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D03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2-06-09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主动公开

上 海 市 杨 浦 区 民 政 局

杨民发〔2022〕29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D03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陈军代表:

您提出的D036号“关于医养结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杨浦区持续贯彻落实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深化完善上海“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积极打造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工作开展如下:

一、开展“智能养老顾问+互联网医院”场景建设

根据我区养老生活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整体设想及今年重点工作安排,为充分发挥改革试点资金扶持撬动作用,2022年将开展“智能养老顾问+互联网医院”场景。在全区26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配置智能养老顾问机器人,对本社区有养老咨询和远程诊疗需求社区老年人(重点覆盖高龄独居、出行不便、就医困难等老年群体1万余人)提供六方面服务。一是开展养老政策的咨询。老人通过AI智能交互,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机器人,机器人会根据老人的需求提供便捷就近的养老方案;二是实现AI智能医生问诊。机器人自带AI系统,点击机器人主界面的“AI智能医生”功能或对机器人直接说话,就可进入智能问诊界面,智能医生通过语音互动进行问诊并给出问诊意见。三是24小时医生在线。点击机器人主界面的“24小时医生在线”或对机器人直接说话,可在5秒内连接系统后台自有的执业医生进行视频连线问诊,问诊期间可上传自己的病例资料,问诊结束后可查询历史就诊记录。四是实现互联网医院就医。与杨浦区中心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合作,共同建立在线诊疗机制,打通医保支付、药品配送、电子发票、电子处方等通道,相关药物通过国药进行物流配送。五是开展智能检测。机器人自带体温、血氧、心率、血压、血糖、尿酸、胆固醇、舌面相、心电图等检测设备,可通过语音或手动操作打开功能菜单进行相应身体状况自主检测。六是打通三甲医院专用通道(额外付费功能,首年免费)。通过国药康养资源优势,可借助机器人发起私人医生视频问诊、三甲专家问诊、转诊预约(30天等待期)、重疾绿色通道(30天等待期)、预约挂号等服务。

引入“医”元素试点升级应急呼叫一键通项目。

2021年11月,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扩大本市老年人应急呼叫项目受益面的通知》,将本市户籍高龄独居(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应急呼叫项目范围。政策覆盖近一万个高龄独居老人。2022年民政计划在两个街道试点,升级传统电话应急呼叫模式,投放1000个智能腕表来开展数字化紧急援助服务。通过专为老年人设计研发的大屏大字简易操作的智能腕表,在老年人的应急需求上,开展身体体征的数据收集、监控、提示、呼叫等功能,实现“紧急呼叫、生活求助、政策咨询、实时定位、健康检测、认知症障碍老年人防走失、居家安全防护、老年人慢性病用药”等功能的综合响应。

三、开展“家庭照护床位”建设

今年区民政将深入推进数字化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2019年区民政局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开展“家庭照护床位”项目试点,通过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仅试点一年该项目就获得“上海市十大智慧健康养老典型案例优秀奖”。

今年区民政将采用数字化平台派单的方式,一是帮助养老服务机构精确匹配适合的老人;二是建立居家老人安全看护和个性化服务画像数据库;三是自动采集动态老人和服务机构数据,提供自动化精准监管,分级分层预警,提升家庭照护的功能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原居安养的愿望。目前,有16家区内养老机构报名参与项目试点。

四、推进“医养结合”签约服务机制

建立养老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支持机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支撑力度,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内所有养老机构及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签约服务全覆盖,为区内养老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技术支持、培训指导及健康教育等服务。如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福象养老院、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欣益养老院等,利用空间就近优势,探索更加便捷的整合型服务;依托控江医院和沪东老年护理院,试点二级综合医院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居家护理的“医养结合”老年护理全程服务模式。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与二级医疗机构中医医院、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建,探索“养老—医疗—养生”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开展把日常照料、长期护理及医疗服务无缝融合,探索建立健康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五、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

2019年初上海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在养老服务中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沪民养老发〔2019〕4号),逐步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通过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开展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健康咨询、认知康复训练等社区干预服务,同时关注家庭在认知障碍照护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家庭自查评估培等。目前我区已有平凉街道、大桥街道、新江湾城街道、四平街道、控江街道、延吉新村街道、五角场街道及殷行街道等8个街道纳入试点工作。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共计开展风险测评24206人次;开展宣传教育3753次,受益人数达到22011人次;开展早期干预1925次,受益人数达到31445人次;开展家庭支持活动55次,受益人数达到908人次;完成转介69例。

六、打造老年人科学健身、康复体系

为推动养老服务与体育健身融合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健康养老服务,我区结合上海体育学院资源,探索“康-养-体”相结合的科学健身体系,目前共有4个街道建成6个长者运动之家点位。通过使用专业开发的适老性健身器材,为老年人提供为老年人提供器械练习、健身指导、慢病干预、课程讲座等支持服务,有效帮助老年人延缓身体机能衰退,改善身体功能,预防或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2022年我区完成康复辅具租赁点的社区全覆盖,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睦邻中心、残联之家等地方设立康复辅具展示处,让有需求的老年人可以现场体验,根据老人需求进行租赁服务。

目前,医保的长护险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制度及标准化实施方案,是由市层面统一制定并实施,医保和民政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代表所提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民政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融入社区居家养老领域的实践,为社区老人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服务,形成以杨浦为模板的可复制,及可推广模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杨浦区养老事业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22年6月9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济宁路252号5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张晨嘉 联系电话:2501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