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非遗之美,秀出文化底蕴 2023-06-12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上海非遗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培养社区居民的动手能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近日,延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体验非遗之美,秀出文化底蕴——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有10余组亲子家庭参加。

“剪纸,即在一张看似普通的纸上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出或刻出美轮美奂的花纹,为日常生活进行装饰、点缀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徐汇区非遗传承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19年上海市剪纸大赛金剪刀奖获得者、第四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入选者鲍立峰老师,为大家介绍上海非遗剪纸的历史以及发展,并通过PPT演示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栩栩如生的上海非遗剪纸作品。 

“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创造一个世界。”鲍老师先是讲解了“双喜字”“五折窗花”“兔子望月”的剪法,然后带领在场的亲子家庭一起进入到“非遗剪纸,亲子DIY”环节。亲子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志愿者和社工积极协助,剪刀上下挥舞之间,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跃然纸上。其中,“兔子望月”这个作品运用到了上海独特的剪纸技法——阳刻,阳刻剪纸就是把图案以外的部分剪刻掉,保留图案原有的点线面。刻画兔子眼睛时则用到了“剪刀不动,纸转圈动”的上海剪纸独特技法,亲子家庭认真听讲、互动分享,生动活泼的“兔子望月”就完成啦!

传承非遗文化不在一朝一夕,而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提高了辖区居民手工技能和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了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切实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