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C-057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4-08-08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主动公开
杨浦区科学和技术委员会
杨科经委两会[2024]30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第C-057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任志坚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C-057号“关于加大对湾谷科技园区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和范围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湾谷科技园建设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况
杨浦区高度重视对湾谷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和企业扶持工作,收到建议后,我委十分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讨了你们提出的问题,现提出办理意见。
二、建议答复
针对建议中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湾谷科技园区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范围。
(一)针对园区内现有区块链产业基地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基地的政策即将到期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调研并综合考虑相关产业的需求,确保政策的延续和完善,给予园区内相关企业持续的支持。
(二)针对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环评资质办理困难的问题,生态环境局支持生物医药项目环境准入,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实施本区建设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管理制度。《上海市“智造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指引(2023年版)》,提出了产业区块外“智造空间”生态环境准入要求,重点针对本市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明确了具体的管理要求,下一步,将参照执行管理要求,指导服务生物医药项目的环境准入及环境管理。继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三)针对园区产业定位和企业关心的未来政策保障问题,为充分发挥湾谷科技园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由杨浦区政府、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城投三方共同发起建设“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将采用“政府引导、高校支撑、市场主导、开放运作”的模式,主要承接推动重大科技专项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产业项目集聚发展三大功能,围绕杨浦“1+2+3+4”产业,聚焦复旦理工医等学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一批产业项目积聚。
(四)针对企业对产业领域专业人才引进方面的关切,围绕住房保障、金融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区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支持企业集聚发展。
1.住房保障方面,为创造更好的宜居条件、安居环境,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满足并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住房体系,截止2023年底,我区已经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9254套,供应12246套。目前,以湾谷科技园为中心,辐射整个新江湾城,已有城投宽庭、城投光华、乐活智寓、建发江湾等近4000套已认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下一步,区住房保障局和房屋管理局将积极与区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各类企业人才的住房保障供给,不断优化高品质人才服务,为吸引各类人才集聚杨浦提供有力的安居保障。
2.专业人才集聚方面,针对产业领域企业和人才的关切和需求,区委组织部一是做好杨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顶层设计,起草形成《杨浦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建设实施方案》。二是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落实好白玉兰人才计划三大先导产业海外引才专项。三是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转化难题,做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培育专项工作,打通成果转化与科研生产应用壁垒。下一步将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重点产业人才专项,研究制定《杨浦区产业人才专项实施办法(试行)》,优化人才安居建设体系,以科学家社区为样板,打造一批高质量人才社区。
3.金融保障方面,为向湾谷科技园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扶持政策,我委积极开展园区走访调研,与园区方、园区企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协商。搭建园区、企业、金融机构等各主体参与的平台,打造科创金融综合服务体,提供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信贷支持、保险服务资源要素市场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全力助力园区企业的发展。下一步,我委将在新一轮科技金融政策中对包括园区企业在内的各类科创企业给予多方面支持,目前已明确的有优化信贷、创新金融产品奖补机制、完善科创保险支撑体系、支持股权融资、深化知识产权相关要素市场建设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设立风险资金代偿池等。
未来,区科经委将继续与相关委办局密切合作,合力推动湾谷科技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2024年5月29日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2号楼14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林洁 联系电话:656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