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第C114号提案的答复 2024-08-06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杨滨江2024两会)— 11

 

对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

C114号提案的答复

洪虹委员:

区政协第C114关于推进滨江形象提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杨浦滨江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关于与时俱进提升滨江沿线城市面貌高质量推进滨江岸线产业集聚” “统筹谋划滨江腹地综合开发利用等建议,充分反映了您对杨浦滨江开发的高度关注和期盼,其中结合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的新要求,强化功能导入”“进一步招大引强,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入驻滨江,提升滨江产业实力”“加快文旅、商业资源配套落地,鼓励采用组团用地集中出让方式,提高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利用效率”“加快滨江中北段的定位和规划,推进滨江岸线的贯通使用等建议,涵盖滨江规划、建设、招商、运维等各个方面,十分具有建设性、专业性,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区投促办、区商务委、区绿容局、区文旅局和区民政局共同研究讨论,结合目前杨浦滨江建设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设理念

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以来,区滨江办、滨江集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谋划黄浦江两岸地区未来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上海世界级滨水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美好期许,致力把杨浦滨江沿岸建设成为具有杨浦特质、上海特色的世界级滨水岸线、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二、规划定位

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战略部署、《杨浦滨江全力争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总体要求,秉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的理念,加快四高城区建设,落实区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持续推动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生活秀带转变,积极打造发展绣带,努力将杨浦滨江建设为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世界级一流滨水区空间。

三、重点工作

杨浦滨江区域建设紧紧围绕一区一带一窗战略规划和《杨浦区滨江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规划引领,对标一流

杨浦滨江区域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是我区重点建设发展的区域,同时也是黄浦江沿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规划资源局持续深耕滨江地区,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战略目标,对标杨浦创新再出发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滨江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实现杨浦滨江地区跃升发展。

一是系统规划,整体提升。坚持规划引领,对标世界一流滨水区,开展滨江南段核心功能区的规划优化研究,匹配核心功能区高水平、高能级发展定位,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区域发展,将杨浦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二是绘就蓝图,奠定基础。在开展产业功能定位课题研究,充分衔接滨江地区规划、专题研究等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滨江南段地区控规调整,为优质产业导入、探索支撑世界级滨江创新区建设的策略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培育全球顶级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多元优质、适配度高的载体空间、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打造更完善的配套供给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促进滨江腹地一体化联动。从上位规划阶段进一步放大滨江公共空间带动腹地的效应,建设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公共空间体系,在滨江公共空间贯通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沿杨树浦港、宁国路、隆昌路等垂江通道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形成垂江休闲路径;在核心片区建立空中步行连廊,串联轨交站点、商务楼宇和滨江绿地;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织密社区公共空间网络,促进滨江地区与腹地一体化联动,彰显城市活力与温度。

四是鼓励地块组合出让。结合出让政策、招商进度和腾地情况,深度挖掘杨浦滨江出让地块的优势和亮点,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鼓励组团打包出让,更好保护风貌街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目前,已采用组合出让方式向美团、B站、声网、中建三局、中信泰富等优质企业供地。

(二)推进建设,成效显著

十四五以来,区滨江办、滨江集团按照南段核心区及协调区+中北段扩展区的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持续高质量推进杨浦滨江的整体开发。

一是示范区创建成绩斐然。20239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获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授牌。《上海市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名单。完成公园城市示范区(一期)建设。完成杨浦滨江妇儿之家场地更新与服务功能升级。杨浦滨江南段低碳发展实践区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评价验收为优秀。永安栈房西楼改造成为世界技能博物馆,正式实现开馆运营,并入选第四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名单。

二是积极打造人民城市理念地标集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杨浦滨江的落地生根,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协调推进一馆一苑一广场一中心一论坛(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人民城市滨江书苑、人民城市秀带广场、人民城市市民中心、人民城市论坛)和杨浦区党群服务中心(绿之丘),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及交通路网的实施建设。杨浦区党群服务中心(绿之丘)已建成集党建展陈宣传、企业创新实践、党群共创共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党建服务阵地。

三是推进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建设,提升交通配套设施能级。加快推进滨江中北段贯通,完成中石化段、共青森林段的环境整治,推动滨江高质量公共空间向腹地延伸,实施杨浦大桥公共空间综合环境提升、船厂区域公共空间建设、杨浦大桥以东安浦路以北公共空间(楔形绿地)建设、杨树浦港沿线和复兴岛运河沿线公共空间建设等项目。持续优化滨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切实提升区域路网和轨道交通线网通行能力,着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功能,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双十项目建设。完成轨道交通20号线一期工程前期手续办理,推动工程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轨道交通24号线杨浦段选线论证、前期方案研究。

四是功能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目前,滨江南段核心区商办项目总投资额达1000亿元,总开发量约26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项目开发量约32万平方米,未开工项目开发量约58万平方米,在建项目开发量约170万平方米,目前在建的美团、B站、抖音、滨江创智中心、中节能等重大项目都将于2026年底起陆续竣工并投用。滨江中北段待开发总量更是达到550万平方米,从整体看,杨浦滨江未来的区块价值不可限量。

五是统筹区域开发,提升总体形象和品质。根据市规划资源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上海市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规则(试行)》要求,在一江一河等重点区域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工作。滨江集团作为杨浦滨江地区规划实施平台综合实施主体,在市局指导下,会同区规划资源局、区滨江办打破以单体项目为中心的既有项目管理局限,从准备、许可、建设等各个工作阶段,统筹协调推进,确保片区一流功能开发及总体形象与品质提升。

(三)提升能级,招大引强

杨浦滨江作为杨浦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区域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依托滨江的发展和战略地位,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投足办在滨江的能级提升、资源宣传和产业招引等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是聚焦头部链主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近年来,我们吸引了包括哔哩哔哩(B站)、美团、抖音集团、中交集团、中节能等国内外知名头部企业进驻滨江,并抓紧产业集聚机遇,积极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开展产业链招商。助力哔哩哔哩、抖音集团、美团等头部企业加速拓展相关业务板块,并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杨浦,加强产业集聚。

二是通过主题招商的方式,开展宣传推介活动。配合组织召开杨浦滨江全球推介大会等活动,并制作最新版的招商手册,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三是加大对重点商办地块推介。联合区规划资源局等单位对涉及滨江地块,结合企业的背景、产业定位、功能导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意向项目,推进对相关意向企业的积极洽谈和落地跟踪。

在此基础上,围绕我区“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我区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为着力点,紧扣头部链长企业发展和需求,开展为商招商,推进产业链集聚壮大。

(四)丰富业态,提升活力

针对提案中关于丰富商业设施、加强资源配套、注重宣传推介等建议,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商务委主动跨前,积极完善区域服务设施布局,引进高品质文化、时尚、展示等活动,丰富滨江业态,提升区域活力。

一是提升滨江商业配套能级。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商务委多次召集沿江企业共同研究丰富滨江沿线商业业态工作。指导东方渔人码头与时尚中心结合杨浦滨江特点,引入滨江地区消费者、游客需要的商业品牌。目前,东方渔人码头一楼咖啡馆、快餐店、便利店已招商完毕,众多知名消费品牌入驻;时尚中心已完成近50个品牌的签约或续约,确保商业开业率保持在高位。根据杨浦滨江游客较多的特点,目前在滨江沿线布点咖啡馆10个,自动售卖机15个,饮水处 9个。在滨江沿线选址5处,制定杨浦滨江便民商业选址与营造方案,面积合计约630平。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在滨江地区新增超100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资源,进一步丰富滨江地区商业业态,提升滨江商业配套能级。

二是扩大滨江商业声量,落地市级消费活动滨江。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承办了市级IP活动上海进口嗨购节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让市民足不出感受世界缤纷文化的盛宴,举办多场不同主题的文化聚场,互动演绎国别文化;引入“GO 全球市集,展示不同国家特色商品,推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国优质商品走入上海消费市场。活动期间带动进口商品销售达645万元,线下参与人数达32,600人次,参与活动的门店数(包含线上与线下)达129家,参与品牌数达 186 个,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媒体现场报导10+、媒体推文报导20+、抖音主播云逛展、楼宇电梯框架等直效推广覆盖。

三是打造滨江夜经济消费新场景。为进一步体现杨浦滨江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秀带的蝶变,结合上海六六夜生活节,将滨江国别商品、特色美食等系列主题夜市集串珠成链,打造六六夜生活节水岸好去处。联动杨浦滨江沿线东方渔人码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百联滨江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举办夜生活主题的户外市集、马路夜市、露天电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夜生活业态。

四是打响一节六季促消费活动。结合迎春消费季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旅游季拥抱进博首发季网络购物狂欢季跨年迎新购物季,组织商贸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营促销活动。跨年迎3新购物季期间,滨江地区开展系列迎新春购物消费活动,组织国际时尚中心、东方渔人码头等商场联动线上线下,发放消费补贴券等,组织多家门店开展新春促销活动。

后续,杨浦滨江将结合五五购物节等全年一节六季的促消费活动策划,将更多的商业资源导入滨江地区,不断提升滨江商业声量。同时,围绕滨江商展文旅体等重要活动节点,形成官媒(央媒、市媒、区融媒)+平台(美团、抖音、B 站和小红书等)+自媒体(公众号、视频号、在线直播等)的综合运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宣传,鼓励各商家结合不同活动主题,利用企业网站、微信、微博、会员等多渠道发布促消费宣传信息,及时发布消费信息,引导市民出门消费,带动滨江消费热潮。

(四)生态低碳,精细维养

近年,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绿容局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根据管理职责和杨浦实际,积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滨江功能区。

一是统筹规划滨江生态发展蓝图。聚焦重点结构性生态空间,推进杨浦滨江及支流绿带贯通,串联杨浦大桥公园、复兴岛、共青森林公园等绿地系统,基本形成滨江区域生态网格。呼应市民对滨江的要求及建议,在增绿量”“提品质”“拓功能上下功夫,以公园+”推动绿地功能融合,推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上海特色、杨浦特点的生态低碳城市。

二是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创建。区滨江办、滨江集团会同区绿容局对滨江公共空间绿化建设听取专业意见,推进四化植物应用,结合生活秀带主题,布置花境、花坛、花箱等节点景观,营造杨浦滨江特色。着眼滨江南段规划定位,对已建成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提升,通过公园“+体育”“+儿友好”“+服务配套等方式,加强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提供全龄友好的多功能服务设施,增加滨江区域公园绿地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凸显滨江后工业文明和文化主题特色。

三是打造高标准区域精细管养。杨浦滨江结合滨江区域整体规划,对标全市最高标准,将对杨浦滨江区域的公共空间、市政道路、房屋建筑、码头岸线、保安保洁等施行五位一体综合管养模式,通过开展全要素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养护质量和城市维护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环卫保洁全过程、养护维修全天候、安全管理全覆盖、信息管理全方位、应急管理全响应的管养理念,做好滨江区域日常保洁,完成滨江区域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

(五)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杨浦区是民生大区,也是养老大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42.3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1.03%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5.86万人,老年人口总数及高龄老年人口数长期位于全市第二位。在此背景下,提案聚焦统筹谋划滨江腹地综合开发利用,提出“加强滨江腹地现有区域与新建区域的有机融合,结合新增用地,加大医疗、养老、助餐等民生项目的投入”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强化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3年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适度超前确立新一轮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力度,滨江周边新建城区加大公建配套设施向养老服务设施适当倾斜,比如定海街道K9-01地块规划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处,K7A-01规划日间照料中心一处,大桥街道02H1-01规划日间照料中心一处,平凉路街道03D2-03规划日间照料中心一处等,同时,保留滨江附近现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强化该区域适老性改造,更好满足周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重塑功能,重赋价值

杨浦滨江地区历史建筑资源丰富,对标世界会客厅建设目标,通过不同的保留保护方式,将保护与更新活化相结合,在传承历史风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功能,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地标。

2023年,永安栈房旧址西楼修缮建成世界技能博物馆;以杨浦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共建为契机,选址永安栈房旧址东楼,筹建杨浦艺术馆(含艺海一瓢海派艺术馆),进一步完善本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杨浦区政府与上海博物馆合作,选址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推进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未来在将建设以活态考古为特色的上海博物馆北馆。

位于原上海化工厂地块的中节能上海首座项目基地内,将建设杨浦区图书馆滨江馆,与杨浦区图书馆总馆南北相望,打造高品质书香阅读新地标。

位于滨江中北段的原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茶厂厂房已改造为笔墨宫坊(周虎臣曹素功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成功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一是推进深度开发,打造上海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标杆为引领,依托一江一河沿岸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的战略定位,对标世界级滨水区,开展滨江南段核心功能区规划优化研究,匹配核心功能区高水平高能级发展定位,持续推进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公共空间、功能载体和各类重大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二是优化功能布局,促进滨江区域功能格局的重塑和整体的优化,形成资源集聚、联动全区的创新轴带。聚焦重点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产业培育,围绕增强滨江区域的城市核心功能,强化空间载体保障,促进人才、土地、政策等资源要素优化布局,科学配置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创新产业的培育,建设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力最强劲、创新应用最丰富的区域。把强化四大功能与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聚焦五型经济优势领域,持续巩固数字经济优势,着力强化总部经济、服务经济、低碳经济、智造经济,构建具有滨江特色的产业体系。

四是打造滨江城市品牌,从形式和内容上全面推进活力滨江的文化集聚和充实活化。结合杨浦滨江产业发展目标,以及人民群众对滨水空间的迫切需求,打造科技感+文艺范+烟火气的活力滨江;持续推进滨江公共空间、工业遗存和历史建筑优势叠加与活化利用,导入国际最前沿的文化时尚、体育运动、艺术人文、餐饮美食、特色酒店等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同时,加快开展滨江中北段控规方案研究,推动地区更新转型,助力杨浦滨江早日建成世界级滨水区。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杨浦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标上海打造世界级浦江游览项目的要求,站在市民、游客以及周边企业角度,不断丰富滨江公共空间的复合功能,是我们的责任。感谢并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滨江地区开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把杨浦滨江打造成绿色人文、开放共享、舒适高效的世界一流滨水岸线。

       

 

 

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