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2023-08-08

关于印发《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

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

 

 

2023年8月8日

 

 

 

 


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根据《杨浦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及《打造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全面推进杨浦区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杨浦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增强养老数字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现制定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系列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上海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决策部署,落实《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聚焦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家庭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品质、高效率、均等化的养老数字化转型标杆,打造“老年人所想、政府所响、社会所向”的“数享晚年”杨浦养老服务品牌,为杨浦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障基本,注重养老服务公平

明确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持续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数字化设施布局,聚焦失能失智老人基本照护等养老服务底线保障,确保基本养老服务资源公平、有效配置,做好基本养老服务“守门人”。

2.坚持统筹整合,融入城市整体转变

统筹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不断推动基本养老服务精准化、均等化,注重老年人生活需求和服务体验,强化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弥合数字鸿沟,强化政府、企业、社会三方互动,提升杨浦城区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助推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

3.坚持试点示范,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聚焦老年养老服务需求,围绕老年人办事的难点、养老服务的痛点、养老管理的堵点,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养老应用场景,鼓励街道社区探索特色应用,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熟做法,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4.坚持协同融通,推动养老行业重塑

针对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以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为途径,以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服务为主线,加快标准建设、平台升级,推动养老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养老服务提质、管理流程再造。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分阶段、按步骤、又快又稳地推动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建设发展,通过三年努力,打造养老服务便捷可及、养老管理协同精准、服务体验显著提升、服务需求及时响应的养老数字化转型区级标杆。

——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方便可及、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支持网络更加健全、医养康养有机结合更加充分,养老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老年人服务体验感显著提升,数字鸿沟不断缩小弥合。

——养老服务管理。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养老行业从业人员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人员数字素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持续增强,形成多维度监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2.具体目标

2024年,“数享晚年”杨浦养老服务品牌基本形成,“彩虹桥”作为杨浦养老数字化转型基础平台,全面赋能养业务领域数字化场景建设,养老领域服务、管理、协同等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实现“老年人所想、政府所响、社会所向”的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目标,有效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助推杨浦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

——2022年底,优化“彩虹桥”养老服务区级平台,开展养老数据资源梳理,整合全区老年人信息,建设养老主题库,构建老年人服务画像,开展高龄独居长者“一键通”信息化试点。

——2023年底,着力数据驱动,强化“彩虹桥”平台对医养、康养应用场景建设的支撑作用,打造跨部门养老场景,提升养老行业服务监管能力。推动数字化家庭养老院床位试点,打造跨部门场景6个,推动街道开展养老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6个。

——2024年底,“彩虹桥”平台全面赋能养老数字服务、数字监管等场景建设,形成涉及养老领域多元主体的养老场景库。养老行业服务人员数字素养普遍提升,试点项目有效推广,数字化家庭养老院床位数量持续增长,实现杨浦区常态化认知症数字化筛查能力覆盖100%

(四)总体框架

以打造“数享晚年”杨浦养老服务品牌为目标,以优化养老服务与管理为考量,以服务养老领域各类主体为追求,以优化升级区级“彩虹桥”养老服务平台为建设主线,将养老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比作一座彩虹桥。其中,桥上的三辆车分别代表社会、政府、企业,车上的人代表老年群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彩虹桥横跨在“平台数治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数据互联互通”的云端之上,象征着杨浦养老数字化转型生态。彩虹桥内部九种颜色分别代表“居家养老服务、家庭自主照料、社区嵌入式养老、医养康养结合、抗疫应急服务、养老服务基层管理、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养老数字基础环境、养老信息数据治理”等九大主要提升板块,共同构成养老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框架与主要任务。

图: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图




微信图片_20230815182536.png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温度效率

以老年人生活服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市场主体对养老数字化服务创新的驱动作用,按照老年人对于不同数字化转型需要,打造杨浦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三网”,满足高龄老人基本数字需求的“保障网”、加强老年人数字生活获得感的“应用网”以及提升老年人数字体验的“服务网”,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形成高品质、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1.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验

一是强化养老数字“应用网”。提升个性化基础养老服务能力,聚焦老年人生活起居、卫生护理、康复辅助等生活照料需要,依托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手机APP、社区信息展示屏等线上线下途径,提供长者照护之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服务中心等基础养老服务设施相关信息服务,不断提高数据更新质量。推动“随申办”杨浦旗舰店、社区云、区级公共服务平台等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让老年人找得到、用得了。

二是大力推广街道社区数字化转型试点经验。总结定海、长白等街道优化养老助餐服务经验,加快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数字化建设,加强老年人饮食数据汇总分析,形成老年人个性化餐单。鼓励街道社区根据自身老年人口情况、养老资源禀赋,开展养老数字化转型项目试点申报,形成试点推广机制,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

2.提高家庭自主照料水平

一是织密养老数字“保障网”。加强高龄独居老年人托底保障能力,深化“一键通”服务,利用智能腕表等智能感知设备,监测老人心跳、血压等生物体征数据,通过手机APP联动服务单位、老年人子女、养老志愿者等,实现老年人紧急求助事件,共同发现、共同救助。逐步丰富“一键通”服务能力,打造智能养老管家“一键通”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出行、生活、家政、政策、社交等服务,形成一键呼叫、简易操作、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

二是提升养老服务无感即享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安装、升级家庭智慧感知设备,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惯深化家庭适老化改造,逐步形成由“政府补贴”到“自主购买”的观念转变。基于老年人日常生活数据,探索电力数据、水表数据监测高龄独居老人居家安全。

3.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一是优化养老数字“服务网”。深化社区养老顾问服务,推广线上远程服务方式,依托“彩虹桥”平台,构建“养老e顾问应用,形成养老政策推送、老年助餐申请、时间银行活动查看等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的信息对接服务。加快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依托企业、社会机构等力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脑健康筛查和数字化干预服务,实现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全覆盖。依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空中课堂”等线上线下资源,推进“互联网+老年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分年龄分阶段开展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通过宣传、讲座、一对一辅导等方式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能力,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加强养老机构社区服务能力。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要求,强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老年人“家门口服务站点”的数据连通,促进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融合,综合机构、居家、社区养老特点,整合智能设备、康复辅具等服务信息,结合老年人精准画像,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运动娱乐等方面个性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享受养老机构专业服务需求,开展数字化家庭养老院床位(家庭照护床位升级版)试点,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三是推动养老机构智慧化改造。推广物联网、远程智能安防监控,形成养老机构智慧24小时值守能力,支持企业、机构升级数字化服务工具,开展数字化业务培训,通过积分等级制度,提升护理员数字化业务知识学习热情,培养护理员数字化服务意识。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深化长护险服务,建立轮候规则,优化认知障碍和护理型养老床位服务。

4.推动医养康养有机结合

一是加强医养机构服务融合。依托杨浦区中心医院区域医疗中心资源,带动区域内基层医疗、养老、护理多模块融合,为区域内养老、护理机构提供数字化医疗后盾,构建“康乐医养服务共同体”。提升医疗咨询、医疗业务讲座、医疗支持、慢性病管理、医疗/护理培训等数字化能力,带动区域内基层医疗、养老、护理多模块融合,优化老年人常态化开药、问诊等服务质量。

二是普及老年健康生活方式。依托“彩虹桥”平台,开展线上老年健康教育,普及老年疾病防治、意外伤害预防等知识,开展心理健康与关怀等健康促进活动。推动“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数字化建设,提供老年人系统评估、体质监测、运动健康等服务,倡导科学健身,推广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建立完善老年人运动处方库,通过老年运动数据汇总分析,制定实施老年人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形成体医融合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模式。强化老年人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数字化监测能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5.强化公共健康应急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托底保障。建立疫情封控管理服务规范,健全长护险照顾、助餐服务等疫情时期运行机制,灵活调整长护险服务范围,做到托底服务社区全覆盖。充分利用养老数据库老年数据,为孤老、独居、空巢等有刚性需求的老年群体,增加日常关爱频次,提供生活用品采购、日常送餐、基础配药等基本生活保障服务,强化与老年人子女、家属沟通联系,及时发现低龄老年人疫情时期服务需要,实现服务主动上门。 

二是提升养老机构应急服务水平。优化云端探视服务。根据老年人心理健康需要,合理安排老年人与子女沟通时间,提供云端视频探视服务,保证充分的交流时间,维持视频服务的有序性。强化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力,动态掌握执业医师的实际配备数据,提供每日线上或线下问诊服务,实时跟踪老人的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减少老人慢性病发作的可能。建立养老机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汇聚养老机构生活物资、防疫物资、护理物资和维保物资相关数据,强化物资库存管理,畅通物资采购补给通道。

(二)强化养老服务管理,助力养老管理体系重塑

以社区为重心,以基层养老服务为着力点,深化推进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养老服务能力,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1.提升养老服务基层管理

一是提高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开发智能化、普惠化基层养老管理轻应用,统一端入口、统一表单填报、推动基层养老管理无纸化。建设基层管理移动终端,提升基层养老服务办公管理能力,简化业务流程,为居委干部、养老志愿者等基层养老服务人员工作减负。依托社区云开展养老相关问题接待、养老志愿者会议、养老服务宣传推广、养老服务问题反馈等日常工作,赋能基层养老工作服务管理开展。

二是提升基层养老服务人员管理。依托市养老护理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全区养老护理员资质的审查和评估,督促和指导区内养老服务机构及时、准确地填报和更新机构内养老护理员相关信息情况,确保系统综合评价信息准确。促进志愿者管理平台与时间银行项目积分系统联通,实现积分互认共享。

2.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一是推进养老行业监管协同。加强“彩虹桥”与区级城运平台联动兼容,各责任部门通过平台联动,全方位分模块监管,细化监管检查要素指标任务,探索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一件事”,推动相关部门监管信息共享,监管结果互认,检查执法联动。开展养老机构、助餐点、护理机构线上自查以及巡查抽检,强化第三方养老服务企业的准入与淘汰监管,为公众提供养老服务监督与评价的数字化参与渠道。相关责任部门通过平台对机构备案、服务内容、食品安全、人员资质、医疗活动、消防安全等多项内容进行点对点监管,打通部门业务壁垒,实现养老服务“一网统管”。

二是强化养老服务场所监管。开展养老服务场所智能感知设备部署,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开展养老服务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对场所消防安全、服务内容、运营规范等实时监管。通过对全区各养老机构视频资源实施复接,助推区城运中心平台扩容,实现养老院等重点机构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监控画面实时浏览、远程控制、随时调阅。建立养老场所信用等级电子档案,根据资质情况以及日常监管评级,进行分级管理,完善养老机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底线风险管控,健全突发事件和服务纠纷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鼓励有条件的机构部署“数字哨兵”、加强与消防、电气等物联网平台对接,提高养老服务监管智能化水平。

(二)夯实数字转型基础,支撑养老服务体系再造

以老年信息数据为核心,以养老服务场景为驱动力,打通养老服务与养老管理数字化的联动闭环,形成以老年人需求为牵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生态,助力养老服务体系重构。

1.优化养老数字基础环境

一是加强养老数字化平台能力。完善区级“彩虹桥”平台,打通市区养老平台数据,开展养老业务信息系统评估,摸清养老业务系统家底,淘汰清除“僵尸”系统,促进爱心奶、助餐、一键通、家庭照护床位、辅具租赁等平台子系统整合,支撑各类养老领域各类场景应用建设。开发“彩虹桥”移动端,做实信息展示互动、养老政策咨询、助餐等服务业务管理模块,全面对接街道社区养老相关应用,提升老年人及其子女的使用体验感。提升“彩虹桥”平台养老大数据治理水平,完善养老数据采集、共享交换等能力,实现信息可控传输、交换比对及异常告警。形成养老大数据信息资源主题库,开展养老大数据综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

二是完善场景运营机制。构建养老服务综合性场景发现机制,搭建老年人需求持续跟踪和场景建设优化迭代的互动模式,促进场景跨部门、跨领域共建共享和融合发展。强化与各级部门整体协同和部门间信息共享与业务联动,明确应用场景协商制定流程,构建任务分工、绩效评估等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清单,搭建平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合作机制,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能动性。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评估考核。围绕养老服务场景打造、养老管理体系建设、老年体验评价等方面,开展养老数字化转型评估研究,构建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养老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效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形成养老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动实现养老数字化转型目标。

2.提升养老信息数据治理

一是推进养老数据高质量归集。开展养老数据资源目录梳理,依托“彩虹桥”平台,联通区大数据中心,汇聚老年人、社区养老设施、养老机构等信息数据,开展数据治理,提升养老数据质量,形成养老专题库。基于养老服务“服务需求多样性,参与主体多元化、服务空间多层次”主要特征,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开展养老场景库的分类分层设计,形成基础类服务与提质类服务两大场景库,助力打造可封装、可复制以及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活力度老年人的标准化数字化产品、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有温度、有触感的养老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养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养老数据资源核查,健全养老数据脱敏规范,严密敏感数据监测,加强基础养老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应用,保障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向社会拓宽养老数据开放、授权应用等渠道,探索养老数据资产化管理运营模式,鼓励和推动养老数据综合开发利用,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流动和价值潜能。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机制保障

充分发挥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养老服务体系领导小组重要作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支持养老数字化建设项目立项和持续迭代更新。完善养老服务数字化管理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养老数字化转型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社会评估机制,以社会需求和群众满意为导向,着力将杨浦养老打造为杨浦生活数字化转型品牌。

(二)明确部门职责

养老数字化转型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协同共进。区民政局牵头推进养老数字化转型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工作。区发改委指导养老数字化转型与区生活数字化转型紧密衔接。区科委推进养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杨浦养老科技产业发展。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体育局、区医保局等部门牵头打造医养康养、空中课堂、长者运动之家等应用场景,优化养老服务体验。区市监局主要负责强化养老服务监管数字化能力建设。区大数据中心和区城运中心推进养老数据互联互通、平台能力共享。

(三)加强资金支撑

多渠道筹集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申报市经信委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等专项补贴补助,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中养老服务内容,重点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机构运营、社会工作和人员培养等服务。

(四)强化人才培养

加强养老服务业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养,使人才队伍建设与养老数字化发展相适应。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数字健康养老领域,逐步提高数字化健康养老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依托高等教育资源,鼓励信息技术人才加入养老服务业,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注重宣传推广

广泛宣传普及康养知识,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消费观念,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养老服务志愿者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充分利用各类线上线下渠道,强化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工作宣传,提高各类养老数字服务使用率,提升各相关主体养老数字化转型获得感。

 

附件:杨浦区养老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