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D122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20
孟群舒委员:
您提出的第D122号“关于促进杨浦旅游消费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提案深入分析了我区文旅消费存在的短板,包括超级IP和超级题材的活动不多、重磅文旅活动缺乏“一站式”服务配套影响游客体验等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紧扣我区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激发消费潜力的实际需求,对破解文旅消费瓶颈、提升城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与《2024年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要点》《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中相关工作部署高度契合。区文化旅游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依据职责会同区商务委、区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围绕提案建议逐条梳理研究,沟通办理内容,交换办理意见,形成相关提案建议答复。
二、提案建议答复
正如提案所述,当前,上海旅游产业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上海旅游节、“上海之夏”等活动促进了文旅商体展的融合,进一步提振了消费,但仍面临优质IP辨识度不足、跨业态资源整合效能待提升等现实挑战,较新加坡等国际都市“赛事+机票+酒店+景点”等一站式服务模式还存在一定差距。杨浦亦有类似情况。
针对提案提出的宝贵建议,杨浦区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深化落实,全力推动我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协同机制,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我区坚持政府统筹引领,通过顶层设计整合文旅商体展全要素资源,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系统构建“规划共谋、资源共用、市场共拓、品牌共建”的融合发展体系。
一是研究制定《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区文化旅游局牵头研究,“三上三下”广泛征集全区42个委办局意见,目标打造“入境旅游发展区、都市旅游创新区、文旅深度融合实践区”,全力谋划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立足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大学+大厂”独特的城区基因,通过优化“三大空间布局”,开展“特色精品提升、多元业态融合、文化体验升级、服务品质优化、品牌IP宣推”五大行动,以“更优的产品、更大的跨界、更强的创新、更佳的服务、更好的故事”,凸显“杨浦,不一YOUNG”的旅游IP,打造主客共享、智趣交融的文旅新标杆。二是实施《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携行计划》。该计划从加强政策扶持引领、构筑携行联动格局、鼓励文旅产品研发、优化行业生态发展、加大产品宣推力度五个方面,促进文旅商体展各方资源高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助力住宿业、旅行社等有序增长。在2025年4月28日召开的区文旅发展大会上,携程集团、上航国旅、YOUNG剧场、瑞安集团、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得物集团、三明国旅和杨网协自媒体专委会共同发起成立“杨浦,不一YOUNG”共生圈,进一步在执行层面增强文旅商体展的协同创新。三是扩展文旅消费覆盖面。充分利用杨浦区在文旅、体育、信息、大健康、餐饮、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层次鲜明、互动紧密的节展赛事活动体系,开展“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让“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成为新风尚,进一步放大活动的综合效应,以文旅“流量”带动经济“增量”,形成集特色彰显、多元广覆、场景融合、破壁联动于一体的商旅文体联动示范区。
(二)创新整合营销,构建“一站式”文旅服务体系
一是贯通产业链条,夯实服务供给基础。支持区域内大型旅行社有实力向旅游景区运营等重资产方向拓展,中小型旅行社利用自身优势偏重整合度假产品运营权等轻资产。鼓励宾馆和酒店主动与区域内文博场馆、旅游景区、演艺空间等加强合作,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平台引流推广,开展住宿加附属产品的合作,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如:上海杨浦滨江万豪酒店携手敦煌当代美术馆,推出入住高级江景房一晚加一元,可获得“境象敦煌”艺术展双人入场券一份。二是激活场景动能,拓展融合业态空间。深化与商业、体育大型赛事活动联动,办好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秋是国际戏剧季等文化活动,丰富上海国际跨次元产业品牌日、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文化元素,联动上海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相关活动,进一步激活“票根经济”。如: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期间,推出“玩转杨数浦”消费券,联动景区、酒店、体育场馆,探索更多元的游客共引方式,带动五角场商圈服务业增长9.1%,零售业增长4.4%,境外客流人次同比增长44.33%,激活消费潜能。
(三)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能级
一是塑造沉浸体验新场景。区文化旅游局针对境外游客特点,精心策划“拾趣YOUNG浦”主题游体验线路,串联区域内文化地标、艺术空间、非遗景区等,提供国际化、高品质的服务体验,打造独具杨浦特色、中国韵味的沉浸式场景。活动累计吸引了近30个国家70余名外国游客和留学生深度体验,得到了人民网、中新网、上观新闻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海内外联合宣推,每场活动平均曝光量均超百万次。联合旅游时报,特别推出免费畅行杨浦Citywalk“听”上海体验小程序,策划走进“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游览线路,并提供主要客源国语言注释、导览服务,使境外游客能更清晰地了解杨浦、规划行程。二是丰富配套服务新供给。一方面,完善硬件设施,夯实旅游基础。持续优化滨江商业资源配置,改善交通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滨江区域定制公交项目,推进复兴岛、共青森林公园等重点地区周边配套建设,全方位营造舒适便捷的滨水空间。另一方面,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旅游体验。编制《乐游杨浦》中英双语版手册,精选主题游宣推资源,涵盖多条别具特色的游览路线和主要旅游节庆活动,汇集优质文旅企业专属优惠券。以活动为契机,推出组合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如:2025易跑・森林越野半程马拉松赛事期间,区文化旅游局联合区体育局,推出区内16家宾馆住宿优惠福利,打造一站式体验产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三是打造宣推平台新媒介。充分利用文商旅体展的各类节展赛事,并加强与美团、B站、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扩大本区文旅资源及旅游线路的露出和宣推。培育本土的杨浦入境旅游推荐官,利用独特的“种草”生态触达和沟通精准人群,让境外用户从推荐官的真实分享中获取消费决策参考,深化口碑级传播。
(四)下一步计划
提案中所提及的推动商旅文体展有机融合、创新整合营销模式、提升旅游服务专业化水平等建议给予了我们很大启发,结合提案建议和工作实际,我区将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杨浦旅游业发展工作。
1、强化统筹联动,构建融合发展新机制
一是完善政策协同机制。针对提案中的相关建议,我区将以政策文件为指引,凝聚部门合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发展机制。根据《上海市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联合区商务委、区体育局、区财政局、区外事办等部门,激发过境免签优惠旅游产品奖励、在线旅游经营平台促消费等政策杠杆作用,推动文旅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出更多举措,丰富市场供给。二是建立高效协调体系。借鉴提案中关于建立大型活动协调机构的思路,持续推动“杨浦,不一YOUNG”共生圈发展,在区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为商务、文旅、体育等相关领域企业、场馆、协会组织等关联主体提供“搭平台、配资源、提建议、促交流”服务,创新大型活动管理模式,促进大型活动的运营开发,推动文旅商体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聚焦产品创新,打造特色旅游新线路
一是深挖资源,开发特色线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构建多层次、主题化的旅游产品矩阵,推动“工业+”“红色+”“科技+”“研学+”“夜间+”“体育+”旅游线路创新,精准细分客群,有效提升游客体验感。对接市级政策、品牌选树、资源导入等利好,深度推进人文历史、文博艺术、滨水空间等特色资源开发。二是全面普查,优化产品结构。开展全区旅游资源普查,组建专业团队实地核查补充资源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旅游资源数据库。顺应市场供给侧、需求端变化,指导开发更多主题游线路,将杨浦文旅资源点位同步纳入上海其他主题游线路中,进一步推出组合式产品,扩大杨浦旅游的覆盖面和吸引力。三是创新营销,赋能产品升级。以塑造“杨浦,不一YOUNG”旅游品牌形象为核心,用好新媒体与社交平台。结合B站、小红书等平台特性,策划差异化的创意活动,以沉浸式内容传播推动旅游产品迭代升级,通过流量转化实现品牌影响力与产品竞争力双提升。
3、完善服务体系,塑造品质旅游新生态
一是拓展消费场景,完善配套服务。依托文旅消费月、旅游消费季等活动,探索“门票+购物”“门票+酒店”等联动促消费模式,大力促进假日消费、夜间消费、节展消费,拓展消费场景。完善旅游资源点位的周边配套,聚焦文博演艺、节展赛事、在线文娱等多元领域,联动区域高校、文博场馆、艺术空间,强化节展赛事的“点”与消费的“链”设计配套,探索消费新场景和新服务。二是打造特色街区,举办品牌活动。聚焦“文商旅体展”一体化发展,推动大学路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街区规划、整体运营、IP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缤纷节庆、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在街区共生,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消费新地标。继续办好上海旅游节杨浦区活动・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系列活动,联动商区、景区、校区着力打造区域高品质旅游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三是构建传播网络,深化品质感知。发挥好区互联网发展协会自媒体专业委员会的作用,通过专业化内容共创与分众化平台分发,形成圈层渗透效应;挖掘素人群体潜力,培育城市推荐官队伍,以生活视角分享杨浦的人情味和烟火气,全方位展示旅游配套服务细节,形成长效的传播动能。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旅游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