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第三次会议 第C162号提案的答复 2024-05-13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

 


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杨发改〔2024〕2

 


对区政协届第次会议

C162提案的答复

 

 

朱峰委员

您提出的第C162关于进一步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关心和深入研究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当前杨浦奋力做好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重振杨浦“一股劲”这“三篇大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您的提案立意高,针对性强,对杨浦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采纳。收到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办理责任,牵头会办部门对提案所提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年初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7.0版实施方案,召开了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提案建议答复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杨浦民营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从您的建议中,我们也认识到,杨浦民营企业还面临着信心不足、活力不够、创业创新热情下落等问题。杨浦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增强民营企业信心

1、强化思想引领。把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年度各类宣传中,围绕“强信心、促发展、创新篇”开展贯穿全年的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深化正面舆论引导。以加强形势宣传和政策解读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时与势、辩证把握危和机,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家改善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区域发展建设,让民营企业在“四高城区”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实现企业发展与杨浦发展同频共振。

2、搭建交流平台。结合全市范围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系列行动,通过“圆桌会议”及“企业家沙龙”等形式,搭建宽松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进行细化分层,积极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3、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营造尊商亲商重商的社会氛围。建立优秀民营企业家发现和培育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家申报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为符合条件的的民营企业家等拔尖人才其提供针对性服务。

(二)助力民营企业减负增能

1、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促进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完善“1+N+3”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框架,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产业专项政策研究、制订,确保政策接续发力。同时2024年杨浦区创新推出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以企兴链,以链兴群,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助力。

2、优化融资环境。一是全新升级区信易贷平台,打造集信用归集、撮合匹配、政策集成、监测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基础设施,助力信用状况良好的民营企业便捷获取低成本融资。二是根据《上海市杨浦区关于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积极落实了“奖补贴返”政策,拓展运用政府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机制,引导辖区商业银行开展了属地化“助企纾困”实践。2023年,已通过“批次贷”项目推荐515家企业纳入市融资担保中心“白名单”库,共发放122笔,累计金额5.67亿元。对企业通过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批次贷”担保获得的贷款,给予担保费全额补贴以及实际利率50%的利息补贴。同时,启动2024年“批次贷”项目,聚焦中小民营企业,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政策性金融产品,进一步提高区内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3、鼓励创新发展。一是构建创业服务全链条。打造“实验试制+综合孵化+科普实践+成果展示”立体化的创业实践“练兵场”,构建全方位创业服务矩阵。截至2023年底,杨浦区已评出284家区科技小巨人企业,59家区双创小巨人企业,129家企业获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称号。二是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分类指导,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项服务。加强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运行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运用,引导、鼓励更多小微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完成运行监测信息报送工作,通过运行监测的数据,了解区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需求和困难,提供精准服务。树立创业指导服务品牌。培养多名青年业务骨干成立创业指导师工作室,招募高校教授、专家学者、企业家等70名社会有识之士组成杨浦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组建专业的“一师一团”创业服务队伍。打造“启迪号”、“杨创号”、“大桥号”创业指导专家特色工作室,重点解决企业融资、营销推广、企业发展等问题。

4、促进创新协同。发挥各领域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建设等领域试行“揭榜挂帅”制度,形成多维度业务对接机制,支持更多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区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畅通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对接渠道,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深入合作,打造互通互联、携手并进的产业生态圈。

5、助力成果转化根据《杨浦区数字新赛道三年实施方案》,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推动高校创新成果转化,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核心关键技术成果化、产品化。充分发挥上海技术交易所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优势,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型平台建设,推进长三角技术权益登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科技成果交易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改革试点,为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

6、深化校企合作。聚焦区域重点产业方向及高校优势学科,开展马兰花创业培训,开启“政府+高校+孵化基地”联合开班的培训模式,“政校园”同频共振,实现地区创业教育资源与创业实践联动融通,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着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1、升级改革举措。聚焦区委七次全会部署的“创新四力”任务体系,强化融合协同,提炼具有杨浦标识度的特色举措。紧扣企业获得感和感受度,以“五个给”(给诚信者以鼓舞、给支持者以厚爱、给贡献者以激励、给小错者以宽容、给无良者以严惩)为目标引领,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品牌升级实施优化营商环境 7.0 版 150 条改革举措。

2、推进政策直达。一是全覆盖开展政策宣传推介,依托随申办“企业云”杨浦旗舰店、“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网页和“上海杨浦”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集中发布涉企政策要点,提供智能引导、政策体检等便捷服务,让广大民营企业在“家门口”就能知晓政策、感受政府温暖服务。二是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品牌,努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每年开展各类政策培训、宣讲会。编制《杨浦科技创新政策申报服务指南》,根据市区新出台的政策以及部分政策操作流程变化的情况进行完善,免费向全区科技企业和相关企业服务单位发放。优化区政府营商环境网站政策专栏功能,以企业用户为视角,设立自评模块,方便企业迅速、精准匹配适合自身的惠企政策。加强精准推送,启用“首席服务员”专区,上线70余条涉及产业环境、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等多方面的惠企政策,与投资杨浦等平台组成政策宣传矩阵;并重点推行“服务包专窗平台,上线并持续更新普惠政策包和个性政策包,为企业精准掌握政策提供助力。持续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覆盖面,推动更多服务事项、政策兑付“免申即享”,让广大民营企“足不出户” 就能享受相关政策扶持。

3、加强法治保障。一是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2023年,全区各执法部门对情节轻微、及时纠正的3000余件违法行为依法免于处罚。同时,实行“小过错、及时改、不处罚”推出“审慎执行+信用修复”执法模式。持续落实好轻微不罚清单制度,防止以罚代管,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二是打造“杨小知工作室”五位一体品牌项目,延伸调研、普法、服务区域工作的平台,旨在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社会价值认同、服务创新发展以及纠纷预防治理。三是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建立“事前引导+事中提醒+事后修复”精细化服务模式,切实做到“无事不扰”。主动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线上办理渠道进行纳税信用修复,进一步加大对破产重整企业纳税信用修复支持力度,加大跨部门合作力度,探索推动相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时引入纳税信用级别信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全社会诚信纳税意识。贯彻落实《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开展联合惩戒。

4、深化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一是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在规划资源“多规合一”基础上,落实“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验合一、一证多验、交地即交证”改革举措和好办”、“快办”事项,成功试点“验登合一”二是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进一步优化“市-区-项目单位”三级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专窗”“企业服务专班”“企业服务专员”,实行涉企不动产登记 “一窗办”“极简办”“快速办”,为急需流动资金的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打造不动产登记“快车道”。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线上服务,持续推行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的免审即享、企业间转移登记 90 分钟发证、60 分钟立等可取及“跨省通办”等服务举措,推行还清贷款“一件事”,实现“零材料”云上审“秒批办”。进一步推进登记改革,落实推行交易、登记、税务“三表合一”信息采集、“税费同缴”,有效提升房屋买卖“一件事”服务效能;实现“交地即交证”、“验登合一”,打通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推进不动产抵押登记再提速,由原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为各类企业融资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在区委区政府有力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以积极申报上海自贸区创新联动区为契机,争取复制推广更多改革举措,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助力。另一方面,依托中国改革杂志社国家级智库资源,结合国家和市、区各级“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调研形成我区面向未来一个阶段的民营经济发展系统谋划,更好指导实践。研究中将吸收您的宝贵意见,衷心期待您关注和指导我们的工作。

 

                         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13日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冯颖慧                            联系电话:2503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