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C052号提案的答复 2024-04-26
致公党杨浦区委:
致公党杨浦区委提出的C052号“关于数字杨浦智慧应急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收到提案后,区应急局高度重视,对提案内容开展研究,并对其中的意见建议进行了采纳。经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形成基本答复意见。
二、提案建议答复
区应急局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近年来,主要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2019年,根据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杨浦在原安监局的基础上组建了应急管理局。区应急局整合了区应急办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职责、区民政局防灾减灾职责、区建管委防汛防台职责(部分)以及区地震办抗震救灾职责,把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资源力量整合起来,实现对台风、暴雨、大雪、寒潮、高温、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的“一口管理”。
(二)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防治机制
一是建立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以区消防救援为骨干力量,以民兵、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社区骨干、志愿者为协同力量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二是建立灾害风险会商机制。区灾防办会同区灾防委各成员单位,每年围绕年度、冬春季、汛期、梅雨期、夏季高温等重点时段和重要节点、重大活动,牵头组织开展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咨询和支持。三是建立专家服务保障机制。深化与复旦、同济、华东理工等高校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通过邀请专家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水平。2022年以来,多次聘请和组织专家座谈会商,研究指导有关自然灾害防治专项工作。2023年,委托华东理工大学为《杨浦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35年)》编制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撑。
(三)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为全面掌握我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我区于2020年成立杨浦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2020年至2022年,组织开展了全区普查数据清查、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能力调查和重点隐患调查等工作。通过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本区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现状,客观认识了全区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形成了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和森林火灾等单灾种风险要素的数据库,涵盖各类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以全市第一的通过率通过市级质量验收工作,并通过国普办核查验收,为本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精准科学的数据支撑。
(四)组织开展抗震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2024年,根据市地震局的部署,区应急局组织开展了工程系统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汇总收集既有建筑、医疗机构、桥梁隧道、市政基础设施、社区系统信息等抗震基础数据。通过该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社区防灾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强化社区整体韧性水平,增强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了数据支撑。
(五)关于推进BIM在智慧应急中的应用
近年来,区城运中心牵头开发建设了平战结合指挥保障系统。该系统着眼于平时值班值守、战时指挥调度、一屏纵览全区态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跨部门场景、事件、业务、资源的高效协同的智能闭环运行体系,通过总值班室值班值守、指挥保障、联动方案、指挥保障一张图等模块,为探索杨浦特色城市治理新模式提供有力的治理工具。
2022年初,区大数据中心建成了数据资源平台,高效存储全区公共数据,汇聚各部门业务系统、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及相关平台数据,形成了全区公共数据资源池。2023年,构建市级数据资源在区级平台上一站式国家、市、区资源的检索、申请、下发、共享的全流程使用与管理,为区内各个单位提供数据支撑和赋能。
2024年4月,杨浦区揭牌成立了数据局,区城运中心、区大数据中心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正在进一步改革优化。下一步,区应急局将进一步密切与区数据部门的合作,加快推进指挥保障系统及业务中台建设,在协同联动下继续促进智慧应急数据要素生态的创新和发展,积极推进应急场景接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通过BIM等各类现代信息技术为应急管理注入科技智慧力量。
最后,再一次感谢贵单位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希望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区应急管理工作。
上海市杨浦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