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江路街道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19-04-09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更好地履行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属地管理职责,提升街道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人参与的社会新时尚,根据《杨浦区关于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街道实际,现制定2019年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综合治理、全社会普遍参与”理念,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加快“多代融合·平安宜居”美丽控江建设。
二、工作目标
街道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是: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覆盖格局形成;积极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街道61个自然小区达标率不低于90%;全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质量考评中街道名列前茅。
三、组织架构
(一)成立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陆志平,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鹏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佳担任常务副组长,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吴冬仁,党工委副书记孙宾,办事处副主任闵海莲、陈琳,人大工委副主任施晓利,办事处副调研员邵红光任副组长,成员由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管理办主任季强担任,房办主任王怿,网格中心主任冯森任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党建办、管理办、自治办、人才办、文化办、城管中队、房办、网格中心、综管中心、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
(二)各居民区建立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居民区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工作体系重点推进。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四位一体”协调机制。每两周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分析评价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指导和协调物业企业开展工作,加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
四、职责分工
(一)管理办负责,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协调、统筹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运行。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大联动会议内容,定期部署、通报、讲评;每月召开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听取推进情况、研究存在问题、协调相关工作,督促、指导责任主体落实各自责任。
(二)党建办负责,发挥居民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依托党建引领下“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指导开展居民区垃圾分类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导工作。发挥红色物业联盟平台作用,通过党组织力量把物业企业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提升物业企业高效配合、主动参与意识。
(三)自治办负责,指导居委会发挥居民自治功能,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业委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依托街道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工作者协会加强对业委会的工作指导,不断引导业委会成员的行为自律。
(四)人才办负责,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测评内容,作为年终考核优秀的考评标准。
(五)文化办负责,组建“绿色控江”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宣传督导团,凝聚志愿者骨干力量,做好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分拣员日常指导、评估,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进营区等“七进”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六)城管中队负责,开展2019年提升小区环境质量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对小区、沿街商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专项执法。
(七)房办负责,加强对物业公司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监督指导,定期检查物业公司生活垃圾分类履职情况,汇总上报相关数据。
(八)网格中心负责,完成新增26个“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和1个再生资源中转站的建设。对小区内投放点位及垃圾厢房的规范配置进行指导监督。制定《控江路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考评实施办法》,建立贯穿到底的生活垃圾分类考核体系及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对25个居民区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指导监督沿街商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九)综管中心负责,运用网格中心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加强对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开展实时监控巡查,对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投诉及时汇总和派单。积极尝试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融入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真正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全周期、全数据管理。
(十)司法所负责,大力开展《条例》普法宣传,结合即将出台的一批相关配套文件同步开展宣传,做到有普及教育,有答疑解惑,有规定上墙,强化居民法治理念。
(十一)各居民区负责三项工作,一是撤桶并点,4月15日前,所有小区按规范要求配置垃圾桶,辖区内垃圾投放点减少到150个左右;二是分类提纯, 4月底前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不低于60%,切实提升干、湿垃圾投放准确率和纯净度;三是环境美化,各小区于5月底前规范设立临时垃圾投放点,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无主垃圾产生;物业公司加大巡查力度,做到每一件大件垃圾来源可查,确保小区地面及垃圾厢房整洁。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五有”标准,源头抓起。居委会要严格按照“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之、有物流去向、有统计台帐、有分类实效”五有标准,在4月30日前,所有设施设备规范配置到位;在5月上旬前,完成居民入户告知,规范化推进工作。坚持从每一户家庭源头减量、源头分类抓起,要突出分类指导员、分拣员的作用,通过分类指导员的“既动口又动手”的言行示范指导,逐步改变居民的投放习惯。严格实行“不分类,不收运”。6月1日前全街道做到“定时、定点、定类”投放。
(二)机制联动,奖罚分明。组织管理办和城管执法中队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对于垃圾投放仍我行我素,拒不分类不配合的人员进行督促提醒,直至处罚。表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做到表扬一批,带动一片。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垃圾分类,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要把垃圾分类与文明城区创建、美丽家园建设、“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逐步使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思维变成新时尚,养成“进家庭、进头脑、进生活”的新习惯。
六、保障机制
(一)信息通报机制。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向各成员单位发放或推送市区两级相关工作信息,各单位联络员每周向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工作信息及典型案例。
(二)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日常工作的监督巡查,重点加强对各项分类推进工作进度及工作实效的督查,居民区党组织要对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分拣员进行日常监督、指导、考核、评估。针对小区垃圾超标实行收费,将无主垃圾超标等计入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指标。
(三)激励评优机制。在辖区内评选垃圾分类达人,垃圾分拣员“每月之星”等评选活动,在控江“多代屋”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