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杨浦区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2-08-10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杨浦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1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1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我们紧紧围绕加快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这一主线,积极抢抓机遇,努力增收节支,突出保障重点,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算任务,有力地保障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11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645149万元,同比增长30.13%,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加上市级财力补助收入、调入资金400399万元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700万元,区级财力为1067248万元,同比增长25.8%;2011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031202万元,同比增长24.8%,完成调整预算的102.1%。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000万元,调出资金4730万元。
2011年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16万元。
(一)2011年区级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经济运行总体呈回升态势,全年超额完成区人代会确定的收入目标。各主要收入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增值税53212万元,同比增长13.17%。主要是经济增长带动影响。
2、营业税237651万元,同比增长25.83%。主要是企业销售增长因素。
3、企业所得税83023万元,同比增长42.19%。主要是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4、个人所得税50288万元,同比增长38.18%。主要是工资、薪金、解禁限售股转让收入的增长。
5、城市维护建设税31531万元,同比增长51.64%。
6、房产税25218万元,同比增长46.15%。主要是税务加强征管和部分企业集中缴纳入库。
7、城镇土地税2771万元,同比下降11.76%。
8、印花税10772万元,同比增长19.7%。主要是企业业务增长较快。
9、土地增值税48230万元,同比增长23.57%。主要是预征率的提高。
10、车船使用税3527万元,同比增长25.19%。
11、契税81372万元,同比增长46.13%。主要是原已出让的土地集中缴税。
12、专项收入107万元,同比下降16.39%。
1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9172万元,同比下降0.41%。
1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003万元,同比下降61.9%。主要是收储土地出租减少。
15、其他收入6272万元,同比增长125.17%。主要是道路挖掘费增加。
(二)2011年区级财政支出决算情况
2011年财政支出合计1031202万元,在预算安排中,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确保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制定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和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重点对区域创新创业载体项目等六个方面予以支持;认真实施科技企业“十百千”培育工程,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升科技园区综合实力;加大创新工场上海基地、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扶持力度。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民政事业、残疾人事业的资金需求和改善离退休人员待遇;增加养老床位、老年人助餐点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区域内困难群体帮困救助、高龄无保障老人的社会保障;促进无业、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支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职职工最低工资调整等民生政策。
3、促进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落实教育法定增长,保障教育校舍维修建设、教学设施更新以及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提高所需资金;对区中医医院、市东医院分院、控江医院门诊楼改建等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和预防保健经费等公共卫生资金的投入;落实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和运行、成功举办“上海之春”管乐艺术节、世界极限运动(亚洲站)大赛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4、全力保障公共安全。落实保障政法部门正常运行、装备配置提升、设备设施维护等支出,重点支持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加大高科技预警、消防设备配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提高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5、加强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安排实施城区综合管理“大联动”、创建示范道路、整治脏乱差道路、拆除违法建筑等资金;保障动迁配套房的购置;启动116街坊、152街坊A块等旧区改造工作,改善居民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区整体面貌。
(三)2011年基金决算情况
2011年,政府性基金完成收入567032万元,政府性基金完成支出546365万元,当年结余20667万元。基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宏观调控、新政出台等多种因素影响,土地使用权出让减少。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重点:一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434366万元,如已出让的176街坊、143街坊和334街坊等地块征地和拆迁补偿费,保障土地储备贷款利息及合同印花税等土地开发支出,安排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支出,计提城市建设支出;二是安排各类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培训支出82150万元;三是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4594万元;四是保障民政公益残疾人康复、特困残疾人解困支出以及体育设施、后备人才补助等支出。政府性基金收入按国家规定专款专用,结余资金以后年度滚动使用。
(四)推进各项财政管理工作
2011年,我们稳妥推进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与税务部门共同做好属地征管和委托征管的原市级企业政策落地和收入测算工作,及时、平稳移交契税征收工作;制定《杨浦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和《杨浦区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试行办法》,提高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制定《杨浦区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实施办法》,逐步清理积存在各预算单位的历年结余资金;组织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初步建立我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信息数据库;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行政机关公务卡推广工作,有效减少资金流转的中间环节;按照“制度+科技”的管理目标,完成本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提升监管水平;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推进“小金库”、乡镇财政性资金等专项治理工作,着力构建财政性资金规范使用的长效机制。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收支平衡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保障力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将积极应对,加强研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以及2012年下半年财政工作的基本安排
(一)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我们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预算,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强化收入组织、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上半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407925万元,同比增长2.30%,完成人代会目标的57.48%,加上市财政预拨补助收入176060万元,区级财力总计583985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460万元,完成人代会目标的15.59%,加上市财政预拨补助收入2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为82460万元。
上半年,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30%,增幅有较大回落,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销售明显下降直接影响房产及其相关行业对区级财政收入的贡献;二是“营改增”、中小微企业减负、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区级财政收入;三是去年高基数也加大了同比增长的难度。从产业发展情况看,传统工业增长平稳,税源基础稳固, 现代服务业增速加大,增长贡献凸显, 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将继续减少收入,因此,要完成下半年收入目标任务需要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付出艰苦努力。
区委对此高度重视,区领导亲自走访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共同研究促进企业发展,稳定区级财政收入的措施。区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市区各项财政政策,采取多项措施组织收入:一是加强对区级财政收入情况的分析研判。加强对目标责任制单位完成情况的分析研究,分行业梳理潜在税源,分税种开展税收自查和检查,强化欠税管理,做好经济因素、征管因素和政策因素对税源增减变化的分析,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对征管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前预警、及时上报,为区委决策当好参谋。二是优化企业服务质量。积极落实“营改增”试点等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完善我区产业扶持政策,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聚焦效应;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走访和调研,倾听企业需求,提高财政服务的针对性,鼓励企业“提升存量、做大增量”。三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市财政局安排,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促进科技企业发展;加强与区金融办等部门沟通,做好区内小微企业融资推荐工作,积极与对接银行沟通信息,着力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区级财政收入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任务。
上半年,财政预算支出执行着力突出年初明确的“三个重点”,完成公共财政支出513115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9182万元。具体体现在: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完成支出41280万元,占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比重8.04%。主要是落实张江配套资金、支持科技金融创新资金,落实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保障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和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的资金支持,支持区国资公司做大做强,加快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等杨浦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二是切实促进民生改善和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支出上半年完成160055万元,占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比重31.19%。主要用于保障教育投入, 深入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均衡,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困助学政策;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财政投入,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优先满足区域内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保障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等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和预防保健经费等公共卫生资金的投入,支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健康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确保健康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加大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确保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杨浦体育活动中心、区中心图书馆等改扩建项目,继续实施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群众性文化体育和精神文明活动蓬勃开展;落实区域内困难群体帮困救助、高龄无保障老人的社会保障,确保民政事业、残疾人事业的资金需求。改善离退休人员待遇,落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规范补贴发放资金;继续增加养老床位、增加老年人助餐点建设,不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无业、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支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落实2012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职职工最低工资调整等最新民生政策实施;启动101街坊、152街坊C块和963街坊旧城区改造项目,确保征收地块资金和房源需求, 支持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司发展,推进106街坊公共租赁房建设,扩大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覆盖面,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三是提高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水平。完成支出199417万元,占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比重38.86%,主要是落实长阳路辟通建设资金及中环线、闸殷路辟通,大连路绿地等前期动拆迁配套还本付息项目,支持平凉路和江浦路积水点改善工程,推进杨树浦港-虬江水系河道疏浚工程,提升老城区道路排水能力和河道水体流动能力;支持推进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深化城区综合管理,提升区域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财政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
上半年,根据区委九届全会精神和今年市、区财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我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推进“营改增”试点。开展政策宣传,加强跟踪分析,落实扶持政策,做好资金预拨付工作,及时反映面上试点情况。二是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工作。通过与区国资委积极沟通协调,试编完成2012年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三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充分调研,制订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两个主办法。四是推进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开展专题调研,完成我区国库单一账户改革方案。制订2012年度公务卡推进计划。五是启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制订2012年绩效评价计划,确定促进就业专项经费、预防保健经费和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三项财政性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试点,通过绩效评价促进财政性资金投向的不断优化。六是加大财政监督管理力度。通过采取分类划组、组织培训等措施,加强对13家政府性投资项目投资监理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对我区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自查;组织对教育、卫生系统的5个事业单位的2011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开展会计师审计试点;制作会计从业人员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片,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务犯罪预防能力。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以及市财政局的统一部署,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区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坚定做好财政收入工作的信心,冷静观察,未雨绸缪;要加强财政收入的形势分析预测,围绕年初区人代会确定的收入目标,在梳理原有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制定引导性指标,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要坚持服务与监管并举,积极涵养税源,防止税收流失;要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出让和功能性项目建设;要坚持招大引强,落实部门、街镇、园区的招商主体责任,确保项目落地、功能凸显;要加强部门联动、信息沟通,联手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实现年初确定的区级财政收入目标。
2、加大对一般预算支出的控制力度。进一步严格对追加预算的管理,压缩行政成本和一般项目支出,逐步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切实把好财政性资金使用关,确保各项支出取得预期效益。进一步加强财政预决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结余资金、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重大项目实行代建制,严格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投资控制,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管理,与审计、监察等部门协同配合,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堵塞漏洞,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
3、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国库单一帐户改革,加强宣传教育,按时开展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年底前在全区所有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区内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推行公务卡制度,制定区公务卡支付目录,明确规定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支出项目,减少不必要的支票和现金支付,配合区纪检部门对各事业单位公务卡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主办法的基础上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处置、配置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标准体系和配套制度。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查找财政支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预算调整与安排提供有力参考,逐步建立单位自评和财政部门考评相结合的制度。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区县财政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政府财政总预算、总决算公开,扎实推进部门预决算的信息公开,深化财政专项资金、“三公”经费的信息公开,规范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的质量。加大财政性资金监管力度,巩固乡镇财政性资金专项治理成果,发挥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的作用。以推进大中型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试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等为抓手,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内控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加强对创新型试点城区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上海市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和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加强对已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主要支持的六个方面,组织做好2012年专项资金的项目指南、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上报等工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