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年”活动的通知 2018-06-11

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加强本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优化资金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回应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民政部、市民政局“推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要求,本区将开展“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年”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制度科学化、程序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服务优质化、方式便捷化”的要求,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积极回应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补短板、强弱项、筑品质、促提升为核心,推动本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到2018年底,实现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主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制度大梳理、大完善

  1、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年内,上海市民政局将完成《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立法工作,出台《关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及因病致贫家庭的医疗救助政策等。根据相关政策,区民政局将做好培训和督查街道(镇)贯彻落实情况。

  2、健全社会救助工作制度。以街道(镇)为重点,坚持便利、规范相统一,完善各项操作制度。重点完善审核审批、档案管理、资金运行、信息统计等操作制度;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信息公开、公示公布、备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岗位分工、操作权限、岗位职责等责任制度;困难群众预警发现、需求评估、信息发布、服务转介和资源对接等服务制度。

  3、规范社会救助操作流程。年内,上海市民政局将出台《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和《上海市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各街道(镇)贯彻落实各项救助业务审核审批流程,落实“受理、审核、审批”三分离;优化社会救助资金发放流程;严格执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规定,确保救助资金不被挪用和挤占。完成救助事项的可视化审核。

  (二)开展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大调研、大检查

  1、开展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大调研。区民政局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围绕分类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二个主题开展调研。通过问题的梳理、分析、解决,经验的发现、总结、提炼,进一步优化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各街道(镇)围绕社会救助的重点焦点难点,深入调研社区、社会组织、困难群众,不断解决问题,形成长效机制。

  2、加强低保专项治理。5月、9月在本区全面开展低保专项治理,以低保为重点对本区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摸底排查和整治。重点是查处低保工作中的腐败和工作作风问题。全面排查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提升方向和内容,推进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

  (三)促进社会救助服务大改善、大提升

  1、完善“一口上下”工作机制。以“全市通办”为契机,街道(镇)加强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办理、一口受理平台”,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理等制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真正做到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2、提升救助管理站服务质量。区救助管理站继续开展职业乞讨专项治理活动,加强禁止乞讨的重点区域管理。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指标。各街道(镇)做好流浪人员的发现机制和报告机制。对于本辖区内的户籍流浪乞讨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3、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区民政局和各街道(镇)认真梳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情况,完善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方法,探索以各级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为依托,统筹协调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资源,做好困难群体精准救助。

  4、加强社会救助绩效评价。9月份各街道(镇)完成2018年社会救助绩效评价的自查,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委托第三方社会力量对各街道(镇)的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将通报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10月份,上海市民政局委托第三方对我区社会救助工作进行评估。

  (四)推进社会救助发展大宣传、大培训

  1、加强社会救助宣传。开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结合改革开放40年,各街道(镇)上报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发展特色、发展亮点,配合市民政局做好《上海社会救助白皮书》,拍摄社会救助宣传片。

  2、强化社会救助人员培训。推动社会救助日常化,区民政局负责各街道(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各街道(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负责辖区内居委会民政干部的业务培训,切实增强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培养一批社会救助骨干人才。

  3、树立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标杆。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树立标杆,开展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示范社区、示范窗口、优秀案例创建活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放大优质服务供给,培育“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

  三、活动安排

  (一)部署启动(20186月)

  区民政局针对本地区特点,围绕活动要求,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部署有关工作。

  (二)创建提升(20187月至20192月)

  各街道(镇)社会救助的政策落实、制度完善、流程规范、资金管理、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查找问题,积极整改,补齐短板,打造社会救助高质量管理服务示范社区、示范窗口、优秀项目,及时将经验做法、困难问题向市民政局汇报。

  (三)督导检查(20193-20194月)

  区民政局带队通过召开街镇座谈会、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接受市民政局的督导检查。

  (四)总结交流(20196月)

  区民政局将召开会议,对各街道(镇)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选出1-2个典型做法、案例,进行推广,并向市民政局报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年”是新时代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各街道(镇)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二)注重活动实效。各街道(镇)要以开展“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年”为契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抓小、抓细、抓实,努力把街镇社会救助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开展宣传报道。各街道(镇)要在活动中挖掘典型、发现亮点,围绕社会救助的政策法规、实务案例、经验成效、典型事迹等开展广泛、持续、深入的宣传,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杨浦区民政局

                              20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