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服务精神做好足球赛事,这项全上海“最长”的业余联赛旨在打造“足球圣地” 2019-09-25

921日,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项目系列赛——杨浦足球超级联赛在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圆满落幕。上海湾城足球俱乐部、上海新岭足球俱乐部和­­­上海进博体育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白俄罗斯选手斯塔斯获得最佳射手,上海湾城足球俱乐部的冯璟和凌智分别获得最佳球员和最佳门将。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为冠军球队颁奖。

2019年杨浦足球超级联赛以“助力双创,一起上赛场”为办赛初衷,旨在通过举办足球比赛,促进校区、园区、社区广大足球爱好者的互动交流,助力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本次比赛自427日开始至921日结束,以联赛积分制的赛制决出了超级组、甲级组中老年组(40-60岁)三个组别的冠亚季军,实现了足球人口的全年龄覆盖。在杨浦区体育局、杨浦区总工会、上海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打造,杨超联赛已成为代表杨浦区域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2018年更是被上海市体育局评为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十佳赛事,上海市杨浦区足球协会也被中国足球协会评选为全国20家优秀基层单位。

在今年杨超的赛场上,看到所有球员的右脚踝上都绑着一个小小的“护踝”,原来据组委会介绍,这是今年在杨超联赛中全新采用的智能化穿戴设备,通过球员比赛中的佩戴,可以数据化的记录每个参赛队员的场上表现,赛后还可以生成个人独有的“赛场报告”,其中包括跑动距离、冲刺距离、平均跑动速度等数据,让每个参赛队员对自己的场上发挥一目了然。

据为赛事提供智能穿戴设备服务的Trops品牌负责人介绍,设备对个人运动数据和比赛战术数据进行实施采集和分析,能让参赛运动员和运动队明确今后提高运动技能的方向,促进了科学健身理念的传播的同时,通过将体育比赛视频内容和球员数据聚集在微信小程序上,还能帮助参赛队员建立起自己的“球员生涯”,为今后推进业余等级制奠定了数据基础。

随着近年来体育公共设施的进一步完备,业余体育赛事服务机制的日渐成熟,上海的业余足球赛事同样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以2018年上海足协的官方数据为例,2018全年上海市足协和16个区足协共举办各类社会足球赛事活动105项,竞赛场次5173场,参赛球队2382支,参赛运动员37866名,参赛人次达到136077,这就是过去这一年上海市在社会足球发展方面交出的靓丽答卷。

对申城的业余足球爱好者来说,上海业余足球赛事中一直不乏“陈毅杯”、“延锋杯”这样兼具影响力和口碑的老牌赛事,但是年仅三岁的杨浦足球超级联赛却得到了不少队员意外的好评。

“首先这个比赛时间跨度上比较特殊,整整五个月的赛程真正可以称得上是联赛了,可以说是从天热踢到了天冷,让我们这些酷爱参加比赛的老球迷过足了瘾。”本年度杨超联赛超级组的冠军队伍——湾城足球俱乐部队的张赟表示,除了赛程长之外,比赛还模拟职业赛事,在超级组和甲组之间设置了升降级的通道,让参赛选手更有冲劲儿,也为比赛增添了更多乐趣。

“今年我们对比赛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和升级,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杨超这个品牌打造成上海足球的一块金字招牌,将杨浦打造成沪上的足球圣地。”作为赛事的主要承办方,杨浦区足球协会秘书长包丞益对赛事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五个月的超长赛程,老、中、青的三级竞赛组别划分,专业的智能化穿戴体验,这些都是2019年杨超联赛的创新标签。但事实上,每一项杨超的改革都不是凭空而来。

“包括我们对赛程赛制的调整,都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符合我们参赛球员的需求。”杨浦区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吕晓钧介绍,每年的杨超联赛结束后,杨浦区体育局、杨浦区足球协会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赛后,我们会对所有参加比赛的队伍进行问卷调研,调查他们对于我们赛事的满意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据了解,在去年有队员提出“参赛球队实力差距过大,弱队参赛的体验较差”的反馈后,杨超联赛今年就针对球队去年的排名,为参赛队伍划分了超级组和甲组两个组别,并且还设置了升降级制度,让每个组别球员能尽享足球乐趣的同时,也有机会向更高的水平发起挑战。

“虽然我们比赛的名字是杨浦足球超级联赛,但我们一直不将自己局限于上海,我们希望全市、长三角地区、甚至是全国的球友都可以来到杨浦,参加到我们的比赛中来。”未来,吕晓钧对于杨超也有更加深厚的期望,借助杨浦“足球之乡”这个平台,将全民足球的种子播撒到更宽广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