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A-024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2-08-05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杨滨江办(2022两会)— 5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A-024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陈博屹代表:
您提出的第A-024号“关于在“碳达峰、碳中和”新时代树立杨浦区能源转型替代应用典范的建议”已收悉,我办会同区滨江公司、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办、区规划资源局结合目前杨浦滨江建设实际情况研究讨论,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及关于“在杨树浦发电厂所在区域建立‘碳中和’示范区”、“在杨浦滨江引入新能源多能互补应用场景,打造‘零碳’滨江”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您对杨浦滨江开发的高度关注和期盼,尤其在建议中提到关于“通过特定空间范围内、有限的“源、网、荷、储”智能化整合,加之碳排放交易的试点”、“轮渡电气化改造、集中式新能源车充电站、光伏发电、微风发电、智能化储能系统等场景”等建议,符合杨浦滨江创建“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的理念,十分具有建设性、专业性。
一、建设理念
杨浦滨江的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杨浦滨江全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杨浦区滨江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杨浦滨江的发展目标是创建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城市更新的典范和社会治理的样板。
二、规划建设
2022年,杨浦区政府在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持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监管,稳步推进滨江南段等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按照‘能建尽建’原则落实新建项目光伏开发。”
一是实现产业功能集聚,打造经济活跃增长极。杨浦滨江建立区域联合开发实施平台,优化土地收储和管理模式,依托市区联合开发实施平台,建立前期工作专项小组机制,成立杨浦滨江区域联合开发实施平台公司,推进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土地收储工作。构建滨江发展综合数据指标体系。引入行业领军企业总部落户,推进滨江南段中交、中节能、美团、B站、字节、合生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实现“规、建、管、运、服”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协同高效“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方协同机制+三方管理平台”的治理架构,通过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方式为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提供技术与政务服务的平台。
二是实施滨江城市更新,打造绿色综合示范区。依托滨江城运平台及全域泛感知设备,构建实时、多维、精准的问题发现和城市运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滨江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建设杨浦滨江智慧管理平台“1+3+N”数据应用体系,即1个城市运行体征展示系统、3个公共应用领域、N个应用场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滨江区域5G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信号覆盖。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和儿童友好示范区建设,通过统筹城市有机更新和历史风貌保护,将各示范区功能点位落地。
三是营造温馨公共空间,打造智慧活力滨水带。按照制定发布的滨江“十四五”专项规划,同时启动滨江中北段控详规划编制,开展工业遗存保护和利用专题研究。盘活工业遗存,通过市场化运营为老建筑注入新活力,如毛麻仓库重在引进功能作为艺术展览空间;绿之丘将打造成为音乐特色复合空间。注重因地制宜,聚焦组团式开发。东部杨树浦电厂区域,由电厂干灰储灰罐改造而成的灰仓,创造出漫游登高远眺的滨江活动综合体,承接品牌活动,同步研究周边配套的功能业态调整。中部杨浦大桥区域,永安栈房东楼引进纬景储能科技,打造成为全球碳中和储能技术及应用示范综合体。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杨浦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对标杨浦“四高城区”建设的要求,站在市民、游客以及区内企业角度,不断丰富滨江公共空间的复合功能。感谢并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滨江地区开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杨浦滨江成为世界一流水准的滨水公共空间。
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2022 年 3月18日
承办单位地址:杨树浦路2086号3楼 邮政编码:200093
承办人姓名: 唐准 联系电话:558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