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新江湾城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12-12




 

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新江湾城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2024年杨浦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与责任分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街道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夯实基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法治建设

1.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带头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专题述法工作要求,党政主要领导第25党工委会年度述法专题报告。

2.严格执行基层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根据领导成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基层法治建设委员会成员,组织召开年度基层法治建设委员会会议,制定下发《新江湾城街道基层法治建设工作要点(2024-2025年)》,积极发挥日常办事机构的工作职能。协调办理公益类检察建议3件,均及时履行职责,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3.不断完善落实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按照《新江湾城街道关于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推动法制审核程序制度化、机制化运行,充分发挥街道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有效保障街道法制审核工作。今年共完成重要合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317项,提出法律意见728条,充分体现街道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

4.建立落实基层法治观察制度。按照区委依法治区办要求,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行基层法治观察点和基层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获得2023年度市级优秀基层法治观察建议提名奖,部分工作成果获“上海人大”“杨浦人大”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5.积极探索社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径。深化推进居民公约2.0版本落地落实,将居民公约作为社区矛盾化解、定纷止争的重要依据,努力在出成果、见成效上下功夫。《探寻社区“软法之治”的“公约数”——积极打造新江湾城国际化社区“法治样板”》获上海市法治赋能基层治理示范项目,“小尚”居民公约获杨浦区“三微治理”优秀项目。

(二)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1.全面强化基层行政执法法治保障工作严格按照《街道基层行政执法法治保障工作规定》施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年完成重大法审48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7件,除2件正在审理当中,其余均裁定为维持原行政行为。开展执法证件年度清理工作,对执法人员和证件进行全面排查和调整,除城管中队外,共有31名人员经考核取得执法证件。认真推进杨浦区关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任务,分层分类开展执法培训。针对基层行政执法权责运行的风险与防控问题,邀请区城管执法局作专题辅导。

2.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湾谷园区法治中心建设。根据区委政法委关于湾谷法治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区司法局指导下,多方协调、积极作为、有序推进,着力打造杨浦北部法治营商服务新高地。二是“法小新”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探索推进三所联动“1+3+N”运行机制和服务触角向江湾里商圈延伸。联手公安、法院、市场监管、劳动人事调解、人民调解、律所等部门,积极应对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活跃带来的商事矛盾化解,打造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的法治服务新空间。

3.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水平。依托“观潮新江湾”微信公众号、政府开放日等载体,及时推送涉企惠民信息全年收到依申请公开3件,街道法律顾问介入参与公开审查,确保答复口径准确规范。杨浦区政务公开评估中街道始终保持前列,“2024年实事项目‘政’邀您体验开放活动被评为“上海市2024年优秀政府开放活动”。

(三)严守底线,稳步扎实推进平安社区建设

1.城区运行安全有序。维护地区政治稳定、依法解决地区突出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等各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确保了辖区社会面稳定有序,居民群众安居乐业。针对辖区“派威健身”停业可能引发群体性聚集维权的不稳定因素,街道高度重视,提前介入,全面掌握情况,统合职能部门以及派出所督促并协助物业现场设置疏散、接待场所,做好登记、咨询、解释、安抚工作,妥善做好善后事宜。来访会员均表现理智,未发生过激行为。

2.公共法律服务走深走实。发挥街道+居委两级法律顾问、“1+22”法律服务站点工作力量,全年共接受法律咨询628余人次,开展社区矛盾纠纷排摸603余次,法治专员共同参与调解化解纠纷30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75名律师组成的“线上公益律师团”,利用“云上新江湾城公益法律服务平台”以案释法,为社区百姓解答身边的法律问题。全年共发布典型案例30个,服务1400余人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3.社区矛盾平稳可控。持续强化三所联动、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全年共调解各类问题投诉和矛盾纠纷905,化解矛盾纠纷并形成调解协议书651件,调解金额70余万元。处理“110”非警务警情254条,三所联动成功调处案件354件。持续推动上海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三新”“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建设以法治为根基、数字为助力、自治为载体,被杨浦区推荐参选2024年上海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十大优秀案例。

(四)创新驱动,多元普法打开工作新局面 

1.高质量完成惠民普法项目建设。对标上海市法治示范街道建设要求,为进一步丰富法治文化素养,提升法治精神品质,更好地呼应法治服务营商环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形势要求,经过近两年的考察、调研和分析论证,经协商上海城投,在城投宽庭江湾社区建设可漫步、可阅读、可体验的法治文化广场,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体验感,力争创成上海市法治文化阵地品牌项目。

2.合力打造普法特色项目。一是联合上海政法学院、属地律所,以基层立法“双联系点”为平台,优化升级“新江湾城学法”线上普法品牌项目,获评年度区政法宣传工作TOP15优秀作品、区“市民讲法治故事”十佳作品。全年13期普法微视频12期被学习强国采用。二是开展暑期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开设“法治剧本杀”等时尚普法项目,为小朋友带来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三是借助新江湾城风筝节非遗项目,组织“放飞梦想、弘扬法治”专场活动,风筝DIY、法治游园会等互动型、体验式的普法教育形式,受到家长和小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3.紧抓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一是开展“3.5”学雷锋志愿普法活动,设置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环节,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二是在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开展区第二届法治文化节“循法而行,向‘杨’而兴”主题活动。三是在市第36届宪法宣传周期间,开展“宪法进商圈、进机关”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群众和机关干部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意识。

4.着力打通基层立法民意汇集“最后一公里”。一是按照立法计划完成11项立法征询任务,共征集意见434条。高质量承办市司法局召开的立法建议征集现场会,代表有关建议当场得到市司法局的认可采纳。获评市政府优秀基层立法联系点。二是创新探索“三点融合”工作机制,积极打通基层法治观察点、立法联系点与人民建议征集点工作网络,有效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利用人人议事厅新江湾城专场活动的外溢效应,开展专题研究,向市政府提出“有序开放自然水域,促进水上全民健身运动”的法治观察建议。基层立法双联系点入围上海市年度基层优秀法治观察点候选单位。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整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法治示范街道标准,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实践运用还不够系统,成果转化需要进一步用心用力二是面对新型现代社区个性化、多元化的法律需求,需要在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和拓展空间上下功夫,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法律需求;三是相关职能部门、部分社区干部依法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意识和能力还存在短板,意识培育和能力提升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新江湾城街道法治建设要站在新高度,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刻领悟法治政府建设与街道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内在联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继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机制,积极谋划和推动街道新一年度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突出法治政府建设在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刻理解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新、常用常新。高度重视机关、社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将法治思维贯穿依法行政全过程。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统筹领导

始终将法治工作列入党工委会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街道《基层法治建设工作要点(2024-2025年)》,适时召开年度基层法治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工作、部署任务,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的工作统筹、协调和督导作用。加强对法治重点工程建设的工作指导,注重效益发挥,注重群众受益。

(三)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制机制

严格执行《街道行政执法法治保障工作规定》,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各项要求,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指挥和统筹协调。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统筹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证件制发、在岗培训等工作。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兼具力度与温度。

(四)着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典范

持续推进“三点融合”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顺畅,对标街道“四化战略”建设要求,推进尚浦领世综合体基层立法“双联系点”实体化建设。打造基层群众民主参与的重要渠道,发扬民主、汇聚民智、普及法律的重要阵地,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重要平台,展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五)    不断丰富园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坚持国际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本化的“四化战略”,紧扣社区居民国际化、年轻化、高知化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持续优化升级新江湾城学法、“云上新江湾城公益法律服务平台”、法治风筝节等特色项目,全力创成上海市法治文化宣传品牌项目。谋划推进综治中心、湾谷法治服务中心、江湾里“法小新”法律服务工作室建成后的功能融合、机制运行、制度建设等重点环节,努力促进新平台效能发挥。统筹运用好街道法律顾问、社区法治专员、公益律师团队、“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基层立法“两团两队”、基层法治观察员、大学生普法志愿者等各支法律服务队伍,搭好平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

 

 

杨浦区人民政府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