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C077号提案的答复 2024-04-03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主动公开
杨 浦 区 民 政 局
杨民发〔2024〕23号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C077号提案的答复
区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C07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公益事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杨浦公益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公益事业发展的建议》紧紧围绕文明城区创建中杨浦区公益事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对推动公益事业提质增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收到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严格落实办理责任,经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教育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红十字会等部门对建议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努力促进问题解决,切实加大工作力量整合,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二、提案建议答复
针对你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充分吸纳整合相关部门办理反馈情况,作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整合多方力量,推进公益事业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不断增强社区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的能力水平,同时做好研究谋划和统筹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各方联动,把各个部门、各种力量整合在一起。
1、强化社区双报到制度
按照全区关于双结对、双报到工作的总体要求,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深化拓展、认真开展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双结对”工作,引领机关党组织、党员更好地深入社区一线、联系服务群众。每年汇总区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双结对”工作总结,完善沟通反馈、考核激励等机制,并将基层党组织开展“双结对”工作情况,纳入区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检查评议的重要内容,通过年初部署、年中推进、年末述职等方式抓好落实。
2、优化走访社区、联系群众制度
2023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实地调研11340余次,为民办实事2261件。各党派团体成员赴社区开展调研,在城市更新、社区自治、文明创建等多方面,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和民主监督报告,与街道就区域经济发展和社区治理中的营商环境、道路拓宽等“老大难”问题开展协商,依托“杨浦民革法律专家志愿团”、区新联会“杨浦律韵”等法律服务团队,常态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街道汇聚多元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二)搭建更多平台,传播公益理念
1、探索搭建务实有效的公益平台
区委组织部积极推动各街道搭建党员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在居民区党群服务阵地设置贴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岗位,示范带动各类积极分子为群众提供组团式服务。
区民政局积极指导各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架起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主动链接政府、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资源。如携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壹棵松公益基金会等联合主办“杨浦区社区公益基金会治理品牌打造与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围绕加强社区公益基金会的主体性运营与品牌化打造、着力构建良好治理生态体系等方面,对全区社区公益基金会进行指导,为社区公益基金会更好参与社区治理开阔思路、促进资源链接。同时持续健全慈善超市款物募集、困难救助、便民服务、慈善文化传播等功能,通过举办沙龙、实践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探索新型创新理念和运营模式,充分激发慈善超市基层服务活力。平凉街道、四平路街道的慈善超市获评上海“最爱•慈善超市”称号。
区总工会充分利用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永生——王孝和生平展,吸引更多青年职工、在校学生参与展馆的志愿讲解服务,以主题宣传培树公益理念,进一步提升红色工运资源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宣传效果,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
2、深化具有杨浦特色的公益理念和公益项目
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引领各区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落实好区级机关帮困送温暖工作。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通过机关“一日捐”共募集资金179万余元;结合“双千”工作共走访慰问561名困难群众,慰问金额实物共计43.95万元。
区总工会持续深化元旦春节送温暖、夏日高温送清凉等常态化帮扶活动,扩大低收入岗位监测覆盖面,助力低收入职工群体“菜篮子”行动,持续开展为千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及其子女点亮“微心愿”活动,不断丰富帮扶载体,继续加强与区就促中心联动,做好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和就业服务工作。
团区委聚焦“急难险重新”任务,围绕重大工程、实事项目、民心工程、旧住房成套改造、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广泛发动青年群体参与“青”字号品牌创建,开展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深化具有杨浦特色的公益理念和公益项目。
区红十字会依托“红十字千万人帮万家”、大病少儿救助等公益救助项目,动员爱心力量、开展人道救助、服务基层弱势群体;与街道共同开展“红十字千万人帮万家”项目;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救助项目,为困难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与区教育局共同开展明旸法师帮困助学项目;设立“生命牵手”大病少儿救助项目,为在我区参加少儿住院基金并身患重症大病及罕见病的患儿(家庭)送去温暖。去年共救助帮扶区内困难群众1408人次,发放救助款物约154.28万元。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传播公益文化
区委宣传部将灵活运用各类媒体矩阵,在“上海杨浦”“文明杨浦”等公众号定期发布与公益志愿者相关内容,通过讲述志愿者服务故事、分享成功样本经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积极用好“我们的城市”短视频大赛、“德润申城”新时代好榜样直播间等机制平台,进一步传播好新时代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故事。同时,结合杨浦区特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探索更多方式为公益事业提质增能,推广具有杨浦特色的公益理念和项目。持续动员社会各方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市民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汇聚多方力量,形成人人关心公益、人人参与公益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杨浦区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探索更多方式,为公益事业提质增能
1、加强专业公益组织发掘和扶植
区民政局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一轴、两翼、多联”的空间布局下,推动“两会一中心”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辖区内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做好141家公益基地和7家志愿服务组织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动员公益基地和辖区内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公益服务在学雷锋日、上海慈善周、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志愿服务。鼓励社会组织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建立志愿者队伍,做好志愿者队伍培训。如儿童类服务主要从各大高校招募志愿者、老年人服务,主要从社区挖掘志愿者,让志愿者更能契合服务对象的需求。
2、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区委宣传部调动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区域内各行各业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凝聚一批“创城管家”,推动文明单位的白领群体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以市民巡访团为代表,常态化参与家门口的美丽清洁、社区安全巡访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
区民政局发挥“时间银行”的积极作用,2019年9月正式开展“时间银行”项目,牵头搭建了时间银行服务管理框架,设立时间银行总行,负责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政策制定和统一管理、注册服务机构的审核管理、服务项目的筛选和管理、服务时间储兑规则制定和管理、指导分行开展服务提供者的培训,截止2023年12月全区“时间银行”平台累积注册志愿者4087人,受益人群2.36万人次。接下来,市民政局已在酝酿完善本市互助式养老时间储蓄兑换体系,出台全市“沪助养老时光汇”项目工作指引,由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等提供保障,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鼓励社会捐助。区民政局将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完成“时间银行”的服务升级。
团区委发挥杨浦区在线新经济企业和高校集聚的优势,健全杨浦青年志愿者协会网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7支区级青年志愿者队伍和20支高校、企业、社区青年志愿队伍的积极作用,梳理区青志协会员特长,细化分类不同小组,积极开展公益志愿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城市公益服务。
区红十字会结合学雷锋日、红十字博爱周、世界急救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节日,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人道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杨浦第一支专业救援队,10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资深的心理专家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更多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3、发挥杨浦“教育高地”优势
区委宣传部将积极动员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社会群体参与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发挥文艺和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鼓励青少年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定期开展文明交通指引、敬老院帮扶等常态化公益活动。
区教育局要求学校做好青少年思想引导,关注学生公益教育。鼓励中小学开展公益慈善相关公益活动,更广泛地引领青少年参与到公益事业,让公益理念逐步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的公民。通过区域少先队活动引领,加强学生公益实践。杨浦少年争当“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就近就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参访学习、公益讲解;鼓励杨浦的“小小领巾议事员”,参与人民意见征集,为杨浦发展贡献金点子;组织杨浦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社区实践营,组建楼组混龄小队、携手开展实践,汇聚助力社区微治理、微更新的“儿童力量”,传承文明新风。
4、表彰宣传区内杰出贡献者
区民政局以“中华慈善日”“上海慈善周”为契机,充分挖掘区域慈善资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通过“爱心连连看 ,‘益’起做慈善”“关爱困境儿童,守护光明未来”等慈善活动,让特殊群体不仅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服务,也充分感受到向上向善的风尚。同时,通过“中华慈善奖”“上海慈善奖”“慈善之星”等的申报表彰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发动,积极推荐申报在公益慈善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和团队,参加奖项评选,进一步提升慈善活动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众参与度。我区推荐的王建华荣获第一届“上海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
杨浦区民政局
2024年4月3日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3号楼12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高征阅 联系电话:2503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