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杨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1-03-05

                         杨人社20215                        

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2021年杨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

 

 

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

    现将《2021年杨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35

 

 

 

 

2021年杨浦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本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和十届区委十一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人才引进要倍增、就业创业争先锋、人事管理谱新篇、劳动关系强底线、献礼建党一百年”的工作目标,为杨浦打造“四高城区”贡献新时期人社力量。

     一、人才引进要倍增

不断增强双创人才引领杨浦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意识,充分利用好市里政策资源、高校科教资源、企业赋能资源和长三角共享资源,立足政策优化为人才排忧,聚焦服务升级为企业解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1.聚焦重点精准引才。落实市委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针对“留学归国人才”,做好留学回国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业务(初审)工作,建立东部园“1+8”双窗口联动服务机制;结合人才政策“三进三同步”活动,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针对“新经济人才”,根据杨浦区打造“在线新经济”高地目标,聚焦互联网人才的挖掘与引进,做大做强“1024极客文化节”,吸引并集聚更多新经济领域优秀人才。针对“特殊人才”,继续用好用足区域专用落户额度,优化工作机制和申报程序,将新经济领域以及社会事业领域人才纳入重点人才引进范畴,开展新一轮企业和人才摸底。

2.打造品牌服务留才。实施国际双创人才基地高校校友服务计划,建立“政府-校友处-校友汇”三位一体服务格局,搭建“校友服务专窗+校友联络处+校友服务专员”三驾马车服务网络,启动人社4S工作室,打造杨浦校友服务品牌。依托国际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海外人才服务品牌,构建海外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供海外人才全链条式服务,提升海外人才对杨浦的好感度和归属感。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发挥市“伯乐奖”、区“东部园引才奖”激励作用,鼓励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人才引进。将HR-Tech人力资源创新服务系列活动打造成我区人才工作招牌。深化“无否决窗口”和“人才会客厅”后续服务功能结合办成“人才落户一件事”,进一步整合三项人才落户审批类事项。

3.共育共享灵活用才。实现杨浦区高层次人才工作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相结合,在“1+N”合作城市范围内开展更广泛深入的人才合作。促进长三角区域高层次人才交流,适时开展高层次人才“长三角行”活动。加大政策输出力度,邀请博士后基地“毕业生”组建一支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吸引更多长三角人才与杨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博士后项目对接范围,促进长三角范围内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专业技术培训平台品牌课程,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

4.立体评价科学识才。深化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和服务,扩大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拟订适用于新经济人才的评价标准,开放认定新一批杨浦高层次人才,逐步落实“人才服务一卡通”服务,根据人才实际需求开展专场活动,完善以人才管家为核心的服务机制。加速推动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引导建立科学的产业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促进区域建筑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就业创业争先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将稳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继续深化以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训推进就业等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1.落实各项政策扩大就业。继续落实好降缓补等就业政策,努力发挥政策落实组合拳作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度难关、稳岗位,确保政策持续发力,各项援企、稳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同时,以各项就业创业实事项目、考核指标为抓手,稳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深化对口协作合作机制,做好对口协作地区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工作。

    2.深化“乐业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乐业空间建设,做大街道乐业空间,调整街道乐业空间的认定评估补贴标准夯实内涵、做实服务;做实高校乐业空间,制定高校乐业空间认定评估管理实施细则,“一校一策”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模式;做活乐业梦空间平台功能,推广职场精品课程,扩大在线模拟面试覆盖范围,推出线上直播带“岗”系列活动鼓励、指导街道因地制宜开展市级特色创业型社区创建和深化,形成创建特色和品牌亮点,完善社区创业生态,带动更多人就业。完善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评估体系,建立梯次培优机制,切实发挥孵化基地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功能。深化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围绕全区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基础。

    3.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优化各类就业特色品牌项目机制,加强重点人群的关注力度及服务深度。依托重点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对接辖区企业,宣讲政策、答疑解惑,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推荐推广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和区域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吸引鼓励长三角地区优秀人才到上海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地区就业岗位。做好杨浦专家分团建设工作,发挥创业指导师队伍服务效应。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创业公共实训基地功能提升,实施数字化管理,建设长三角就业创业广场,引导孵化器探索建立大企业创新中心,充分挖掘辖区内创业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4.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企业根据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直补、企业集中培训、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首席技师等政策,按需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培训机构审批管理,增加项目拓展培训载体和平台,做好三年诚信等级评定工作。落实我区培训机构电子培训券和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根据第46届世赛安排,落实跟踪关心区内各世赛培养基地选手集训工作。推进世界技能博物馆筹建工作,做好开馆启动仪式的相关准备工作,落实技博馆周边配套建设,开展区域内代表技能发展水平和技能发展历史相关的展品征集和口述历史整理,加大对我区技能历史、技能人物、技能成就的展示和宣传。

    三、人事管理谱新篇

    积极应对新变化、新政策、新要求,高质量地做好事业单位改革、新政实施和居民区“两委换届”等重大工作,探索人事工作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1.深化改革人事管理实现新高度。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新一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立足长远、注重拓展人员职业发展空间,统筹谋划、精准指导各部门科学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等问题。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立体多元的事业单位培训体系,设立事业法人轮训机制,强化各部门人事干部定期培训,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试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特点,积极发挥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专项培训。完善优化本区事业人员公开招聘面试办法,建立面试考官公共服务数据库,完善工作规程,提升工作效能和公平公正性。制定并组织实施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励办法。

    2.强化绩效收入分配管理提升新能级。根据本市出台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部署,完善区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制定本区2021年度事业单位分行业绩效工资调整方案,进一步落实“三级管理、二级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实现优绩优酬。以提升工作人员感受度和幸福感为目标,指导各部门单位优化薪酬发放结构,提高按月发放比例。提高工资政策执行精准度,巩固工资专项检查成果,开展“回头看”推进问题整改,同时印制工资政策白皮书、不断提升人事工作能级。完善健全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建设,建立二年一次调整三类十八岗基本工资制度,研究制定2021年社区工作者薪酬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结合今年居民区两委换届选举,稳妥做好人员调整、收入核定和劳动关系平稳衔接工作,开展人事政策和劳动关系专题培训。

     3.规范管理评选表彰工作开创新格局。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法规规定,制定本区评比达标表彰管理实施意见,组建区工作协调小组,明确职责,形成工作新格局。着力做好2021年度两个区级评选表彰项目申报工作,积极指导承办单位开展首年度区级评选表彰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配合做好脱贫攻坚、建党一百周年表彰推荐工作。规范开展国家、本市、区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推荐活动,根据本市统一部署清理规范市级以下创建示范活动。不断提升机关事业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水平,强化退管品牌活动,开设“金色年华乐迎新生”退休迎新、“金色年华唱响心声”百位老人唱百首红歌等活动。

    四、劳动关系强底线

    积极应对后疫情阶段劳动关系领域各类不稳定因素,全力构建集源头治理、调解仲裁和监察执法为一体的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体系,织牢帮扶企业、化解矛盾的“保障网”,营造和谐稳定的区域劳动关系大环境,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继续保驾护航。

 1.深化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继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达标活动,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和谐劳动关系达标园区创建的试点工作,定期开展达标企业沙龙活动,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和谐劳动关系的交流合作。持续推进集体协商,加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建设,探索推进街和园区三方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劳动关系各部门联动机制,共同促进地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监察执法流程管理,推动执法工作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依托区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治欠保支工作合力。结合劳动监察“四季行”、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等活动,综合运用多种联合惩戒手段,打好治欠保支组合拳。积极落实援企稳企政策,针对可助力复产或可保障疫情期间劳动者权益的企业欠薪典型案件,采取法院调查执行、检察院全程监督、人社部门欠薪垫付方式,解决劳动者生活困难,缓解企业压力。利用杨浦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讲会平台和品牌效应,推进普法宣传工作不断深入。

3.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加强疫情常态化下劳动争议形势预判,继续深化多元调解工作格局,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和水平,探索建立兼职仲裁员队伍储备机制。以街道调解组织实体化建设为抓手,试点建立街道调解组织仲裁巡回庭,推进街道调解工作不断深入,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处置力度。探索建立园区、商圈、楼宇、企业等调解组织建设,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的调解组织网络。探索将专业化法律组织纳入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试点开展书记员队伍分类管理工作,推动书记员队伍在劳动仲裁工作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4.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巩固社保扶贫工作成果,扩大城乡居保制度覆盖范围,积极做好征地养老人员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全市一网通办的工作布置,结合“双减半”的要求,修订优化城乡居保和工伤保险服务事项,提高服务效率质量。优化“上门服务便民措施”,组织工作人员、鉴定专家提供上门或视频调查、鉴定服务。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信访稳定工作,妥善处置好新疆支青、退休回沪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维稳息访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办理“两会”建议和提案。

    五、献礼建党一百年

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对标“比学赶超”要求,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人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1.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升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以基层支部换届选举为契机,优化组织整体架构。围绕建党100周年,举行“五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充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

2.突出从严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2020年区委巡察结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局系统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制定主体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开展廉政风险识别排查、个人事项报告申报等工作,落实干部全过程监管。加强窗口作风建设,推进政风行风工作,深化领导干部窗口一线接待机制;推动窗口“党员示范岗”建设,分级分类开展窗口人员培训;进一步推进好差评等系统建设,提升窗口服务信息化水平。

3.突出实干担当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着力构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分类实施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增强干部跨部门知识储备。正向激励培养干部,优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举办专题培训班,实施干部易岗锻炼;科学规范选拔任用干部,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强化年度考核。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开展局第五届文化节,营造广大人社干部爱党敬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4.突出提质增效深化“一网通办”工作。继续深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更多服务项目“零跑动”、“立即办理”。认真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各项要求,积极推动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持续开展法治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政务督查,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做好“杨浦人社”等微信公众号建设,积极宣传杨浦人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