技术与线下养老服务融合互补;开展居家生活全方位看护,依托“智能养老管家一键通服务平台”,实现应急呼叫,紧急救援、挂号就医、一键叫车等高频事项低成本服务,不断丰富多元化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应用。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杨浦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杨浦区民政局

2024年4月29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12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张力                      联系电话:2503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