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C061号提案的答复 2024-07-31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局
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杨人社〔2024〕22号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C061号提案的答复
蔡永杰委员:
您提出的第C061号“关于应对35岁后中年失业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区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本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突出政策支持优先、重点群体优先、公共服务优先,聚焦35岁以上中年失业群体,不断强化基层就业服务功能,优化各类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服务举措,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二、提案建议答复
当前,部分“35+”人群确实存在失业时间拉长、就业难度增加的情况,就业面临一定的压力。区人社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落实市区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35+”就业困难人员服务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切实兜牢民生底线。2023年,杨浦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86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918人。
积极落实配套政策
根据市人社局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35+”失业人员可申请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023年,《杨浦区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本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与市级政策集成发力,帮助企业稳岗拓岗,全心全意帮扶重点群体。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符合条件的区级就业困难人员,可以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同时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对于确实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大龄失业人员,及时采取就业救助措施,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
强化求职能力培训
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及时回应“35+”失业人员就业服务需求,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与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共同开展“一对一”简历修改、面试指导等多种形式的个案辅导,优先提供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同时,动员各类培训机构、技工院校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广泛开展面向登记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指导“35+”失业人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拓宽就业途径,帮助他们“好就业”和“就好业”。
提升岗位匹配效率
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加强部门信息比对,及时开展联系对接和情况摸底,实施个性化帮扶和跟踪帮扶。结合就业援助月等主题活动,与区相关部门合作举行专场招聘会,设置符合“35+”失业人员的就业岗位招聘专区,定向推送就业岗位,并为大龄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现场咨询服务。部分街道“乐业空间”也不定期组织专门面向包括“35+”在内的大龄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并在有条件的居民区通过电子屏、楼组群、社区云等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和政策,将岗位送到求职人员“家门口”,促进“35+”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积极开展心理疏导
加强杨浦区24小时心理热线021-61230673及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杨浦接线点运营管理,随时随地为包括“35+”失业中年人在内的广大居民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清情绪,化解压力。同时提供实用的心理调适策略和职业发展建议,帮助积极应对失业挑战,重新找到自信和动力。区精神卫生中心还深入各个园区和社区,积极为职场人群提供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致力于满足职场人群的心理健康需求,使其更好地应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下阶段,杨浦将常态化推进“人人乐业”专项行动,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和登记失业人员跟进服务。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排摸“35+”失业求职人员就业需求和企业岗位招聘要求,形成个性化就业服务档案,调配市就业服务专家、区乐业导师、首席职业指导师团队,开展“门诊式”“会诊式”“上门指导”等专业化服务,着力促进人岗匹配,并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加强指导,提倡放宽招聘年龄限制,积极为“中年就业群体”提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郁懿磊 联系电话:2503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