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停车难题一招解 2021-11-10
群众事无小事,停车难题一招解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浦路街道积极引领居民区党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化解“停车难”:从“烦心”到“舒心”
大连路854弄小区居民多年来一直为小区停车的事情“烦心”,随着小区车辆日益增多,停车位资源严重不足,车辆停放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乱停乱放阻碍他人车辆出行、引发车辆碰撞划伤事故频频频发生,致使争议和纠纷不断。由于老旧小区维修资金有限,增加停车位项目无法开展,导致每每谈起停车问题,居民们总是怨声载道、愁眉不展。
街道党工委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宗旨,指导吴家浜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发动社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后,最终决定实施主干道扩建增加停车位项目,并获得党工委给予的30000元撬动资金支持。经过路面改造后,小区车位由原本64个增加到106个,能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停车位充裕了,居民们停车更“舒心”。
◆改造前 ◆改造后
“变废为宝”齐出力
兰州汽车公寓小区电动车有60多辆,但是可用车棚只有一个,只有9个投币充电桩,稀少的充电桩远远不能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导致电动车上楼充电、多层飞线屡见不鲜,安全隐患令人堪忧。小区虽经过多次整治,物业管理员也多次劝阻,但充电桩“供不应求”的实际情况没有解决,导致飞线充电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为了尽快缓解小区电动车充电矛盾,消除电动车楼道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兰州居民区党总支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下,带领党员骨干和志愿者清理掉原有废旧车辆,对小花园附近的废旧车棚进行改建,粉刷脏乱的墙面、重新整理排放电线、增设充电插座。经过一番粉刷改建后,车棚焕然一新,电动车又多了一个专属的“补给站”!
◆改造前 ◆改造后
美化家园从“智能车库”做起
控江路2069弄小区建造于1997年,其半地下室东南、西南两侧建有961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库。但车库自投用以来,由于前期管理不到位,导致车库环境脏乱差,坡道陡上下进出很不方便,居民都不愿将车辆停放在车库内,小区内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经常出现电动车上楼充电的情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居民呼声强烈。
街道党工委指导五环居民区党总支落实“四个联合”机制,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作用,用好“同心缘”党群议事会平台,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对该车库进行美化改造:重新进行停放空间布局、增加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和智能充电装置、改造车库上下坡道、增设悬挂式独立火灾探测器干粉喷淋装置和监控装置、安装电子防盗门。同时,在电梯显著位置张贴《安全乘梯守则》,提醒居民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电梯。经过此番改造,电动车被“请”出楼道、“请”进车库,“飞线充电”逐渐成为过去式,车库“华丽变身”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停车、充电服务。
◆改造前 ◆改造后
接下来,江浦路街道将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深化党建引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立足本职岗位为民服务,强化“三驾马车”效能,完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联动机制,真正做到贴民心、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