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2022-01-17

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要求,根据《上海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2021年工作计划》的任务要点,梳理杨浦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落实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根据市规划资源局要求,协助调查行业内关于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崩塌)防灾、减灾、救灾的人力、财力、物资资源以及应急机制的情况,填写《区政府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调查表》,做好区发展改革委、区建设管理委、区统计局、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等部门的地质灾害部门意见征询和数据汇总工作。协助区灾险普查办开展杨浦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市政设施调查,提供杨浦区行政区划底图等相关资料。

(二)加强地质灾害源头防范

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环节,加强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建设项目实施单独评估和分区评估相结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类管理及后续监管。对于高度≥150米的各类建(构)筑物工程、涉及开挖深度≥15米且开挖面积≥5000平方米的基坑工程的建设项目,要求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交完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对于其它建设项目,要求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和告知承诺制。

2021年,我局共完成48个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监督管理工作,如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环节,要求新江湾城F1-D地块、F1-E地块商办项目等需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学生宿舍等项目,在许可证报审环节实行告知承诺制等。

(三)做好地质灾害常态防控

一是强化日常动态巡查,督促各建设单位做好地质灾害的常态预防。区土地储备中心对看管的场地和租赁场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看管场地未取得我中心同意,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安保人员日常场地巡查。

二是恶劣气候条件下,特别是防台防汛期间,加强预警预报和风险提示,要求各建设单位、各看管和租赁场地制定应急值班表,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一旦险情或灾情发生,做到第一时间进行上报。

三是落实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抢险队伍。

二、面临形势

根据上海市的地质条件,地面沉降是杨浦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其影响因素除自然地质因素外,主要受局部工程建设活动等人为因素所导致。作为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杨浦区城市更新和滨江区域开发建设量较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较重,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地质灾害隐患将长期存在,我局将积极配合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预警工作。

2022年,我局将在市局的指导下,以全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契机,配合落实风险调查和评估,继续做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杨浦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2022年1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