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区政府主要工作落实方案 2003-03-12

  杨府办发〔200310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03年区政府主要工作落实方案》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

2003年区政府主要工作落实方案》已经2003226日第194次区长办公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履行职责,抓好节点进度,确保圆满完成2003年区政府主要工作。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区政府主要工作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每月向区政府领导反馈落实情况,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三年三月三日

2003年区政府主要工作落实方案

一、“四个重点”区域建设

1、按照“规划先行、控而不死、有偿转让、先易后难、分期开发”的原则,实施杨浦大学城公共活动中心2平方公里用地和大学周边1平方公里扩展用地的土地控制方案;积极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

由区高校园区办公室会同区计委、区规划局、区房地局推进落实。

2、积极推进杨浦大学城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促成杨浦大学城公共活动中心核心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开发启动。

由区计委会同区建委、区规划局、区房地局、区高校园区办公室推进落实。

3、做好大学生活广场建设的有关协调工作。同济大学北校区生活广场、复旦大学生活广场分别于3月份和6月份投入使用;上海理工大学生活广场在9月份建成使用;上海体育学院生活广场上半年完成规划方案,下半年启动建设;支持复旦大学光华楼、体育馆建设和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的规划建设。

由区计委会同区建委、区规划局、区高校园区办公室推进落实。

4、做好大学周边环境整治工作,8月底前完成长海路景观道路建设;年内完成政肃路等7条道路总长4.37公里的整治。

由区市容局会同区高校园区办公室、区城管大队和有关街道、镇推进落实。

5、加快大学周边的旧区改造,3月份启动国权路三处私房集聚点的旧区改造,年内完成动迁量的50%;年内完成吉浦地区港湾式车站、绿化地带的动拆迁工作。

由区高校园区办公室会同区房地局和有关街道推进落实。

6、继续完善区校合作平台,3月底前完成上海电力学院与珠江集团合作的总体方案;6月底前促成上海出版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冶炼厂、上海矽钢片厂达成租借协议,帮助上海出版高等专科学校解决1000名新生住宿问题;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3月底前成立大学城校区商业公司并开始运作。

由区高校园区办公室推进落实。

7、上海万达广场项目要提前完成动迁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完成又一城购物中心项目动迁工作,上半年开工建设;加快麦科特金亿广场项目启动工作,年内开工建设。

由区五开办会同区建委、区房地局、区商委、区规划局、五角场街道推进落实。

8、积极推进黄兴绿地A块上海方园休闲体育中心项目,2月底开始土建施工。

由黄兴绿地设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推进落实。

9、深化黄浦江岸线杨浦段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上海东外滩地区城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工作,9月底前完成国际商贸综合服务功能区、渔人码头和文化博览等旅游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由区规划局会同区浦江办、区计委、区建委、区房地局推进落实。

10、根据黄浦江岸线综合开发规划方案,抓紧收购和储备控制区域工业用地,为将来规模开发奠定基础。

由区房地局会同区规划局、区浦江办推进落实。

11、加强与市文广集团的联系,促成东外滩地区休闲旅游项目的落实。

由区浦江办会同区规划局、区房地局、区旅游委推进落实。

12、加强与市文管委的联系,促成东外滩地区历史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项目的落实。

由区文化局会同区规划局、区房地局、区浦江办推进落实。

13、建立区推进新江湾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一口上下”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参与、服务和协调推进该地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由区规划局会同区计委、区建委、区住宅发展局、江湾新城街道(筹)等推进落实。

二、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

14、全面启动国定、国泰、国权、国康等四个高科技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开工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国定基地二期在第四季度正式开工,6月份完成宏通海鲜坊、长途客运站搬迁工作;国泰基地二期在年内开始地下部分施工;国权基地二期4月底前正式开工;国康基地二期在下半年开始动迁工作。

由区五角场高新园区会同区高校园区办、区房地局、区建委、区规划局、五角场镇推进落实。

15、加快建设环保专业园区,3月底前开始运作,6月份挂牌;认真做好理工科技园的筹备工作;6月底前水产科技园挂牌,下半年做好水产科技园的规划;推进赤峰路现代设计产业带建设,年内完成赤峰路产业用房扩容方案并开始实施。

由区科委会同区高校园区办、区五角场高新园区、区规划局、区房地局、四平路街道推进落实。

16、都市型工业经济园区年内新增面积10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1000户,园区入驻率达到8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四有”园区达到60%

由区经委会同区劳动保障局和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17、做大做强室内纺织制品业,完善区“一业特强”优惠政策,市家纺协会迁至我区的上海室内纺织制品工业园区;上半年召开家用纺织品企业专业招商会。

由区经委会同杨浦工贸集团推进落实。

18、积极推进杨浦科技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制订园区总体规划方案,抓紧收购该地块内的企业用地,落实多元投资的投融资机制,年内有明显进展。

由区经委会同区规划局、区房地局、区计委、区科委、定海路街道推进落实。

19、年内完成区域内8个地铁站点周边的商业规划;全年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150户;年内启动建设2-3家大型超市。

由区商委会同区建委、区房地局、区规划局、区外经委、五角场镇推进落实。

20、年内完成18家菜市场的改建、整治工作,并达到示范菜市场标准。

由区商委会同有关街道、镇推进落实。

21、完成全区废品行业整治达标工作,年内建成11个废品回收交投站。

由区商委会同区推进废品回收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进落实。

22、做大做强区烟草行业。11个街道、镇年内实现“三无社区”(无无证经营、无假冒烟、无走私烟)的目标;3月底前完成五角场地区、鞍山路控江路地区、大学周边、新江湾城及科技、经济园区内开设烟草网点的具体方案。

由区商委会同有关部门、街道、镇推进落实。

23、全年完成住宅建设竣工面积130万平方米;建成帆升公寓、东方名城一期、东方名园、明和苑、心仪雅苑等住宅小区;建成4个“四高”小区,力争6个,其中,上半年建成现代星洲城、兰馨雅苑2个“四高”小区。

由区住宅发展局推进落实。

24、全年引进招商户数2000户,注册资金2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其中,各街道、镇及江湾新城街道(筹)完成招商户数1290户,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0户;区6个委、局全年完成招商户数710户,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70户。

由区协作办会同区经委、区科委、区商委、区建委、区五开办、区外经委、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工商分局、区税务局和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25、深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革。9月底前基本完成杨浦工贸集团9个骨干企业的产权改革;区商委系统企业年内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由区国资办会同区体改办、区经委、区商委、杨浦工贸集团推进落实。

26、以区城投公司作为区大市政建设的投融资主体,通过增资扩股、土地注入、改善资本结构等途径,搭建区城投公司投融资平台;搭建区科技公司投融资平台,形成大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投融资主体。

由区计委会同区建委、区科委、区高校园区办、区五角场高科园区、区房地局、区财政局推进落实。

三、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

27、认真抓好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建设,确保上半年全线土建施工,启动车辆段征地动迁的各项工作;做好明珠线二期、大连路越江隧道工程的配合协调工作,确保工程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由区建委推进落实。

28、上半年启动中环线五角场环岛立交工程和中环线北段工程;年内启动翔殷路越江隧道工程;年内全面完成淞沪路、周家嘴路、政立路、大连路的拓宽、辟通工程;辟通、拓宽、大修中小道路12条。

由区建委推进落实。

29、新扬州11万伏和赤峰路3.5万伏变电站年内竣工投入运行;政立11万伏和通北3.5万伏变电站土建开工。

由区建委推进落实。

30、全年完成河道清淤5万立方米;加快杨树浦港、虬江泵闸的工程进度;完成虬江、走马塘污水截流工程。

区建委推进落实。

31、确保全年拆除旧房35万平方米,力争40万平方米,分解任务并落实动迁单位,按照节点目标抓好推进工作。

由区旧改办会同有关单位和街道、镇推进落实。

32、分解落实动迁房源计划,全年新建11.2万平方米重点工程配套商品房;年内启动6幅地块、52.5万平方米重点工程配套商品房的建造和改建工作;落实280亩土地、启动28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建造工作,并收购作为重点工程配套商品房。

由区旧改办会同区建委、区住宅发展局、区规划局、区房地局、五角场镇推进落实。

33、全年完成明园新村、铁岭路50弄等“平改坡”120幢、24万平方米。

由区住宅发展局推进落实。

34、加快烟草城前期动迁扫尾工作。3月底完成28街坊等5户居民的动迁工作并交地;6月底前完成32街坊180户居民的动迁工作并交地。

由区房地局会同区烟草办和有关街道推进落实。

35、加快烟草城范围内及其周边地块的土地置换工作,3月底前完成上海玻璃器皿三厂的土地置换并交地;6月底前完成上海化工机泵厂和上海缝纫机螺丝厂土地置换的签约;6月底前完成上海自行车厂剩余用地补偿问题的签约;抓紧完成东方螺丝钉厂土地置换的签约。

由区房地局会同区烟草办推进落实。

四、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

36、整治道路市容环境。年内完成重点整治区域内的大连路、周家嘴路等21条道路,总长22公里,其中,整治大学城周边7条道路4.37公里。

由区市容局会同区高校园区办、区城管大队和有关街道、镇推进落实。

37、全年拆除违法建筑8万平方米。结合重点路段整治,3月底前拆除1万平方米。

由区市容局会同区规划局、区城管大队和有关街道、镇推进落实。

38、实施景观灯光增亮。结合重点路段整治,全年完成大学城周边景观道路和绿化透视墙的灯光设施配置;配合沪东绿地建设,年内在该处设置一批景观灯光;结合商业建设,年内做好区域内商业集中点的景观灯光设置;加强店招、橱窗等商业性灯光建设和内环线两侧的楼宇灯光增亮。

由区市容局会同区绿化局、区商委推进落实。

39、全年发展绿地2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7公顷,专用绿地15公顷,破墙透绿2公里。年内基本建成沪东绿地;9月底前完成四平科技公园二期绿地建设。

由区绿化局会同区建委、区房地局、区民防办推进落实。

40、督促上海钢琴厂于3月底完成油漆车间搬迁;上半年上海手帕染纱厂搬迁;鑫冶钢业公司年内搬迁;全年创建2个基本无燃煤街道;完成20台燃烧炉窑灶的清洁能源改造;创建15个绿色社区。

由区环保局会同区房地局和有关街道、镇推进落实。

五、社会保障工作

41、健全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新增就业岗位的目标任务。

由区劳动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及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42、启动大学城就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项目,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由区劳动保障局会同区科委、区规划局、区五角场高新园区、区高校园区办推进落实。

43、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和帮困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做好特殊困难对象的救助、帮困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应保尽保”。

由区民政局会同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44、实施“星光计划”第二期建设项目,全年新建20个“星光计划”老年活动室。

由区民政局会同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45、年内建成殷行街道敬老院,新增72张养老床位;年内完成东海、阳光两家养老院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由区民政局会同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六、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46、以建设优质教育集聚区为目标,以“三名工程”为抓手,年内推出17所名校、23名名校长、18名名教师,提高区教育水平。

由区教育局推进落实。

47、年内启动市东中学改造项目;完成新建市东初级中学、市东小学和十五中学一期工程项目;全年完成15所学校的环境整治工作。

由区教育局推进落实。

48、年内力争完成区中心医院与新华医院的联合,建立新华医院集团。

由区卫生局推进落实。

49、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市东医院年内基本竣工;五角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取年内启动。

区卫生局会同定海路街道、五角场镇推进落实。

504月底建成四平社区活动中心并投入使用;5月底完成平凉花园式社区文化中心建设。

由区文化局会同四平路街道、平凉路街道推进落实。

51、启动“百万家庭网上行”项目杨浦区实施计划,年内完成77003560岁的社区妇女的信息化培训工作。

由区妇联会同区信息委、区文明办、区科协推进落实。

52、推动市民健身活动,4月份完成殷行街道市民健身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

由区体育局会同殷行街道推进落实。

53、继续实施创建文明城区三年规划,抓好江浦路街道、长白新村街道、平凉路街道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年内再创50个市级文明小区、20个区级文明小区,使市级文明小区、区级文明小区分别达到200个和350个;年内再创4个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由区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各街道、镇推进落实。

主题词:行政事务 区政工作 责任落实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各人民团体。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33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