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607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2021-04-08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

  杨府办20217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

唐颐、陈新、孙小丰等委员提出的第0607号提案“关于上海打造全国‘让文物活起来’产业链高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杨浦区自2016年获批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以来,始终坚持“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和“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理念。2020年杨浦区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年被国务院表彰奖励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获得“科创中国”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杨浦集聚区域内高校智力资源,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与11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等发展。2020925日,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首批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国仅有6处、全市仅有1处入选。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重要任务。

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为杨浦区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以及智慧文物(文化)创新创业的研究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下一步,杨浦将继续发挥地域优势,为打造全国“让文物活起来”产业链高地贡献力量。

1.组建专家顾问团队。组建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顾问委员会,邀请本市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利用的专家担任顾问,鼓励智库企业深入参与,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专业引领。专家邀请将在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兼顾学术、建设、运营和法律等多个领域。通过举行咨询研讨、开展课题研究、组织专家评审、购买项目服务等方式,加强区域内文物的历史研究、规划设计、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等,不断提升文物价值挖掘和展示传播水平。加强与区内高校创新平台、关键技术、科研团队对接,充分发挥强势学科的支撑作用,探索建立区校长效合作机制,共建文物人才教学实践基地,研究实施重点产业专项人才支持政策,促进文物专业人才培养。

2.发挥双创示范作用。聚焦“文创+科创”,支持在线新经济、新基建的数字文化平台企业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活态传承、功能注入和应用场景建设有机结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大力推动文化、文物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文物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3.研究数字平台建设。加强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研究和发展规划,完善“一单位一档案”,着力构建文物自身保护利用与周边发展协调的完整体系平台。持续强化文物建档工作,不断充实文物资料库,推进档案信息电子化,加快探索构建大数据管理的基础平台,以信息化的手段,面向区域内文物单位和条块相关部门推进信息整合、活态利用、智慧建设和服务增效的共建共治共享平台,解决工作痛点、难点。

4.做强“百BU穿YANG”名片。借力高校学科优势,挖掘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由滨江向区域全覆盖拓展,做深做活“百BU穿YANG”城市微旅行品牌。升级打造建筑可阅读“数字叠代3.0版”,推广扫码阅读、音频聆听、影像境述、VR全景、无线感应和志愿讲述等多元方式,发展以“云漫游”为特色的线上线下阅读体验游,引导服务广大市民重拾老建筑的城市记忆,在感受历史荣光中崇树城区文化自信的精神风帆。

5.共建人民秀带平台。联合人民网创立“人民·秀带直播间”,充分发挥党媒央媒的独特视角和传播力量,聚焦文物保护利用、生活秀带风貌和现代治理创新等,引发“专业思考与公众话题”,以视频和图文形式展示近代工业摇篮的新旧动能转化,在线传播“城市与建筑、水与岸、人与人、历史与未来”相互交融的工业遗产滨水博览带。

6.加强人防技防结合。发挥好街道文物巡查联络员、社会安全巡查员等两支队伍的作用,强化问题即时发现和处置,探索建立文物安全管理监测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新一代物联网数据平台,及时了解文物修缮历程、日常安全巡访日志、重点保护部位状态等信息。加强消防安全技术支撑,实施老旧住宅型文物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项目的常态化管理,促进“防”和“治”的有效结合。

7.汇编优秀成果案例。联合高校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梳理总结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的阶段成果,提炼创新模式和经验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集锦,为促进国内工业遗产文物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贡献生动的实践样本。

未来三年,杨浦将立足“文创+科创”的区域产业优势,大力推动以内容科技为特质、以在线经济为引擎的数字文化产业,激发文化、文物与科技、金融聚合发展的强大动能。立足问题导向,研究攻破文物保护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全力推动“让文物活起来”的创新实践,为区域文物成片保护利用提供坚强支撑,创新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文物保护利用新的实践、新的探索做出新贡献。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