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新江湾城街道居民委员会实施“全岗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17-08-09

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

印发《关于新江湾城街道居民委员会实施“全岗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街道各办、中心、派驻单位、居委会及有关单位:

《关于新江湾城街道居民委员会实施“全岗通”的实施意见》已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

                           2017年8月9日

 

 

 

 

 

 

 

 

 

 

 

 

 

 

 

 

 

 

 

 

 

 

 

 

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党政办公室       2017年8月9日

关于新江湾城街道居民委员会实施“全岗通”的

实施意见

 

为深化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精神,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增强基层工作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效力,根据居委、区政府要求,现就我街道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实施“全岗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主线,通过在全区居委会推行“全岗通”,探索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新江湾城特色的居委会工作模式,提升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居委会服务居民群众、引领自治能力,提升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适用对象

“全岗通”适用对象为全日制的居委会成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党务工作者以及其他在居委会工作的社区工作者(以上对象统称为“居委会工作人员”)。

三、实施要求

根据辖区实际,居民区“全岗通”工作要注重“三个结合”。

(一)要与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将“全岗通”建设同已有的智慧气象、智慧城管、智慧网格、“四张清单”、观潮新江湾APP等智慧化社区治理信息平台有机结合,将“e睦邻”纳入智慧社区治理体系进行开发和建设,为居委工作人员开展社区治理提供支持和方便。

(二)要与“五邻联盟”推进机制相结合。“全岗通”要求居委错时上班,居委工作人员要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开展居民区自治和“五邻联盟”各项活动,提升敦亲睦邻、和睦邻里良好社区氛围。此外,要通过“五邻联盟”机制,加强对居民走访和了解,真正回归“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社区工作传统。

(三)要与锻炼居委工作人员队伍相结合。全岗通”要求居委工作人员一岗多能、全岗都通,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居委会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条线工作要求、业务知识,通过培训、带教、考核、实操、交流等方式,使每个居委工作人员业务更精、能力更强。

四、工作制度

通过学习试点街道的经验,结合辖区实际,我街道形成了全岗通“6+e+1”制度。各居委要从各个环节对照落实。

(一)6项基本制度

1.错时工作制

(工作人员数在4人及以下的筹建居委不参照此制度执行)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高温季节作息时间另行通知),晚上18:30-20:30。

周六、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

每周一下午,全体居委工作人员集中开周例会。

值班时间:

国定节假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

2.首问接待制

划分出居民来访接待区域,在居委会入口显著位置设置“首问接待台”。每天负责接待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即为“首问接待人”,负责接受居民的来访、来电、事项办理以及各类咨询。按照“全岗通”接待流程填写《首问接待记录本》或直接录入全岗通工作平台——“e睦邻”。在居民区走访过程中,接受居民咨询的工作人员也是“首问接待人”。不论办事或询问的内容是否与本人负责条线业务相关,都应热情接待,不得借口推诿或拒绝来电来访人员。

3.普遍走访制

坚持“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优良传统,以“全岗通”工作为抓手,强化居委会工作人员走访居民制度。明确走访工作量。以楼组、弄堂、旧里为单位划分块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分别担任块长,实行联系服务居民的“块长负责制”。块长通过走访责任块区居民,了解责任块区内居民普遍关心的事项以及各类对象的情况。要求块长一般每月走访居民30户以上,每季度走访居民100户以上,每年至少对服务块区的居民家庭走访一次。积极发挥楼组长及社区报到党员的作用,会同块长一同做好上门入户走访工作。对独居、空巢、纯老、失独、残疾等重点对象予以重点关心。走访初期,要大力宣传告知“全岗通”的重要意义和居委会服务时间、工作方式的变化。明确建立走访日志。手持“e睦邻”,及时录入走访工作情况,如走访时间、地点、需求及走访结果,尤其是急难愁问题,要重点标明。明确问题的解决时效。对于在走访中能当场给予答复的,在“e睦邻”工作界面内及时办结。对于一时难以答复的,需向居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转入后续处理程序。

4.培训带教制

按照分层、分级培训的原则,区级层面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以及部分居委会成员进行分类集中培训。街道层面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负责,由社区自治办牵头、各职能科室密切配合,通过政策讲解、业务指导、经验分享及案例纠错等方式,强化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居委会层面通过条线带教、结对互学,走访带教、以老带新,例会带教、分享学习的形式,开展具体业务培训。

5.专人督办制

为实现办理咨询事项“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由居民区指定专人对当日事项进行检查和督办。对当场办结答复的事项予以签字确认;对需交接办理的,予以明确时限强化督办;对于“急难愁”等一时难以办结的,启动“部门约请制”或“三会制”,尽快协调落实解决。

6.部门约请制

根据《关于建立居委会约请制度的实施方法(试行)的通知》(杨委办发〔2017〕14号)要求,建立为基层排忧解难的“直通快办”机制。在“全岗通”实施过程中,遇有涉及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的事项,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群众“急难愁”问题,一时难以办结答复的,居委会作为约请主体,有权就相关事项按照“约函--反馈--应约--办理--办结”等约请程序及时向区职能部门、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启动约请机制,凸显“群众开题,社区点将,部门回应”的约请特点。

(二)一个必备工具——“e睦邻”

街道观潮新江湾APP对接将“能办事、能查询、能告知”的“全岗通”信息化工作平台——“e睦邻”,同时还要将“e睦邻”配置到居委会的“首问接待台”,既方便使用,又能及时回应群众需求。

(三)一项特色化制度——专业督导制

购买第三方社会服务,成立居委“全岗通”专业督导队伍,采用现场督导、指导核实、暗访巡察等方法,对各居委会“全岗通”服务的硬件设施、工作人员的业务熟悉度、首问接待量、上门走访量、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e睦邻”使用情况开展督导,推进居委工作人员尽快适应“全岗通”岗位要求,夯实政策业务储备量,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五、组织保障

推行“全岗通”是社区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街道方方面面支持,加强统筹,强化协同,完善保障,形成支撑“全岗通”工作模式的浓厚氛围。

(一)明确工作推进责任。居民区“全岗通”工作由社区自治办总牵头,负责制定“6+1”制度;推进“e睦邻”开发和对接;整体设计、实施培训方案;开展“全岗通”宣传。党建办、管理办、服务办、平安办、文化办负责编制各条线相关的教材和题库,并开展条线业务培训;党政办负责提供后勤保障,落实经费预算,并编制居委会财务报销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培训材料、题库,并开展培训;人才办负责指导自治办开展居委工作人员“全岗通”考核。

(二)建立居民区联席会议制度。各街道(镇)要指导居委会建立完善由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房屋管理服务单位的负责人、社区民警、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群众团队代表、街道(镇)联络员等组成的居民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充分整合资源、加强民主协商、听取意见建议、开展监督评议等方式,推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形式,为居委会推行“全岗通”创造条件。

(三)深化居委会“自下而上”评价机制。建立完善“自下而上”科学评价居委会及其工作人员的机制,加大居民群众在评价中的话语权。将居委会推行“全岗通”工作情况纳入评价内容,工作评价结果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收入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