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杨浦区扎实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建设年”活动方案 2013-03-14
索引号:-2013-00001
发文字号:沪杨司〔2013〕13号
发布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
信息分类:部门公文
公文类请直接在此粘帖公文正文 |
为全面实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促进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严格规范,夯实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工作基础,进一步提高杨浦区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效益,2013年在全区范围内扎实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建设年”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建设年”活动要突出机制建设、制度执行和标准落实,把“重在规范”的核心要求落实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全过程。
1、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刑法》、《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及上海市有关规定。健全沟通协调联络机制,密切与公、检、法、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衔接和配合。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促进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的高质量维护和高效率运用。细化调查评估、衔接、接收、收监执行、宣告、日常监管和奖惩等工作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程序严密,流程清晰,责任明确。进一步统一文书格式,规范制作调查笔录和执法文书,充分体现调查笔录应有的证明作用和记载功能。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做好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的制作、归档、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全面性、原始性和真实性。
2、进一步严格刑罚执行。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要求,依法规范调查评估、法律文书衔接、人员报到、矫正宣告、外出管理、居住地变更审批、实施警告处罚、提请治安处罚和司法奖惩等重点执法行为,确保不发生实体违法、程序不严等现象。对重点对象启用电子监控设备,落实外出期间监管措施,消除监管盲区。对社区矫正人员构成警告、治安处罚、收监执行情形或符合减刑条件的,及时查清事实,收集有效证据材料,规范制作法律文书,严格落实审批手续和标准。
3、进一步落实教育矫正。新收矫正对象一律到区司法局报到,接受入矫须知训诫教育和在刑意识、守法意识教育。统一运用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测评工具,规范心理矫正测评工作,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类型、矫正类别、犯罪原因、再犯风险程度等要素,落实分类教育制度,使分类教育经常化、系统化、科学化。以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为重点,深化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四帮”教育,有序推进个别化矫正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导航”工作,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咨询、测试、评估、团训、个案矫治和危机干预。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工作动态分析和效果评估制度,调整充实教育内容,改进完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4、进一步提升监管质量。落实每月社区矫正监管隐患排查制度,对有重新违法犯罪风险、民生困难、涉访涉诉、思想极其不稳定和脱管、漏管的矫正对象,进行重点排查、重点分析,采取重点矫正和补救措施。完善社区矫正动态分析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妥善处置各种情况;科学制定社区矫正工作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落实预测预防、群策群防各项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把不安全、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完善社区矫正人员再犯责任倒查机制,通过再犯责任倒查,督促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落实责任,改进监督管理、教育矫正方式方法,提高矫正改造质量。
5、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从社区矫正工作实际需要出发,配强配齐社区矫正专职干部,加强专职干部执法能力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建立社区矫正安全分析季度例会制度,提高社区矫正专职干部实战能力。适应社工队伍管理体制现状,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奖惩考核制度,关心爱护社工,增强队伍活力,保持队伍稳定。指导区帮教志愿者协会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自我管理、规范运作的能力,扩大志愿者队伍,形成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密切配合社区矫正工作的合力。
二、方法载体
“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建设年”活动,要与正在做的社区矫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整改落实。
1、加强法规学习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知识竞赛、自学等方式,以《刑法》、《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关于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为主要教材,对司法所长、专职干部、社工和志愿者进行社区矫正工作法规培训,帮助社区矫正工作者熟悉、掌握社区矫正工作政策、法规、制度,提高执行矫正法规、运用法规履行矫正执法的能力水平。
2、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对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相关规定,重点查找对社区矫正人员采取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措施、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和监狱管理部门的工作衔接、调查评估、开始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社区矫正档案建立和台帐记录、权利限制管控、社区服务、奖惩、刑罚和刑期变更等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隐患漏洞。3月底前,各司法所和社工站要对上述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发现突出问题,形成整改方案,报送区司法局。
3、组织重点课题调研。围绕调查评估、矫正小组、社区服务、收监执行、权利限制管控等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矛盾、困难,每个司法所和社工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边立项、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进行群众性课题攻关,提出有效应对举措,突破影响制约社区矫正规范执法的瓶颈障碍。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把贯彻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的成熟经验做法,总结上升为制度,加以固定和推广;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要联系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加以修订完善,增强制度执行力。要落实政务公开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纪律、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做到上墙公示;评估考核、日常行为奖惩、司法奖惩等重要执法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5、扎实开展执法监督。在加强经常性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区司法局每个季度一次,对各街道、镇社区矫正执法工作和监管安全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发现和协调解决矫正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跟进推动整改工作落实。
三、要求
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建设年”活动是今年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基层司法所要强化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订活动计划,明确领导责任,分解工作重点,扎实推进,
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