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人口发展与服务工作情况 2017-01-17
2016年工作情况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策部署。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明确自2016年1月l日起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一、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发展情况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市卫生计生委对全市组织开展了目标人群的测算,核查结果显示,杨浦区夫妻双方均为非独生子女的共有7.28万对。从已生育子女数量来看,未生育过的为11876对,占16.3%;生育过1个孩子的为5.9万对,占81.0%;生育过2个及以上的为1956对,占2.7%。杨浦区目标人群为已生育过一个孩子的非独夫妻,共5.9万对。
根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杨浦区户籍人口每年增加的出生数为1300-2100人,流动人口每年增加的出生数为377人左右。综合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测算,2016-2018年常住人口出生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高峰年份可能出生会达到1.28 万人,2019年后常住人口数将趋于常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我区产科、儿科将出现配置不足的风险,妇科、儿科、社区妇保医师均存在缺口。
2016年1-11月我区孕妇(户籍)建册数为6378人,比2015年同期增加14%。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策宣传和衔接
开展杨浦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宣传月活动,制定宣传方案,培训各街镇计生工作负责人及受理中心工作人员;印制宣传折页,开通“杨浦家庭发展”公众号,通过时报、网络、电子屏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公众宣传调整两孩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指导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严格执行《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做好相关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12个街道均进行了相关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2000份,张贴墙报500张,开展讲座6场,内容涉及两孩相关政策、再生育、孕前准备、哺乳等知识。抓好市级“新家庭计划一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工作,做好7.11世界人口日、9.25等活动宣传。
(二)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取消两孩以内生育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准备生育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办理登记,免费领取生育服务证,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网上办理,落实首接责任、一站式服务和承诺制,做好便民服务。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制度。
(三)加强妇幼保健工作
一是落实“母婴安全”和妇女保健工作。加强产科安全管理。截至11月底,我区助产医院上报并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共 64人,成功率100%,阻止7例不宜妊娠孕妇的继续妊娠,无孕产妇死亡。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落实社区怀孕生育信息发现报告制度。二是优化妇女健康服务。推广陪伴分娩等适宜技术,保护、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和技术服务。开展“妇幼健康促进”项目。依法依规做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每年为23000名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做好“两病”筛查项目,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项目。三是有效开展儿童健康服务。规范儿童保健服务,全区0-6岁儿童健康保健规范管理率达99.77%以上。深化“医教结合”,加强特殊儿童健康管理。完成674名社区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生长迟缓流行病学调查,1-11月,共建立幼儿园、中小学生屈光发育二级档案22834人次,对9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38168名儿童进行了口腔健康普查,其中,口腔疾病预防干预17700人,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176475剂次。
(四)优化儿科医疗资源配置
1、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新华医院儿科医疗资源,加强对区属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指导区属综合性医院开设儿科病房,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门诊,以确保满足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建立新华医院、区属综合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有效转诊机制,推动优质儿科资源下沉社区。
2、加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开设儿科病房,对部分社区儿科就诊流程进行改造。将儿科医师纳入系统紧缺人才行列,加强儿科医师招录,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到新华医院进行儿科短期培训工作,在社区开展儿科专病工作室,提升儿科服务能级。
3、加强儿科医疗服务政策保障。加大对儿科建设所需基本建设、设施设备、能力培训及标化工作量的财政补助,对儿科医疗服务的绩效给予倾斜,提高医疗机构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患儿和家属的获得感。
(五)加强优生指导服务
作为国家项目试点区、市区两级政府实事项目,继续深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有效开展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一是完善孕前、孕期、新生儿缺陷三级预防网络。1-11月婚检率28.11%,其中初婚对象婚检率45.38%。在全市率先为孕妇开展免费唐氏筛查,完成筛查4039例。截止11月底,共为1177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二是加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管理,推进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做好罕见病防治。前三季度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12028人次。1-11月,发现出生缺陷儿童病例290例,上报及时率、准确率均为100%。三是加强宣教培训。对高龄夫妇进行正确的宣教,使之认识到生育的成本及可能发生的母婴风险,理智地面对再生育问题。对有关医务人员及街道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孕前检查规范管理培训,开展红房子专家社区行、绿色转诊、质量控制等工作;对社区居民开展优生知识培训13次,涉及群众居民780人次,收到评估测试卷1560份。开展计生干部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医疗机构人员专业培训。
(六)加大关爱计生特殊家庭力度
继续加大对本区失独家庭扶助力度,协调民政局、财政局、社保局、住房保障局、残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全区失独家庭、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爱的协调推进工作。春节、中秋期间对独生子女特殊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委托社区养老服务社为110户失独老人,提供每周2次、每次2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为失独家庭22人次提供三个月助急;计生协会为全区计生特殊家庭1864人购买了住院补贴。委托优韵社工师事务所开展的“新旅程,新家园”、“恒博?爱”的沙龙等服务项目有序开展。上半年开展座谈会2次,听取失独家庭的建议,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及时落实解决。落实区政府实事项目,在杨浦区中心医院开展失独家庭免费健康体检1015人。
2017年主要工作
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聚焦“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严控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核心指标,加强综合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一是全力推进创建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的工作。贯彻《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母婴保健服务的指导意见》,落实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建设。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加强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市东医院增设产科,加快产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社区孕情发现。完善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抢救网络和平台,加强产科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演练,提升高危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水平。
二是着力提升人口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做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开展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完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罕见病防治,做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工作,促进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特殊家庭扶助关怀。组织实施好特扶金提标审核及发放,每季度的奖励及补助金发放工作;落实我区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落实为失独老年家庭提供“安康通”援助服务;继续做好失独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完成好政府实事项目“失独家庭父母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