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浦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解读 2016-07-06

 关于《杨浦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解读

( 201676 )

2016629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杨浦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和回顾了“十二五”杨浦人才发展成就,并明确了今后5年杨浦人才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本区“十三五”时期人才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纲要性文件。

  一、《规划》编制过程

  按照规划编制的要求,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共同牵头,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了杨浦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课题组,着手相关研究和编制工作。整个编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研究阶段。课题组于20151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规划》基本思路课题研究,于20153月形成规划基本思路报告。同时,针对杨浦“十三五”人才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人才队伍建设等3项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2.规划起草阶段。20153-9月,根据前期的规划思路研究,课题组集中进行编制形成规划初稿,组织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邀请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给予专门指导,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

  3.论证完善阶段。201510月至今,规划多次听取区领导及上级部门意见,两次向相关委办局、街道镇等20家单位征求意见,并通过座谈会认真听取各方面人才意见。之后,通过主动对接本市十三五人才规划的指标任务及市人才工作的新政策新要求,并结合杨浦未来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关于改革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特别是全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杨浦区打造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升级版,力争成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打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品牌,实现杨浦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态势更加明显。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一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结构依然有待优化,尚不能满足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要求;二是政府引导市场投入的杠杆效应还不明显,市场社会参与吸引凝聚人才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人才发展软环境尚待完善,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总体要求还不完全匹配。

(二)关于指导思想

根据“十三五”的形势分析和判断,规划按照国家及本市对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本区今后一段时期人才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优化环境、开放聚才,加快推进人才优先战略,以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集聚人才发展大举措,突出创新创业承载区核心功能,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先行先试人才政策,布局创新创业载体,为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及万众创新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关于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考虑了与前几轮人才五年规划和发展目标的延续性,提出到2020年,培养、聚集一批世界一流、产业急需、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人才,造就一支富于创新、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效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破除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将杨浦打造成为国际性人才聚集高地及创新创业最活跃地区之一。

具体的发展指标分4个方面,共计11项。在设定上,一方面承接了上海市“十三五”人才规划的有关指标,同时根据杨浦特点增设了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新增数、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数、大学生创办企业家数等特色指标。

(四)关于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前期研究和判断,本次规划重点聚焦了三支人才队伍,计划实施三大工程。

第一是聚焦创业人才,实施创业人才集聚工程。重点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升级版“3310”计划、“大众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创业人才“知识更新计划,构建覆盖国内外人才创业,高层次创业人才成长以及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指引集聚的全方位支撑体系。

第二是聚焦科技人才,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育工程。重点是开展校园挖掘科技人才的“企业科技储备人才计划”;对持续创新创造,技术转移或技术攻关项目进行支持的“企业创新团队成长计划”;吸引研发人才集聚企业的“研发人才服务企业计划”;以及柔性吸引杰出专家与杨浦建立合作关系的“才库计划”;构建从源头到高端的科技人才培养开发引进的完整支撑链。

第三是聚焦高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重点是开展 “紧缺技能支撑计划”、“高技能人才基地示范计划”、“首席技师引领计划”、“企业技能培训助推计划”,全面支撑区域内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

(五)关于人才发展环境

重点围绕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4个方面,16项工作任务。一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重点是建立社会组织公平参与,以品德、业绩、能力、贡献、潜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统筹协调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知识能力与岗位任职要求相协调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校科研人员柔性流动,强化中介引才、高校挂职的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人才工作奖励体系进一步破除人才发展障碍等。二是拓展人才集聚空间,打造人才培养平台。重点是以深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建设来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来推进人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整体建设来激发大众创业热情等。三是整合区域行政资源,提升人才服务品牌。重点是结合杨浦实际,通过建立人才大数据库;举办杨浦人才系列品牌活动;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网络;提供“科技创新券”等。四是完善人才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人才环境。重点是加强人才医疗、子女教育、住房解困等方面的服务。

   三、《规划》的重点考虑

一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编制导向。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需要对人才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针对性的进行规划编制。

二是以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为编制主线。根据杨浦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的核心任务及要求,予以设计人才发展战略及具体措施,始终突出贯彻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主线,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三是以创新工作机制举措为编制重点。将新的人才工作措施作为编制的一项重点内容。在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首次提出了发布杨浦创新创业指数与杰出专家的“才库计划等内容,通过人才的龙头集聚效应,为杨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在人才综合环境营造中,首次提出了人才大数据库建设等,为用人、选人,人才与事业对接,提供强有力保障,对人才发展全面支持,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活工作环境。通过创新举措的谋划,为下一个五年工作开展,提供新鲜血液和明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