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综合整治情况 2018-01-11

2017年工作情况

一、工作成效

“大整治”工作经过一年的巩固与拓展,本区道路交通环境取得明显好转。一是道路交通秩序显著改善。通过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机动车“三乱一逆”、非法客运及“五类车”等诸多突出交通顽症的持续整治,区内违法停车类警情、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发生率明显下降,11日至1231日,全年交通类110警情数同比下降28.87%,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水平明显提升。二是交通组织更趋科学合理。结合交通大整治行动,分局会同区建管委,通过单行道、慢行交通建设、增设交通隔离设施、渠化及增辟道路等工程性和非工程性“小改小革”措施,对区内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了针对性地调整,道路交通通行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市民群众交通遵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通过24条“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样板道路创建及阶段性攻坚道路的治理,全面营造严管严处、正面宣传等氛围,提升了群众对交通大整治行动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可度,通过以群众为基础,社区为窗口,教惩并施,全面巩固“大整治”行动的管理成效。

二、主要做法

1、多措并举,坚持依法严管。牢固树立依法严管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各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执法整治的重点,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不放松。一是持续开展现场执法。2017年以来,分局组织交警、巡警、特机队、辅警等力量,以青年突击队、“队所联勤”联合执法小分队、突击整治小分队等形式,采取常规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阶段性攻坚整治道路及“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样板道路开展叠加式管理。二是强化科学手段运用。根据市局《上海公安深化科技信息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向科技借用警力”的战略方针,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清监控探头和“电子警察”的建设。目前,总计三期1608套目标设备建设任务已全部按期完成。同时,进一步强化与同济大学、阿里云服务、高德等企业单位在“高德地理信息平台”和“智能信号灯”等方面应用的深度合作。三是狠抓重点精准研判。根据上级部门整体部署,重点围绕“十类”重点交通违法及“三个不发生”城市攻坚战涉及的机动车“三驾”、“三乱”、“两闯”、“两牌”、不礼让行人等重点违法行为,全面形成高压管理态势。

2、强化机制,建立综合管理体系。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分局全面实施了新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有效提高执勤效能水平。一是建立责任区管理主体。在整合现有交警人员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站点布岗模式,将本区道路网络科学划分若干责任区,设置交警责任区大队,确保每个责任区对应若干辖区派出所和街道(镇)。从明责提效出发,更加注重对辖区内重点违法的执法管理力度,有效提高勤务运作效能。二是建立队所联动机制。以交警为责任主体,建立交警与派出所之间的队所联勤机制。充分运用各派出所治安监控探头对机动车动态交通违法行为,开展视频执法查处工作;对巡逻民警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派出所巡逻民警发现和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能力;将交通宣传教育纳入派出所社区警务、单位场所治安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等日常工作,配合开展常态化的交通法规宣传和教育。三是强化队社联动措施。在全区道路投入交通辅警力量,进一步充实道路交通管理力量。同时,协调辖区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全区主干道、重要商圈等交通秩序乱点的整治,查处共享单车乱停放、占道乱设摊等占路违法行为。

3、营造氛围,开辟多元化宣传渠道一是积极加强与区新闻办沟通谋划,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和宣传手段,全面营造严管严治的氛围。11日至1231日,共开展宣传活动659次、张贴宣传画8024张、摆放展板894块、发放宣传资料39211份,发送短信416351条,“双微”823条,播出《百姓与交通》12期,在各类新闻媒体刊登361篇新闻报道,其中中央媒体12篇、市级媒体228篇、区级媒体121二是会同各街镇以社区为窗口,依托基层志愿者力量,在全区居民小区开展登门入户式宣传。同时,借助分局“尚警讲坛”、“公民警校”等平台,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在区级媒体《杨浦时报》上开设“杨浦交通大家谈”栏目。邀请媒体开展随警采访,期间,“上海最严交通实施日”、“杨浦交警抓获套牌车”、“交警假期查获多起超员”、“7座小客车乘了13人”、“杨浦交警整治酒后驾车”、“杨浦查获酒顶包”等在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三是在区综治办等上级部门支持下,落实了日均千余名的“平安马甲”志愿者,在街口社区,参与道路交通法规宣传和违法行为的劝阻。同时,以实施交通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开展交通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

4、源头治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本区客货运企业、危化品运输车辆单位督导检查力度,健全完善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等级评估“分级管理”制度,防止发生管理缺位等情况。11日至1231日,共对694家单位开展了上门督查和宣传教育,教育驾驶人3434名,检查车辆885辆。开具整改通知书98张,发放宣传资料49911份,更新宣传阵地宣传画7669张,向机动车驾驶人发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416351条。与纳入管理的109家长途客运、危险品、货运单位、校车学校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二是建立完善安全资质准入制度。针对周家嘴路、轨道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大批量施工车辆集中作业的,试点开展登记备案工作,对进入本区行驶的施工车辆做到“违法清零”,并由运输单位签订遵纪守法、文明驾驶承诺书。11日至1231,四类车检验率99.48%,报废率99.8%。审验率98.26%、换证率99.32%,违法处理率99.23%三是开展《春运证》发放工作。上海世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参加2017年春运的计87辆大中型客车,采取了全部上机动车检测线进行临检的办法进行了安全检测。

5、全面排查,优化完善路政设施。一是强化占路施工监管。针对本区道路市政施工项目,采用“视频+实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施工监管132次,发现并整改各类施工问题28项。二是制定停车资源优化方案。分局认真贯彻市、区领导对解决居民夜间停车难的相关指示精神,根据市交警总队相关要求,会同区建管委大力开展夜间道路停车场建设工作。2017年,共新增夜间临时道路停车场6处,延长原有道路停车场夜间停放时间的23处,共增加夜间停车泊位747个,有效缓解了本区居民夜间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将本区原有40处全天道路停车场调整为间歇性停车时段,有效化解“僵尸车”占用道路停车资源的问题。三是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组织。以本区北横通道、三门路下立交、轨交18号线等重大道路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科学、合理实施道路交叉口渠化、调整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配时、单行道等手段改善施工区域交通拥堵节点,提升交通保障水平。年内,共对本区政府路、政德东路、政高路、政恒路、杭州路、海州路等6条道路实施了单行道调整。四是深入推进工程性小改小革。认真研究本区道路基础情况,针对性探究并制定相关优化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2017年已完成“国和路(政衷—政立)、(政立—政府)拓宽改造”、“关山路(国顺—国定)拓宽改造”、“平凉路宁国路北进口增设掉头车道改善”、“淞沪路政立路口东南角增设公交港湾式站点”、“松花江路黄兴路可变车道”等6项小改小革改造项目。同时,“翔殷路中原路东进口增辟机动车道”、“翔殷路营口路-南进口增辟机动车道”建设也已进入前期启动或协调阶段。

三、存在问题

1、交通大整治所取得成果还需巩固。交通大整治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类交通顽症得到有效治理,但必须清楚地看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还时常出现在各路段和时段。

2、交通组织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本区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建设时期,随着大型市政工程和房地产项目等各类建设项目相继开工施工,使原有道路交通组织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的发生。

3、市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意识还待增强。虽然交通大整治基本做到人人皆知,但对于一些市民群众来说,文明交通、守法交通观念还远未扎根于心,各类交通陋习,如:非机动车、行人违法也还未根除,交通整治和交通法规宣传必须进一步深入。

2018年主要工作

坚持以交通大整治只有进行时为原则,坚持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查,坚持创新工作模式,坚持源头和现场管理相结合,继续深入推进2018年交通综合治理工作:

一、进一步开展交通顽症治理

整治交通顽症,降低交通事故隐患,始终是交通整治工作的目标。为配合全市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常态、长效开展,未来一年,一是要根据“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重心向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转移”的要求,针对非机动车乱骑行、残疾车交通违法等突出违法行为,高频率开展全区性集中整治行动,继续保持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高压管理态势;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视频+实兵”巡逻,及时发现本区堵点、乱点,并结合当前的管理热点、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要发挥好“队社联动”机制优势,深入推进本区24条规范非机动车、行人样板路段创建工作,按照“创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片”的要求,把样板路段良好的交通环境辐射带动到其他路段,努力实现全覆盖创建。

二、进一步深化路设管理工作

一是要提高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依托“高德交通信息平台”、“同济大学交通仿真模型”等先进交通分析系统大量获取数据,结合道路实际,科学分析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坚决杜绝“经验主义”。二是要树立设施调整的全局观,全面考虑调整后可能对周边道路带来的影响,研究是否存在配套调整需要。三是要提升路政监管的系统性,完善“视频+实地”监管模式,及时发现、整改设施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源头监督管理

创新方式,深入推进守法交通、文明交通的宣传:一是继续对纳入管理的专业运输单位开展上门督查、违法告知等宣传工作。对应当检验的大中型公路客车、大中型旅游客车、“营转非”大型客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重中型货车、轻微型货车等继续开展上门或电话告知。二是继续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和普法宣讲,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市民及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采取“宣传+曝光”的形式,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曝光,以更为直观、更为鲜明的案例,增强市民规范交通的意识。三是充分借助市民微信、微博、APP等渠道,以图文并茂、微视频等形式,强化对各类交通管理工作的推送力度,使广大交通参与者更好地融入到宣传的大环境中来,切实提升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