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02-06

 杨府发〔20127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2011823日区政府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发展

“十二五”规划

 

20081月,杨浦区政府公布的《上海市杨浦区“十一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中正式明确了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是“沿大连路规划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研发集聚区”。

“十二五”时期是杨浦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既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未来五年及较长时期该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区域情况

大连路副本-2(一)位置与范围

本规划的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位于杨浦区西南角,是杨浦区最紧邻陆家嘴——外滩核心CBD的地区,四至边界为:控江路-打虎山路-周家嘴路-许昌路-茭白园路-怀德路-长阳路-通北路-平凉路-大连路。该区域占地面积约为  1.46平方公里。

根据发展现状和建设时序,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其空间布局分为北部(周家嘴路以北,控江路以南)、中部(周家嘴路以南,长阳路以北)、南部(长阳路以南,平凉路以北)。从现状来看,北部地区属基本建成区域,中部地区属在建区域,南部地区属未来重点建设发展区域。

(二)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内:北部已建成具有商办功能的的楼宇为贵人大厦、五环大厦、众合金融大厦和海上海;中部已建成吸引总部研发企业入驻的商务载体有西门子华东地区总部、北美广场、荣广商务中心、摩卡大楼和瀚海明玉大酒店,拥有该地区商业配套的宝地商贸广场正在建设中,都市型产业烟草技改项目的建设也将为集聚区的发展增添后劲;南部平凉西块正在实施旧区改造,部分地块的动拆迁已完成,主要的配套设施为大连路绿地、市东中学等。

(三)经济运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西门子华东地区总部、德国大陆、安莉芳等相继入驻该区域,以西门子上海中心、北美广场为代表的功能性项目相继竣工;平凉西块的旧区改造为该区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大连路区域的经济运行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四)区位交通

从道路交通看,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距外滩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均为4公里左右。

从公共交通看,轨道4号线、12号线(在建)经过集聚区内,集聚区北面紧邻8号线。其中4号线可便捷到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8号线直达人民广场,在建的12号线经北外滩航运中心与市中心相连。

二、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建设“四个中心”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机

上海加速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四个中心”建设,为服务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金融、贸易等高端商务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高端服务业的加快集聚,对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发展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2、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科技部批复中明确指出:“将在项目、基地、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上海也先后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从而吸引更多高端服务资源要素向杨浦集聚,提升服务业层次和能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城区形态向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各方对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支持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3“五大功能区”建设对跨越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根据杨浦区总体布局,实施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也被列入其中,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营造服务创新主体、国际化引领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社区人文环境和创新氛围,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自主创新和人才集聚,推动该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4、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禀赋优势较为明显

杨浦区域内14所高校、150家科研院所以及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教资源和丰富的科技人才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支撑。

(二)挑战

1、商务办公的配套资源不足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综合配套不足,缺少打造总部集聚区的商业配套和白领公寓。截至2010年底,在集聚区南部的配套商业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

2、后续商办开发资源缺乏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面积1.46平方公里,按规划测算,以现有可开发的建筑面积减去必要的商务配套面积(取商办建筑面积占总量的20%),剩余可开发商务办公建筑面积不足55万平方米,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集聚效应,面临竞争压力巨大。

3、开发成本较高

目前,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开发成本不断趋高已成为继续推动土地开发利用和引进总部型企业的主要瓶颈。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土地价格已达历史顶端,高昂的开发成本拖延了该区域土地开发的步伐,对产业发展和能级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发展主线,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先行先试,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功能建设应将战略定位、区位禀赋、产业规划和城市功能四者有机结合,按照“融合”和“引领”的指导思想构建起集聚区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

(一)融合

1、战略融合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应与杨浦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发展战略融合。杨浦区整体发展战略为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提供方向和依据,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是创新中国成立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战略的重要功能性区域。

2、区域融合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将注重与滨江发展带的衔接,在产业功能、商业配套方面加强互动,同时立足于为杨浦区提升商务功能及商务资源档次,为浦东新区新一轮产业布局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城市中心新的空间,为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管理总部的办公区域;为上海制造基地提供企业总部的办公区域,为长三角区域的国际国内企业提供办公楼宇和研发、管理、分销基地。从而使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成为上海东北部地区的主要高档商务区,成为上海连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产业节点和枢纽性商务区。

3、产业融合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应注重二、三产业的融合、都市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总部经济与高端商务配套相融合,先进制造业的研发与服务业的提升相融合。

(二)引领

1、引领发展能级的提升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产业导入及招商对杨浦区“十二五”发展至关重要,应对全区产业发展能级的提升起到引领作用。

2、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将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建成上海市低碳商务区的典范,后世博最佳实践区的典范,区域产业招商资源整合的典范,服务全国经济的典范,与长三角地区主要制造业基地形成产业政策联动的典范。

3、引领高端人才的集聚

优秀人才的导入直接影响区域产业功能的实现。集聚区应在商务办公、商业贸易和常住性三类人口流动中导入大量高端人才,对杨浦区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起到引领性作用。

4、引领服务和品质的提高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需在规划、建设、商业商务环境等各环节打造高端品质和高端服务,对杨浦区商务品质和服务起到引领作用。

四、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积极推动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建设,加快土地的拆平和出让,加快载体的建设和项目的引进,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将成为面向长三角,对接浦东,初步具备国际化引领、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配套完善的人文环境和创新氛围,初步建成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汇集的总部研发集聚区,成为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创新、创意、创业和工作、生活、休闲的理想栖息地。

五、功能定位

(一)企业集团的管理总部

1、成为陆家嘴扩容的主要方向之一

根据陆家嘴扩容方案,目前陆家嘴地区企业总部有外移和独立建造办公楼宇的倾向。杨浦区积极争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使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成为陆家嘴扩容的主要方向之一。

2、满足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在上海建立总部的需求

目前长三角地区上市企业超过400家,95%以上的企业在上海建立了销售总部,但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和管理总部的企业为60%左右,其余分布在上海周边其他城市。因此,研发总部和管理总部进入上海仍有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对资金和技术需求较大的上市企业在战略发展中挺进上海有很大的意向。

3、重点推进欧美企业入驻大连路总部集聚区

以西门子华东地区总部、德国大陆等外资企业总部落户杨浦为基础,以加大引进欧美企业总部为拓展方向,打造适宜欧美企业入驻的商务配套环境,重点推进欧美企业在大连路的进一步集聚。

(二)企业集团的研发总部和类金融机构

1、重点吸引集团研发总部

以“上海国际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和烟草技改项目的建设和加快推进已入驻该区域的企业总部发展为契机,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的境内外企业的研发总部,充分发挥研发总部的技术溢出效应,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2、加强与浦东等地区企业总部的合作

目前浦东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有350多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100多家,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00亿元。浦东金桥开发区正面临着产业梯度转移,一批制造企业将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同时其生产性服务的范围将从为本集团服务扩展到为全行业服务,这对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发展是一个极佳的机遇,应加强合作,联动发展。

3、吸引类金融机构

在积极建设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汇集的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同时,加快优化商务环境,吸引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资产评估、典当、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落户功能区。

(三)时尚创意设计总部

长三角是我国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目前众多生产企业正在经历着从贴牌生产(OEM)向委托设计制造(ODM)和自主品牌制造(OBM)的转型过程中,新产生大量的时尚品设计需求,上海提出打造“国际时尚之都”正是为了抓住这个转型机遇。

近年来,随着杨浦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设计产业已成为区的支柱产业,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国际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已落户杨浦,为企业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创造了条件,并将进一步加大杨浦区设计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对大连路来说,紧邻时尚高地——外滩,应充分发挥闹中取静的优势,加强与滨江发展带的联动,营造能够激发设计师创意源泉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重点培育和发展时尚创意设计的国内外企业和集团。

(四)人才培训总部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发挥杨浦的高校优势和上海拥有跨国公司及众多大企业的丰富产业资源优势,依托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等一系列载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和提升人才培训总部的功能。通过零距离上岗的培训手段、实践导向的培训体系、产学一体的培训模式等,积极打造公共实训基地,协助总部企业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训平台,构筑人才服务体系,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都市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的技术、工艺、管理等各种人才提供针对性的培训等服务。

六、空间布局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从空间布局来看,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部分。周家嘴路以北,控江路以南为北部地区,该区域面积约为0.46平方公里;周家嘴路以南,长阳路以北为中部地区,该区域面积约为0.54平方公里;长阳路以南,平凉路以北为南部地区,该区域面积约为0.46平方公里。(详见图1

(一)北部地区

北部地区属基本建成区。“十二五”期间要注重优化整体商务环境,为入驻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调整海上海等商务楼宇的配套设施布局和业态设置,重点是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同时要提高入驻企业门槛,提升商务品质,推进区域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拥有较多的新建和在建项目。“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进北美广场、西门子上海中心等楼宇功能性项目的落地,加快在建项目的外立面、绿化等形象建设进度,打造高端商务载体,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不断提高对区域的贡献度,新推进的项目为宝地商贸广场(30街坊)、文通集团(31街坊)等。

(三)南部地区

南部地区为重点建设发展区域。“十二五”期间主要以平凉西块旧改为契机,加强与滨江发展带联动,不断完善规划方案,尽早启动2223街坊等功能性项目的建设,大力开发商务区地下空间资源,不断完善商务配套等建设,充分考虑商业办公楼宇、商务型住宅、商业休闲设施、生活设施配套的载体建设比例,优先发展符合总部研发集聚区功能的整体系统性的开发建设。

2018-12-14_163320

1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从空间布局图

七、保障措施

(一)规划先行,实现全局的超前思考和统筹安排

根据杨浦区重点推进“五大功能区”的城区总体布局,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管理机构,完善数据统计监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鉴于目前该功能区后续商办开发资源较为缺乏,今后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土地用途向商办及科技研发总部用地倾斜,尽可能调整或减少住宅用地,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营造服务于高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社区人文环境和创新氛围。在不能扩大规划区域范围的前提下,以立体规划理念推进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在整体提高区域的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前提下,在相对较小的地理半径内实现与功能区相适应的功能配套,并在后续开发的项目中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低碳技术的应用。如对地标性建筑物按照功能进行垂直开发,由上至下形成若干层分区,分别作为酒店、公寓、企业总部、专业服务业公司、商铺、交通等功能性设施,形成杨浦区的城市综合体。同时,要注重营造商务中心的文化气息与人文理念,周边地块作为设计企业总部大厦、独立总部、酒店等功能性载体。另外,注重公共空间的利用,增设自行车便道、免费自行车租赁点等,并启动停车诱导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二)聚焦政策,加大针对性的扶持和服务力度

上海出台并继续完善了《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等一系列具体优惠政策措施,涉及财政扶持与奖励、出入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货物进出口通关便利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环境,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运营环境。此外,杨浦在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过程中,设立的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专项资金,要积极争取政策和扶持资金向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总部企业倾斜,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三)创新机制,重点引进欧美地区企业总部入驻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延伸招商引资的渠道和网络,创建富有特色的海外制造企业研发总部聚集区,注重发挥相关委办局和街道的优势,加强招商引资与项目载体建设的同步性和协调性。重点引进以德资企业为代表的欧美总部型、头脑型企业总部。在已建立的区海外联络处工作机制、聘请海外经济顾问等基础上,加强与欧盟等驻上海办事处的联系,定期举办“欧洲企业在杨浦”等推介活动。适度增强区属国资企业对集聚区功能性项目开发的参与度,加大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力度。

(四)加强联动,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整合

紧抓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机遇,在国家新一轮的发展中有所作为,以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为核心,快速集聚产业资源。加强与长江联合发展集团等公司合作,在其所得到市政府授权的“上海市产业转移服务中心”平台上进行运作,并加入其庞大的企业运作体系;继续完善与海安等异地合作模式,通过与外省市,特别是与产业用地资源丰富的长三角资源的整合,采取联合招商、优势互补、利税共享的原则,重点引进若干家行业内有影响、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国内上市企业集团。

(五)有序开发,完善商务配套的合理配比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建设应从建设上海东北部总部研发集聚区和国际化商务集聚区的角度进行规划,有序合理开发,注重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用途的合理配比。考虑到控江路商圈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商业配套设施,对大连路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因此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商业、餐饮和娱乐等要进行适度的配比。在商办建筑面积中,着重考虑办公和商业面积的比重,建议办公用途的建筑面积控制在80%左右,商业、餐饮和娱乐用途的建筑面积控制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