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路街道2023年工作要点 2023-03-30
江浦路街道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区“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中期评估之年。江浦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一届区委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区委“六句话”重点工作,以“品质江浦、华彩滨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为主线,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为把江浦三年行动的“计划图”“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而不懈努力。
(一)优化经济质效,壮大社区高质量发展实力支撑
把营商环境作为社区高质量发展突破口,全力以赴助企纾困,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多维度需求,定制化开展多元化服务,进一步激活街道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江春水”。
1.加强招商引资谋篇布局。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大连路总部聚集区、海上海商业聚集区的载体优势,以点及面、连点成线。利用街道、投促一分中心、楼宇的联合招商服务机制,加大招引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涉外招商渠道,提升区域经济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及时更新辖区内商务载体入驻企业底数,对新入驻企业引导落地,对异地经营企业积极宣传政策、加强对接服务、实施规范管理,提高辖区企业的落地率和转化率。配合做好引导海上海商业广场、君欣广场业态进行调整,凸显商圈产业特色。推动回力鞋厂昆明路地块进行改造,打造国风运动商圈,进一步扩展辖区营商版图。
2.提供优质贴心企业服务。发挥多方力量和作用,找准营商工作的定位和机制。既要善于借力,用好商会、第三方、投促中心、三所的力量;又要善于合力,落实领导分片包干制度,整合街道自身资源,形成“巡诊”小组,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对企业诉求及时“接诊”,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更要善于聚力,以建设“四好”商会为目标,打造“江浦智商”品牌,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加入商会,搭建高效商会企业沟通新平台。推动大连路总部区域营商服务法治化、信息化、智能化,发挥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作用,为国际商事纠纷提供多元、高效、便捷解纷渠道;探索在北美广场设立自助税务办理终端,打通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结合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辖区产业组织、结构、形态调查。
3.打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挖掘并提供街道范围内商务载体、居住空间等资源,营造良好的“社区创业”环境,将街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转变为优化创业的公共服务。挖掘培育起步好、潜力足、空间大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开展各类线上政策宣讲及创业指导活动,为江浦辖区中小微初创企业、创业团队发展注入“新动力”。发挥好社会组织促进创业的功能,扶持大学生开展项目孵化,支持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开展更多高水平双创活动,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二)增进民生福祉,营造社区高品质生活和谐环境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一张张“民生清单”、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勾画出社区高品质生活的厚重底色。
1.民生保障更加惠民。严格规范受理中心工作流程,确保各工作环节符合程序。落实各项兜底性救助政策,做强家庭支持中心的平台作用,打造“政策找人”工作网络建设,为多重困难家庭提供个性化帮扶。落实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上门健康体检等政策。完成23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推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江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日常运作模式,打造“童心协力,未爱护航”品牌项目,开设暑托班办班点,提供公益托管服务,为双职工家庭缓解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发挥乐业空间服务平台作用,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安置。创建退役军人服务站示范点,完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升级改造,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落实抚恤优待政策。
2.生活品质更加宜民。精心编制社区规划蓝图和年度行动计划,用心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通过每年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项目,切实让居民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以周家嘴路、许昌路为界,将街道划分为四个片区,一揽子推进一批民生服务类项目,推动社区一体化治理:构建“大社区”,整合独立分散小社区,通过项目集成、资源统筹、服务综合、治理联动,推进解决整个片区的难点痛点问题,推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引入“大服务”,在空间布局上划分好区块和服务半径,嵌入公共安全、卫生健康、文体娱乐、养老托育、交通路网等功能设施,优化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大物业”,用好“一脉三园”经验,以“业委会合并组建、物业费标准统一”为前提,建立统一的物业管理中心,提升整个街区的物业服务水平;实现“大治理”,用自治、共治、法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3.城市更新更加利民。配合推动北横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江浦路、许昌路美丽街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转角街景。推进零星旧区改造收尾,谋划好非成套改造方案。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加快大连路1188弄、辽源西路300弄、辽源一村1-6号等小区4.6万平方米老旧房屋修缮。推进三峰大厦等13台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完成昆明路1268弄、飞虹路723弄、汽车公寓等3个老旧小区非机动车棚智能化改造工作。深化城市综合管理及违建治理,发挥城区管理大联动机制,打造视觉清朗的城市公共空间。
4.环境提升更加惠民。推进占道经营、施工工地、户外广告设施等重点专项整治,推动城市环境秩序整体提升。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工作,推动居民区固定堆放点改建项目,运用一网统管赋能垃圾分类工作,实现107个垃圾箱房全覆盖;创建公共场所精细化分类示范区域,拓展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试点效果;推出一条垃圾分类体验线路,策划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市民“云”体验线路,展示垃圾分类运输、“可回收物去哪儿”等场景。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建设,营造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完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加强环境保护隐患排查。推进现代星洲城与合生高尔夫公寓作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健全低碳管理体系。
(三)推动创新“四治”,筑牢社区高效能治理坚实基础
要在“自治、数治、法治、德治”四方面进一步守正创新,汇聚各方面力量多样化、多渠道地参与社会治理,不断创造社区高效能治理的样板模式。
1.推进社区自治创新。完善党建引领下居民区“三驾马车”运作模式,落实“联合接待、联合会商、联合处置、联合回应”工作机制,提升物业治理矛盾化解率。发挥好业委会在小区物业管理中的正向作用,探索形成业委会规范化运作的江浦模式。推动沿街居委会建设,通过功能叠加,改变居委会传统定位。以虞净获评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为契机,进一步开拓江浦首创的“微课堂”社区治理平台功能。发挥睦邻中心平台作用,做强江浦睦邻家园品牌,打造“邻聚力”星级睦邻楼组建设,探索楼组成片化建设新路径。成立“阿拉楼组长”联谊会分会,加强楼组长互动、楼组骨干互访、治理经验共鉴。加强各层级“心家园”睦邻空间打造,提升睦邻空间温度和活力。积极申报杨浦区“十佳”睦邻和“三微”治理项目,不断扩大社区治理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2.夯实城市数治底座。持续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现有基础上争取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三个公共”领域智慧场景的全覆盖。推进“多格合一”实体化运作,实现管理网格合一、处置力量合一、处置流程合一,补齐在工单流转、多元协作上的短板,提升热线工作回访过程中的先行联系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加强居民区“社区云”平台的使用和推广,通过数字治理助力社区工作。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服务效能,做到收受分离业务15分钟内接单、好办快办业务24小时内接单。设立“一网通办”帮办专员,加强“两个免于提交”电子证照调取率和使用率。
3.深化基层法治建设。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提升街道干部法治思维,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拟定行政审批流程规范,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深化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观察点建设,进一步落实法治杨浦建设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工作。持续深化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解纷“一件事”平台建设,打造“依法化解、以调止争”的社区风尚,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作,探索多元解纷新模式。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江浦公园打造成法治公园,利用新媒体平台全面提升线上普法。积极创建上海法治建设示范街道。
4.答好创全考试答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动员辖区广大干部群众拿出战则必胜的坚定决心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攻坚战。深化落实《杨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四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包干督办、定期报告等机制,面对创全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及时分析研究,推动问题解决。坚持加强社会宣传动员,广泛动员居民群众支持参与各项创建活动,为杨浦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贡献力量。强化“江浦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统筹作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依托“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用于江浦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挥“锋行江浦”志愿服务品牌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效应。加强街道图书馆“悦来阅江浦”主题读书活动,发挥江浦社区学校、浦江学堂-江浦仁苗班、社区创新屋、社区书院等教育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江浦学习型社区建设水平。完成3个社区健身苑点的更新,启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建设。
(四)守牢安全底线,确保社区常态化运转和谐稳定
紧紧兜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区稳定”三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有效抵御各类安全风险。
1.全力守护居民健康。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从严从细筑牢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实屏障。优化防控指挥体系,完善平战、平急无缝转换机制。完善疫情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引导、做细工作、做实服务,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持续做好宣传引导和科普教育,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2.全力守住生产安全。巩固拓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全年不少于1200家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制,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
3.全力维护社区稳定。开展辖区维稳矛盾排查化解,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要聚焦动迁征收、市政建设等矛盾重点,着力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结合“平安365”建设行动,加大对重点居民区、重点路段治安整治力度,构建以派出所为“平安中枢”、辖区“平安屋”、“平安商户联盟”为“神经末梢”的区域安防力量一体化格局,护航辖区365天的长治久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组织居民区开展灭火疏散逃生等消防演练,将消防安全纳入城市网格化巡查、划定网格管理范围,完善各类隐患发现、派遣、处置、核查等处置程序。
(五)持续转变作风,加强从严治政和人才队伍建设
干事创业要有一支纪律严明、务实过硬的干部队伍,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1.让自身建设持续“严”起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政,牵牢责任“牛鼻子”,进一步压实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推进“一岗双责”落实。对照巡察问题清单,推动整改落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落地落实,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优化“一街一品”廉政文化品牌,全面形成崇廉风尚。深化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武装工作高质量发展。
2.让干部队伍不断“强”起来。持续强化政府系统能力和作风建设,牢记“三个务必”,弘扬“四敢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重点强化干部专业化培养,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聚焦城市治理、平安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锤炼干部成为行家里手。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增强廉政担当意识,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 图解《江浦路街道2023年工作要点》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