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关于做好2006年本区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的通知 2008-11-29
索引号:YA1901000-2008-00273
发布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分类:政府公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06年本区元旦春节期间
帮困送温暖工作的通知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杨府办发〔2005〕43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
2006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排好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关心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节日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节日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现就做好2006年本区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知识杨浦、构建和谐城区为目标,从维护杨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广泛开展社会帮困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使全区的困难家庭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二、工作原则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的总体要求,本区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要围绕“知识杨浦、和谐城区、爱心涌动、温暖万家”的主题,突出“五个注重”。一是注重凸现和谐主题。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贯彻“一线工作法”,通过节日帮困送温暖的特定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注重雪中送炭。要以解决本区困难群众迫切需求和实际困难为目标,在对困难对象进行普遍救助帮困的基础上,对重点帮困对象进行必要的政策聚焦,着力解决他们在医疗、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三是注重营造氛围。各级党政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机关党员干部更要率先垂范,积极投身到结对帮困活动中去,进一步深化“双千”活动,大力倡导慈善互助,形成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和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四是注重统筹协调。要坚持“一口上下”的运作机制,依托各街道、镇的救助帮困工作平台,统筹政策资源和信息,构建全覆盖的帮困送温暖网络,切实做到“主动帮、不遗漏、少重复”。五是注重情系灾区群众。坚持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开展“冬衣暖人心”主题募捐活动,帮助灾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顺利安全过冬。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困难对象。元旦、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要在面上普遍帮困的基础上,把因患大重病或长期患慢性病、医疗支出过大,影响基本生活的困难人员,子女就学有突出困难的对象以及传统帮困对象、困难老人和残疾人作为救助帮困的重点。
(二)丰富帮困工作内容。要不断丰富帮困送温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困难对象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既要坚持上门走访慰问,又要组织困难群众融入社区活动和社区生活;既要送帮困金、送实物,又要送技能、送岗位,引导困难家庭通过劳动就业解决困难,同时还要送服务、送慰籍,广泛开展冬季助浴、问候谈心、免费医疗服务、节日结对同乐等活动,合理配置帮困资源,实现帮困工作的整体效应。
(三)创新帮困工作机制。要创新帮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和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倡导,加大社会捐助力度,采取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救助帮困资金渠道,营造社会广泛参与、人人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四、帮困送温暖活动的主要措施
(一)区民政部门牵头,重点做好对低保对象和生活有突出困难群体的帮困送温暖工作。对民政传统救济对象和退休早及退休金偏低的无子女“一老养一老”家庭,给予一次性200元节日补助;对民政福利事业单位中集中供养对象,给予每人60元的一次性节日补助;对存在御寒困难的对象(主要是“三无”老人和社会困难户),给予御寒实物补助。对现行医疗救助政策暂未覆盖或者患大重病经医疗救助后仍有突出困难的对象,给予一次性200—500元的临时医疗补助;对全区低保家庭按户发放一次性节日补助,用于购买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开展对困难老人的“冬季助浴”活动。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冬衣暖人心”主题募捐活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全区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干部带头捐助棉衣被,积极支援灾区和贫困地区困难群众。
(二)区劳动保障部门牵头,重点做好对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帮困工作。对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做好对失业困难人员的节日慰问工作;根据有关政策,对双失业家庭中的重病住院人员,给予生活费补助和医疗费补助;继续加大促进就业力度,通过送技能、送岗位等形式,缓解困难群体的就业困难。
(三)区教育部门牵头,重点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困送温暖工作。做好2006年春季教育救助的落实工作,建立与民政部门的教育救助联动机制,切实落实各项教育救助政策。
(四)区卫生部门牵头,重点做好社区内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帮困送温暖工作。针对本区5860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离休干部开展一次免费上门医疗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点的载体作用,为困难群众开展一次节日义务医疗服务。
(五)区总工会牵头,重点做好对困难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帮困送温暖工作。组织100家工会组织与转制企业困难职工结对,提供助困、助学、助岗等帮困活动;向200名转制企业重病特困职工每人赠送一份价值500元的医疗帮困卡;走访慰问100名转制企业的困难职工、转制企业的生产自救带头人和生活有困难的劳模、先进;为54名转制企业困难职工子女免费订阅一份文汇报;对12993名支内支疆退休回沪定居人员及异地安置离退休干部发放节日补助和一次性特困补助;对困难退休职工进行节日慰问。
(六)区残联组织牵头,做好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节日期间的帮困送温暖工作。开展“扶残助残春雨行动”,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学生或残疾人子女(高中阶段)发放助学金;为困难康复对象发放康复服务优惠券;为重残无业、失业、一老养一残、一户多残、大病重病家庭中有特殊困难的对象发放生活困难补贴;各街道、镇“阳光之家”节日期间要做好辖区内智障人士的服务工作。
(七)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门牵头,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本区城镇离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工作。
(八)区医保部门牵头,做好为重点困难对象的医保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各街道、镇医保事务服务点的作用,重点关心辖区内患大病、重病困难群体,为其办理医保事务提供服务。
(九)各类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团体牵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帮困送温暖活动。
市慈善基金会杨浦区分会要加大慈善助困力度,对本区1000户特困家庭给予一次性节日补助。组织好“蓝天下的至爱”新年万人上街慈善募捐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推出“爱心套餐”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助学、助医、助老等活动,大力倡导慈善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区红十字会要组织开展“千万人帮万家”帮困活动,为全区孤儿每人购买一份健康保险,并为他们举办迎春团圆会;为1000户因病、因灾致贫的困难家庭每户给予一次性500元的节日补助。
区妇联要组织开展对全国和市“三八红旗手”中的困难对象和特困儿童、孤儿的帮困慰问;对患妇科重症的贫困妇女给予医疗补助。
团区委要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对100名困难学生提供每人200元的助学帮困;并继续组织好200个团干部、“共青团号”集体与困难青少年的“一助一”帮扶工作。
(十)各街道、镇社会保障委员会牵头,认真组织协调辖区内的帮困送温暖工作。要重点排摸、掌握辖区内的各类困难对象信息,充分运用社会救助“一口上下”的运作机制,整合各类救助政策和帮困资源,充分发挥各街道、镇帮困基金的作用,有针对性地采取救助帮困措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问题,确保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帮困送温暖工作机制。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以民政牵头、部门配合,依托社区、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帮困救助的协调,整合帮困救助资源,切实把帮困送温暖工作落到实处。区有关职能部门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帮困救助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完善对困难群体帮困救助的长效机制,使帮困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困工作。区各宣传媒体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加大对“知识杨浦、和谐城区、爱心涌动、温暖万家”帮困送温暖系列活动的宣传,大力弘扬慈善精神。区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镇要广泛发动机关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入帮困送温暖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三)扎实推进,落实各项救助帮困措施。元旦、春节期间的救助帮困活动要体现“雪中送炭”和“节日加温”的帮困效应。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镇要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帮困措施,并将各类慰问、帮困信息及时与各街道、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沟通联系,有机衔接,互相补充,确保救助帮困的全覆盖。
(四)加大救助帮困工作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镇要按照时间节点的要求,在2006年1月27日前,将本部门、本单位元旦、春节期间救助帮困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区社会保障委员会办公室(区民政局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