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第B019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4-05-20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动公开


 

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杨发改2024〕3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B019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宋轶涵代表:

您提出的B019号“关于进一步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 赋能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中小微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的代表建议对杨浦进一步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经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尼冰亲自牵头督办,区发改委会同区科经委、区规划资源局、区滨江办等部门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杨浦多年以来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小微企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从您的建议中,我们也认识到,杨浦中小微企业还面临着预期信心不足、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融资渠道不够通畅、数字化转型困难等问题。对此,杨浦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扶持,提振企业信心

1.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围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以《杨浦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立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指引》的出台为契机,加快完善“1+N+3”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框架。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开展产业专项政策研究、制订,确保政策接续发力,助力杨浦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持续减轻企业负担。一是贯彻落实好《上海市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条措施,从降低税费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和优化为企服务等五个方面为中小企业减轻负担。二是持续实施《杨浦区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公共就业服务、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展对口地区劳务协作等全方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帮扶。三是持续推进《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项措施落地,为民间投资畅通政策传导,拓宽资金来源,拓展业务渠道。四是贯彻国家、上海市要求,4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向中小企业倾斜,2023年我区400万元以上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小企业中标率达64.9%,今年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3.丰富产业载体空间。结合城市更新“六新”行动,因地制宜为中小微企业打造更为丰富的载体空间。一是加强规划研究,在滨江中北段等重点片区增加产业用地供给,结合片区更新和存量工业用地转型,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载体空间。二是在更新方案中统筹利用历史建筑遗存,设置创新产业功能,与中小企业需求相适配,形成差异化、可定制、丰富多变的办公产品类型,为企业提供办公、研发、交流、展示及其他配套服务的空间场所。

二、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市场公平

1.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优化营商环境7.0版方案150项具体改革举措,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品牌。一是坚持改革提升,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链。以世行全新评估体系为抓手,围绕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持续深化“十大领域”改革。二是推动助企聚能,织密全领域助力发展的服务网。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为导向,统筹全区各领域的服务平台,着力做实做优服务网络。三是促进监管提质,打造全方位护航发展的服务港。以监管就是服务为理念,打造全方位有尺度、有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四是推动产业强链,增强全要素协同发展的服务力。以做强产业链为目标,推动全要素资源融合、同向发力,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

2.畅通政企信息渠道。一是全覆盖开展政策宣传推介,依托随申办“企业云”杨浦旗舰店、“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网页和“上海杨浦”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线上发布涉企政策要点,让广大企业在“家门口”就能知晓政策;同时,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策服务宣传活动,积极扩大政策覆盖面。二是推出指尖上的政策“工具箱”,拓展区信易贷平台政策服务功能,对在有效期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并设置阅办联动、智能推送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便捷查询、直达快享的政策服务体验。三是主动“送政策上门”,加强企业走访,做好惠企政策的宣传介绍,了解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听取各类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解决企业困难。四是加强精准推送,实施首席服务员3.0,一对一开展政策解读及咨询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着力金融赋能,畅通融资渠道

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统筹各类金融机构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搭建各类科技金融平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核心科技创新,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接力式金融服务。二是持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出具有杨浦特色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创新金融产品奖补机制,完善科创保险支撑体系,深化知识产权相关要素市场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一是鼓励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适当降低审批门槛,建立健全提高风险容忍度、风险防控措施、专项尽职免责、绩效考核、代偿核销等方面政策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二是针对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建立“政府+银行+市场”三方风险共担的机制,探索建立区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区内商业银行形成敢贷、能贷的长效机制。

3.优化投贷联动机制。一是探索以“拨投结合”“招投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产业项目和企业予以支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银行及其投资子公司、国资等为科创企业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和参股跟投,并对优秀“投贷联动”创新金融产品的企业给予补贴。二是发挥区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概念验证中心、高质量孵化器和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机构发起设立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基金。

四、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场景

1.营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生态。一是打响“长阳秀带”金字招牌,谋划举办市级数字经济高水平论坛,持续举办“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特色沙龙品牌“浦江论数”系列活动。二是依托上海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赛博研究院、上海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等专业机构资源,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对接平台,通过主题沙龙、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头部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座谈交流,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源合理使用、数字产业赋能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三是推进大创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联动线上线下资源,打造“示范展示窗口+园区服务平台+公共空间地标”,为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共创数字化场景,展示数字化产品。

2.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一是引导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头部企业的平台功能和带动效应,开展“千帆起航·龙灯璀璨”千家企业上抖音、万户商家聚杨浦行动,政府搭桥、企业联合、市场运作,为企业拓宽市场,做大做强互联网电商产业链加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支持企业开展基于北斗、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创新应用,对带宽流量、精准定位数据服务、专业云平台服务等给予补贴将企业数据合规认证、DCMM贯标等企业数字化资质认证纳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通用通兑专项政策中鼓励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对有能力自行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中小微企业给予补贴。

3.支持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企业参与应用场景开发建设。鼓励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围绕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电商消费、在线文娱等领域,引导企业将创新成果在社区、园区、街区等落地示范应用。二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创新场景推出更多可看可及可复制的新亮点。加快推进大创智“数字孪生云上之城”“数字公园”等重点场景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更高效、快捷地获取企业服务和相关资讯,激发大创智街区活力,提升区域吸引力赋能园区经济发展。

再次感谢您为我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杨浦中小微企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根据您的意见建议,聚焦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链长制出台为契机发挥产业链分工协作效应,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路径,形成“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产业结构生态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产业空间生态,为中小微企业营造更暖发展环境,助力杨浦高质量发展。

 

 

                                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0

 

 

      承办单位地址:杨浦区惠民路800号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涂克环                             联系电话:2503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