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 2024-08-20
杨卫健委〔2024〕87号
杨浦区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将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根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载体表现形式,办好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为提升本区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注入更多中医药元素。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医药文化工作方方面面,为实现中医药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为建设健康杨浦和文化强区作出应有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推动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三)坚持传承创新。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弘扬富有中华文明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医药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坚持交流互鉴。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不断满足本区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多层次需求,与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中医经典传承研究基地落户区中医医院,互学互鉴,助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增强。
三、总体目标
中医药文化精髓得到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持续壮大,中医药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进一步夯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基础,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不断加强。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品牌活动、精品力作、传播平台,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至25%左右,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不断融入助力本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四、重点任务
(一)推动行业彰显中医药特色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以中医药文化涵养行业文化,深化中医药机构作风与文化建设;鼓励区中医医院定期开展社会开放日活动,让群众参与体质辨识、中药鉴别、针灸推拿等体验活动。大力宣传和践行以“大医精诚”为核心的职业精神。
(二)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加强区属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功能和专业队伍建设,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现代化表达形式,打造区级中医药线上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在线经济优势运用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扩大优质中医药科普内容的覆盖面,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进中医药文化长廊、文化街区建设,积极与街道开展合作,打造中医药文化社区示范品牌。
(三)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巡讲直播、打卡盖章、短视频征集等多种形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具有广泛参与度的实践路径,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法,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运用中医药强身健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市区两级载体开展宣传及推广,讲好杨浦区中医药文化故事,办好“张院长讲经方”中医药直播节目。创作一批面向不同受众的中医药文化作品,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
(四)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展板、实物、模型、中医养生保健体验设备、中医阅读角或运用电子触摸屏、LED屏等新媒体手段,帮助群众更加经常接触到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结合“中医阁”“中医馆”建设,力争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覆盖面达80%以上。
(六)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推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普及适宜青少年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组织中医药专家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广泛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易学易练的中医养生保健功法,使中医药文化“可触、可及、可见”。
(七)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按照国家中医药局关于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部署要求,依托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完成调查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工作培训,准确上报调查资料,掌握我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和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变化情况,为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播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八)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充分发挥市级和区级名中医作用,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层次人才培养。依托区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中医药科普人才培训,遴选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推出一批群众喜爱、社会公认、影响广泛的名师大家,打造一支热爱中医药文化、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优秀、思想作风过硬的文化传播队伍,构建能力突出、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人才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总体框架下,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中医药文化工作格局。将中医药文化工作摆在中医药全局工作中谋划推进,协调多方力量,统筹谋划,精心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二)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对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投入机制,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依法依规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挥企业、第三方公司和有关单位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文化工作长效机制。
(三)营造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和宣传中医药文化弘扬工作的好经验、新进展、新成效,促进形成中医药文化广泛传播的良好局面,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正面典型案例报道,提升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
附件:
1.关于杨浦区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回顾性评估及“十五五”规划前瞻性预估的方案
2.杨浦区关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宣传片制作的方案
3.2024年杨浦区“沉浸式”中医药打卡活动方案
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20日
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8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