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 2022-01-28
杨建委﹝2022﹞7号
关于转发《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
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为全面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强化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措施,指导科学精准应对疫情,切实维护邮政快递业安全稳定运行态势,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制订了《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现转发给你们,请纳入各单位防疫工作,共同指导督促企业参照执行,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2年1月27日
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月28日印发
(共印17份)
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处室、派出机构,市邮政分公司、各主要品牌快递企业: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决策部署,以及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强化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措施,指导科学精准应对疫情,保障寄递服务通畅,结合本市邮政快递业实际情况,特制订了《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加以充实、细化。
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10日
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屏障,建立健全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保障寄递服务畅通,确保本市邮政快递业平稳运行。
1.2编制目的
根据《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试行)》、《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加强版)》等规范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行业实际编制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突发疫情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 实事求是
根据本市各辖区疫情发展需要和管控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和寄递服务保障工作,防止“一刀切”和简单化。
1.4.2 科学精准
科学研判疫情发展形势,遵循客观规律,精准制定行业疫情防控和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措施,着力优化流程,全面提升工作效率,精准做好行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1.4.3 统筹协调
统筹谋划行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既要防止疫情通过寄递渠道传播扩散,又要保障重点物资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物资运递。
1.4.4 协调联动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协同各派出机构,统一部署调度,做好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工作合力,切实保障寄递服务需求。
2组织指挥体系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成立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及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员,负责统筹指挥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管处,负责日常协调、组织调度和应急管理等工作。
各寄递企业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由上海公司负责人任疫情防控专班负责人,由疫情防控工作专项负责人任疫情防控专班联络人,具体负责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工作,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准确应对、规范处置。
3预防预警
3.1预防
各派出机构要按照预防和应急并重的要求,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寄递企业的安全监管,维护寄递渠道安全畅通,保障邮政业安全稳定运行。
各寄递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健康素养,确保从业人员知悉防疫要求,具备个人防护意识,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3.2预警
各派出机构要及时了解各辖区寄递企业处理场所运行、网点营业、邮件快件存量、人员在岗数等情况,评估行业受疫情管控影响,积极向市疫情防控办及联防联控机制反映行业运行实际情况,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密切跟踪疫情形势,确保发生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
4工作职责
4.1落实防控措施
相关寄递企业要按照本市疫情管控要求,认真落实市局制定的《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规范(加强版)》等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4.2防疫物资储备
各寄递企业要储备充足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和洗手液等。按照每工作4至6小时更换一次口罩的频率,定期为从业人员免费分发口罩,确保防疫物资发放到一线从业人员手中。
4.3开展涉疫处置的情景
发生以下涉疫突发事件,各派出机构与寄递企业要配合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市疫情防控部门做好应对处置:
(1)从业人员确诊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以及被明确为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
(2)涉疫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接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等人员)在相关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在处理场所、运输工具内处理邮件快件;或曾在营业网点和处理场所有其他活动的。
(3)有明确信息接触、转运涉疫邮件快件的。
(4)有营业网点在中高风险区域内的。
(5)市政府以及市疫情防控办通报的其他情形。
4.3.1 邮件快件涉疫突发事件
(1)“停”。第一时间停止涉疫和中高风险地区相关企业寄递服务运行。配合市疫情防控办实行封闭管控,营业网点、处理中心等生产经营场所立即停止生产操作,相关从业人员立即原地隔离,迅速对密接人员和次密接人员进行排查,相关邮件快件立即原地封存,避免人与人、物与物接触,防止疫情通过寄递服务渠道传播。
(2)“消”。立即协调配合市防疫部门对涉疫和中高风险地区相关生产经营场所、运输工具、装备工具、邮件快件进行全面消毒,按照地方防疫部门要求配合做好对密接人员和次密接人员的疫情排查、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生活服务保障工作。
(3)“查”。迅速按照地方防疫部门要求,对可能受到病毒沾染的邮件快件进行详情查询、追踪拦截、检测隔离等工作。建立健全寄递供应链全链条、可追溯信息管理体系,当发生涉疫邮件快件后,确保迅速通过数据反向脱敏追查涉疫邮件快件相关信息,报告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对涉疫快件进行溯源排查和无害化处理,及时通报快件目的地。
(4)“保”。涉疫和中高风险地区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经市疫情防控办确定为安全,在市防控政策允许范围内,有序做好恢复生产和寄递保障工作。
4.3.2 从业人员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突发事件
(1)发现确认或疑似病例的,立即强制安排该从业人员离开岗位和现场,按照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做好人员隔离和场地消杀工作,并开展人员接触史追溯工作。
(2)所有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均进行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报告所在社区、单位或居住酒店,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3)在营业场所配备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测温仪等安全防护用品,并加强对生产办公场所、运输车辆、邮件快件做好通风消毒和人员体温检测等防疫指导。
5信息报告
5.1报告程序
突发疫情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如实向市疫情防控办及其有关部门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感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漏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漏报、谎报。同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确认,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随时向属地疫情防控办及其有关部门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突发疫情事件报告流程
5.2报告内容
(1)突发疫情事件发生的企业、营业点或网点名称。
(2)涉疫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接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等人员)信息。
(3)邮件快件信息。
(4)运输车辆信息。
(5)中高风险区域内网点信息。
(6)处理场地信息。
(7)相关收/寄件人信息。
(8)其他应当报告的内容。
6激活应急机制
6.1加强统筹协调
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决服从国家疫情防控大局,充分发挥行业“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方面的“先行官”作用,及时做好信息报送与工作指导,统筹谋划行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
6.2成立工作专班
突发疫情事件发生后,相关派出机构和寄递企业要根据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安排,立即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后勤保障,按照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积极应对疫情和做好寄递服务保障工作。
6.3保障机要通信
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做好工作衔接,着力保障邮政机要通信和党报党刊投递,确保服务有序运行,并及时向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相关情况。
6.4反映运行状况
相关派出机构要及时了解辖区企业处理场所运行、网点营业、邮件快件存量、人员在岗数等情况,评估行业受疫情管控影响,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及联防联控机制反映行业运行实际情况。
6.5做好值班值守
相关派出机构和寄递企业要实行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密切跟踪疫情形势,确保发生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
6.6设置临时转运场所
一旦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异地分拨、就近分拣等方式,及时启动运行,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基础上,确保进出管控地区各类邮件快件有序中转。
6.7及时调整流量流向
相关寄递企业要密切关注所在地区疫情发展形势,在地方可能采取相关管控措施前,及时调整寄往该地区邮件快件的流量流向,避免因管控措施造成邮件快件大量积压。同时,努力消化原处理场所邮件快件,有序安排投递或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