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A-07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2-07-14

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A-07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张亮代表:

您提出的A-070号“关于改善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区域交通出行问题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收到代表建议后,我委高度重视,立刻组织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专题研讨,围绕您的建议,认真梳理研究,并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宝山区沟通对接、了解情况。

湾谷科技园处于杨浦区西北部地区,毗邻铁路南何支线和何杨支线的编组站,与宝山区接壤。受铁路南何支线和何杨支线包围影响,形成对外交通屏障,客观上造成新江湾城地区的交通区位整体较弱,难以与周边形成通达的路网结构。

您建议的逸仙路高架东侧增设长逸路下匝道、军工路高架增设国权北路定向匝道、拓宽何家湾路、政涟路(北段)、国江路建设等均为宝山区范围内工程,经与宝山区了解,长逸路下匝道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已于2020年获批(沪发改城〔2020〕55号),该项目已列入宝山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军工路高架在淞沪路、国江路(国权北路)分别设置上下匝道;国江路(国权北路)连接军工路已列入宝山区重大工程,正加快实施。相关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方便湾谷科技园区及周边市民快速集散。

为切实缓解湾谷科技园区周边交通出行,2019年,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我委会同市区相关部门多方合作,条块结合,针对新江湾城湾谷园区紧邻轨道交通3号线淞发路站,但被铁路阻挡,需要绕行3公里才能到达的情况,协调宝山区、铁路部门等开放国帆路跨铁路人行通道,实现乘轨交从绕行3公里变为步行400米的目标,有效改善周边市民的出行体验。

在持续推进完善区域路网方面,完成区区对接小吉浦桥,打通殷行路与宝山区何家湾路的衔接瓶颈;协调市城投置地加快新江湾城北部多条区区对接道路建设,推进政涟路(南段)、绥芬河路开工,计划今年完成,持续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会同宝山区共同完成国权北路改建工程,全线实现双向4车道,有效缓解南北向交通压力。

在优化交叉口渠化和信号配时方面,区交警部门立足周边交通管理实际,根据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区周边道路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对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的及时调整;并积极争取市交警总队支持,研究部分有条件的路口实施渠化的可行性。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交通安全动态隐患清零”以及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等工作,持续做好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区域周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在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面,针对湾谷园区周边公交服务薄弱的问题,一是探索推出“定制巴士”,定制巴士的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充分听取了社区居民、湾谷园区和校区等群众的意见。同时结合大调研,我委多次组织召开公交出行需求大调研座谈会,联合市交通委、运管处、新江湾城街道、巴士集团、同济大学专家等多个单位一起走访居民和公交线沿线区域,根据乘客需求对招呼站进行动态调整和增减,有效改善市民乘坐公交的出行体验感。二是在园区周边增设“出租车候客站”。落实市政府实事项目,会同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热力图对比析,在园区周边新增一处出租车候客站,开展专题工作会议,会同区公安、区交通中心等部门成立专项建设联络组,共同推进工程建设,完善信息化,结合“申程出行”平台向乘客提供巡游出租汽车预约服务。三是结合轨道交通10号线国帆路站,50米内新增港湾式公交站与多处非机动车停放点,实现轨道交通、常规公交、非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模式无缝衔接,提升市民出行的体验。

感谢您对杨浦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2年613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新浪微博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