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杨浦区打造科创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2016-06-03
关于《上海市杨浦区打造科创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的解读
(2016年6月3日)
2016年5月27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杨浦区打造科创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和回顾了“十二五”杨浦区创新创业工作的发展成就,并明确了今后5年“十三五”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本市“十三五”时期杨浦区打造科创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纲要性文件。
一、《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研究阶段。区科委于2014年4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并委托有关研究机构开展《规划》基本思路课题研究,于2014年10月形成规划基本思路报告。同时,针对杨浦创新创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方面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2.规划起草阶段。2015年1月-9月,根据前期的规划思路研究和“十二五”规划终期评估情况,区科委会同区发改委、区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共同编制形成规划初稿,并组织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
3.论证完善阶段。2015年10月至今,主动听取各领域专家意见,两次向相关委办局等单位征求意见,并通过座谈会认真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之后,区科委主动对接国家、本市“十三五”有关规划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和万众创新示范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关于改革发展形势
一是国家政策机遇和发展导向明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为杨浦区转型升级发展带来契机与思路。二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大方向、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在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之际,杨浦将成为主要推进力量之一,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三是杨浦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带来发展契机,区内科教、文化、创新创业资源的不断积累、蓄势以待,形成杨浦区独特的后发优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有条件吸引更多高端产业和人才资源落地。
(二)关于指导思想
以“三区联动、三城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创新为动力、人才为核心,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坚持营造环境、建立机制。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步走”战略为指引,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努力将杨浦区打造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集聚区,为建设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做出积极贡献。
(三)关于发展目标
至“十三五”期末,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集聚的先天优势,积极迎合研发国际化趋势,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更多符合市场规律的研发力量和科研成果转化动力;建设一批国际水平的创新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优化空间格局,打破物理围墙,强化三区联动,加速国内外众多创新创业要素汇集交互,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业引领能力较强、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城区。对标国际国内创新创业先进区域,力争成为创新活动最活跃、创业最容易成功的区域之一。
1、集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符合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优秀企业。企业授权专利数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不断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大量涌现,具有总部功能的跨国公司及亚太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得到积极培育和扩大引进。
2、创新创业空间较多、成本低廉,区域创新创业孵化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区域内各类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都市型园区、经济园区等载体资源整合共享、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老厂房和社会闲置资源被梳理挖掘,创新创业载体得到扩充,一批国内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孵化器在杨浦集聚,形成载体充足、成本低廉、舒适便利的创新创业空间。
3、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集聚一批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VC)、股权投资(PE)、行业组织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的各类平台、资源在此集聚合作。在建设科技银行(支行)、园区银行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科技企业踊跃在国内外各大证券交易所、全国股权转让系统、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等上市、挂牌交易。
4、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进一步加强,监管模式不断调整。在创新创业方面,形成“宽进严管”、“齐抓共管”的格局,构建“学—研—产”接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加大,专业服务机构、功能性平台集聚,市场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繁荣发展,创新创业服务高地品牌优势突出。知识溢出,外部资源集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四)关于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1、创新创业空间方面:存量优化与增量开发并举,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腹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搭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矩阵式载体空间布局,形成具有全市乃至全国示范效应的若干个创新创业集聚地。
2、产业培育方面,紧跟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趋势,着力发展高端化、服务化、智能化的新兴产业。广泛发展“互联网+”为主的“四新”经济。大力推进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产业。
3、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搭台、企业主导、要素多元、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一圈、一廊、一谷、一园”建设,促进高校知识溢出。开展功能性平台项目建设,打造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知识技术策源高地,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完善创新创业环境。
4、科技金融服务方面:完善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设立“杨浦区创新创业引导资金”。拟设立引入诚信评估的风险补偿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搭建杨浦区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提供信用服务和风险控制。
5、体制机制方面:深化创新,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统筹投入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涉企收费管理,改造、优化和固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及环节。
三、《规划》的重点考虑
一是从组织体系上,杨浦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形成合力。要市级支持、区级落实,各方联动。及时协调解决创新创业集聚区推进中的问题。各街道、镇大胆探索,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在资金保障上,在“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市区两级政府,以前补助、后补贴、引导资金、股权投资、资本金投入、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元化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投资,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和项目,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在已争取张江杨浦园推进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张江资金的争取力度,同时用好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新一轮资金。
三是政策体系上,从全面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构建要素齐全的众创空间、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汇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构建。
- 上海市杨浦区打造科创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