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六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A-08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在杨浦滨江举办百年工业历史回顾展的建议” 2021-07-22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杨滨江办 [2021两会] 3号

 

 


对区第十六届人大第六次会议

A-08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丁茉莉代表:

区人大第A-089号“关于在杨浦滨江举办百年工业历史回顾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办结合目前杨浦滨江开发实际情况研究讨论,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及关于“在滨江杨树浦地区举办杨浦百年工业历史回顾展,生动展示杨浦百年工业变迁历史”等建议,充分体现了您对杨浦滨江开发的高度关注和期盼,尤其在建议中提到关于“保留该地区有代表性的工业历史,将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独特的人文景观”等建议,符合杨浦滨江“文脉传承”的建设理念,十分具有建设性、专业性。

一、杨浦滨江百年工业的深厚底蕴与丰富资源

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是上海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区域,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最早的机械造纸厂”1882年建成的上海机器造纸局,“最早的工业自来水厂”1883年建成的杨树浦水厂,“最早的外商纱厂”1896年建成的英商怡和纱厂,“最多船坞的修船厂”1911年建成的瑞镕船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1913年建成的杨树浦电厂,“远东最大制皂厂”1925年正式投产的英商利华公司中国肥皂公司等。滨江一带绵延十数里的工厂区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具有时间早、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等特点,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区域内有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67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50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2处,杨浦区文物保护点42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占上海杨浦全区各类文物总数的60%以上。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7处。同时,现有建成博物馆6家。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保存良好、特色鲜明,见证“三个百年”光辉历程,承载新中国工业发展轨迹,并且大多由民族建筑师设计建造,在具备中西合璧文化风格的同时,彰显民族自强的精神品格,给予了杨浦滨江独特的空间载体,是城市记忆的重要承载,是城市发展的金名片。

二、抓住时代机遇生动展示杨浦百年工业变迁历史

(一)开展理论研究。组织专家团队对杨浦滨江延绵15.5公里岸线周边的工业建构筑物(包括工业厂房、工业码头)、工业设备、产业文明、工业精神进行历史研究、现状评估与特征要素进行分析、规划控制研究,并深入梳理、挖掘区域的历史、厂区和码头的演进过程、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以及背后的历史事件、人文故事等,为生动展示杨浦百年工业变迁历史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总结实践经验。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批示和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杨浦滨江围绕“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工业企业的转型,在近十年的实践中探索了一条工业遗产转化利用的道路,把记录着城市人文、精神气质的工业遗产建筑与空间保留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如,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原上棉十七厂)大片的锯齿型工业建筑已改建成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海制皂厂生产辅助区的原中压水解楼、污水净化池改造成为了“皂梦空间”展示体验馆等。永安栈房旧址双子楼正在进行修缮,将分别改造为世界技能博物馆和涵芬楼文化中心,其中涵芬楼文化中心未来也将引进美术馆功能,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毛麻仓库旧址成为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会场和艺术展览中心。原祥泰木行旧址改建成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并对外开放。

(三)创新展示效应。2019年9月底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已贯通并对外开放,贯通工程为进一步提升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服务、功能打开了巨大的空间。2020年9月25日,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首批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国仅有6处、全市仅有1处示范创建区入选。

下一步将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新杨浦滨江百年工业变迁的展示效应。杨浦滨江将以围绕品质提升为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依托区文旅局开展杨浦滨江历史文脉研究,尽最大努力不断挖掘杨浦滨江的工业历史和人文典故,并与市区多部门配合,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活动,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杨浦滨江岸线进行演绎或展示。

例如在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上分布了8个党群服务站,其中杨树浦发电厂驿站以“百年工运”为主线,充分展示了百年工人运动、杨树浦变迁、远东第一发电厂的前生今世,并在三层重点打造王孝和烈士纪念馆,采用实物、照片、口述、VR等展示方式纪念工人阶级在杨浦工业发展和红色工人运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既体现了对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定格和记忆,更展示了工人阶级在杨浦发展壮大的历史;电站辅机厂驿站以“百年记忆、魅力滨江”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杨浦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三个百年”的发展变迁。

此外,位于沪东工人文化宫的“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计划于今年“七一”前正式开放运营,将生动呈现沪东地区工人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史,通过展板、多媒体、实物等多种形式,回望建党前后、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前后等五个阶段的沪东工人运动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沪东地区涌现的“偶像劳模”黄宝妹、“人民教育家”于漪、“种子先生”钟扬、“卖菜书记”周灵、“中国云计算第一股掌门人”季昕华、将“工业锈带”打造为“生活秀带”的滨江公共空间项目组等36名全国和上海市劳模先进(和集体)代表的事迹风采。全面展现“杨浦百年工业”集聚的工人、工厂、工运历史底蕴和伟大历史贡献,传承红色基因。

在线上,联合人民网创立“人民·秀带直播间”,充分发挥党媒央媒的独特视角和传播力量,聚焦文物保护利用、生活秀带风貌和现代治理创新等,引发“专业思考与公众话题”,以视频和图文形式展示近代工业摇篮的新旧动能转化,在线传播“城市与建筑、水与岸、人与人、历史与未来”相互交融的工业遗产滨水博览带。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杨浦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处理好杨浦滨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延续好城市历史文脉,是我们的责任。感谢并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滨江地区开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的美丽滨江。

 

                                     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04月21日

 

承办单位地址:杨树浦路2086号3楼                                邮政编码:200093

承办人姓名:郑海洋                                       联系电话:1381684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