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B-13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4-04-25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杨市监局提〔2024〕17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第B-13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张衡代表:
您提出的B-131号“新形势下杨浦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构建的建议”的代表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水产品是居民摄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是平衡营养膳食结构的必需品,在大食物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3年,我区水产品共抽检390批次,其中合格374批次,不合格16批次,合格率95.90%。不合格产品主要是淡水鱼,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恩诺沙星等兽药残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下,我区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抽检等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靶向治理,强化监管执法力度,加强水产品经营者监管。针对消费者对水产品来源以及是否符合安全的疑虑,重点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要求经营者在水产品采购、销售过程中做到索证索票齐全,进货台账完整。严禁销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品种的通告》中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水产品品种。
(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各环节开展抽检工作
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计划抽检食用农产品2600批次(其中市级任务1450批次,区级任务1150批次),达到杨浦区每千人2件,以水产品、禽畜肉以及不合格率较高的农产品为重点抽检对象,并结合每年《重点食用农产品清单》有针对性地对鳊鱼、鲫鱼、牛蛙、梭子蟹等不合格率较高的水产品开展抽检。抽样场所涉及流通和餐饮环节,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街边菜店、生鲜超市、各大餐饮企业等,做到场所全覆盖。抽检品种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检验项目主要以兽药残留和重金属为主。区卫生健康委针对动物性海产品、双壳贝类等食品进行采样监测,如检测出问题样品或不合格样品,将形成专报并且进行扩大采样进行溯源,同时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反馈,控制问题或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区市场监管局定期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预警交流,每季度与承检机构沟通交流,根据全市水产品抽检情况,动态调整抽样计划,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检工作。抽检结果将第一时间在区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不合格情况也会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通报到上游所在的市场监管部门,形成闭环,防止不合格水产品流入市场。
(三)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以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讲座“进社区”等活动为载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例如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学校食品安全知识、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预防知识、食养与食品安全等,引导公众尊重科学,理性对待水产品,特别是海产品。深入开展“你点我检”活动,根据消费者提出的食品品种及检验项目,按照监督抽检程序进行抽样检验,靶向服务消费者,提高食品监督抽检有效性。区卫生健康委已在《大众卫生报》中发表了《饮食讲方法,科学面对“核污染”》主题文章。区商务委配合区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大型商超、标准化菜场内的水产品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加强与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理念,提升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提振水产品的消费信心。二是日常监管与宣传相结合。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在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整治行动中,监管干部积极向水产品经营单位宣传《食品安全法》《上海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违法典型案例,督促经营单位加强自律,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治理。主动公开准确、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同时,通过广泛科学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管理,塑造风清气正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四是维护水产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检查和抽检力度,进一步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经营者水产品安全意识,促进水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加强水产品产业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水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认知度,鼓励公众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共同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25日
主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 邮政编码:200082
主办人姓名:赖海蓉 联系电话:250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