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17年下半年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2017-08-25

 杨教〔201770

 

教育系统各单位:

现将《2017年下半年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821

 

  

 

 2017年下半年教育工作要点

2017年下半年,杨浦教育要紧紧围绕区域“三区一基地”建设大局,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第三轮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工作,加快促进杨浦教育转型发展,高质量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和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特色与内涵建设

1.加强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召开“区域中小学创新实验室联合运作体系建设”项目年度推进会,撰写《师资篇指南》。33个区级创新实验室开展中期评审和终期评审工作。

2.开展“双体验”“双进入”活动。开展“百年大学”实践馆体验日活动,形成课程指南。完成市重点课题《杨浦区中小学生“百年大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结题工作。持续开展第七届“双进入”实践探究活动,举办第三届青少年学术节,推进青少年创客孵化行动。

3.推进生命教育“一体化”。继续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联动机制,着重开展各课程试点教材的编写与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落实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深化与复旦大学合作《杨浦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研究。在7个联合研训基地试点生命教育辅导员制,试行小学“城市行走”与高中“户外生存”项目。制订中小学家长学校“关护成长”指导实施意见。完成生涯教育、情绪课程、性别教育课程3门教师培训教材。

4.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在部分小学试点足球教材进课程,开设足球课。组织精英足球队参加20172018年度市足球精英赛。大力推进校园体育联盟建设,重点推进三大球联盟发展,新建羽毛球、田径项目联盟。完成2017-2019年区体育传统学校命名工作。

5.加强学校德育基础建设。组织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2016-2017年度区“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美德少年)”初评,完成市、区行为规范评估、总结表彰工作。迎接市心理健康达标校抽查复评,举行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总结暨表彰大会。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培训指导工作。

6.落实艺术与科普工作。推进区域学校品牌艺术团队和精品节目的打造,组织开展艺术节5个专场的校园艺术社团精品展演周及新年音乐会。扶持和建设市、区级艺术特色校和市艺术特色项目,加强区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特色基地建设。开展新一轮区艺术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专题调研,广泛开展区学生戏剧节活动。落实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确保5个项目在“全国双创周”上成功展示。评选新一轮星级社团、科技特色学校和优秀科技辅导员,组织开展第八届“赛复创智”杯市青少年创意设计评选与展示。培训组织区域学生参加全国、市级科技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头脑奥林匹克等赛事。

7.注重学校卫生专项建设。推进3所试点校跨学段开展“学校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实践探索,深化对学生肥胖和近视干预的研究。启动第一批“放心学校食堂”建设,运行和管理“上海市学校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有序推进20所学校食品安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二、促进优质与均衡发展

8.推进第二轮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研究。深化研究具有杨浦理解的课程领导力行动框架。开展以“课程文本”优化为指向的研训活动和“课程文本”设计案例征集,探索“课程领导力视域下学校课堂文化转型”。做好增补学校项目立项指导工作。进一步建构区域推进机制,组织年度学校阶段性成果交流和展示。

9.推进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集群发展。研制《2017年学前集团化办园的考核指标》。组建3个教育集团,成立上海市集团化办学研究中心。完善集团分层考核形式和指标体系,健全区域支持集团化办学的配套改革机制。组织新优质集群学校展示,探索形成新的办学育人价值观及办学评价体系。

10.落实义务教育“五项标准”。全面完成10个学生剧场,5个室内体育馆,18个创新实验室,21个图书馆,22个安全教育体验场所的建设。

11.推进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启动第三轮“高中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建设。制定第三轮高中特色建设行动计划,组织区域高中学校申报参与。指导、支持上理工附中迎接市级特色高中评审,确保上体附中高质量完成市级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展示活动。

12.强化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4个学前特教点的建设,为所有有条件建设资源教室的公办学校配备资源教室。完成《医教结合背景下区域特殊儿童医教结合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结题工作。继续开发特教学校校本课程,完成特教教师岗位培训。建成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网站。

13.深化职业教育。完成区职教集团三年规划。推动杨浦职校汽车车身修复专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接的中本贯通,推动杨浦职校美术设计专业与上海市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媒体专业对接的中高职贯通。做好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参赛工作,协办第六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EMW)专场音乐会。

14. 加强终身教育。举办“亚洲学习型组织联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届国际研讨会”。实施“人文行走”项目。推进“社区教育超市”平台建设。完善以社区家长培训学校为运作模式运作街镇“一点学堂”。

15.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协助杨浦德法学校加快推进学校施工建设进度。确定中外合作高中(含K-9民办学校)项目合作方案。

三、强化师资培养与培训

16.培养创新型教师。以区域教师教育方式、机制创新的行动研究为重点,开发遴选适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指向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师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初步形成“教研训培”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17.加强“三名”引领。举办“讲台上的名师”、“杨浦名师工程”教学系列展示。推进“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和区“研训一体”网络课程开发等项目建设。落实第四届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期满考核,开展第五届申报评审工作。

18.推进教师专业发展。2-3所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试点,推进市、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支持体系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加强见习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专项训练,开发建设4-5门区级培训课程。全面实施“杨浦区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共建共享教师教育课程,初步建成“教师课程超市”。组织实施市教师发展战略协作暨市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启动仪式。

19.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杨浦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绩效工资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制定《2018年杨浦区教育系统自主招聘教师办法》,开展中小学教师正高级、高级职称申报评审。

20.加强教育对口支援。继续做好西藏日喀则、云南楚雄、贵州遵义的对口支援工作。选派第二批“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赴西藏日喀则支教,组织专家讲师团赴云南楚雄进行讲学。继续推进杨浦区和遵义市三县、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等相关姐妹学校的结对共建。

四、深化课程与教学评价

21.提升学前保教质量。下发区优质幼儿园三年规划汇编,开展二级园规划指导与论证。修改完善区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估与监控操作手册,建立区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围绕“园际联盟”计划扎实推进带教,1所幼儿园完成示范园复验、3所幼儿园完成一级园复验,确保1所幼儿园完成一级园争创、1所幼儿园完成“家门口好幼儿园”争创。组织“杨浦学前优质项目展示周”活动,汇编“学前教育资源库”,收集优秀课例50例。

22.深化“创智课堂”教学实践。完善区域推进“创智课堂”建设实践研究的顶层设计、推进机制和“创智课堂”理论框架,开展“创智课堂”理论与实践全员培训,完成“创智课堂”表现样例开发、收集、遴选和汇编(第五辑)及推送工作,完成2017年“创智课堂”建设百节资源包收集、遴选和刻录及推送工作,完成初、高中学科“创智课堂”教学实践指南编制与完善及推广工作。组织进行第二轮”创智课堂”中期成果总结与工作推进大会。

23.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分析上海市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小学学段针对测评结果分析改进、初中学段学校推进与改进。深化基于标准的命题研究项目,扩大相关学科、相关年级项目研究。推进区本化绿色评价实践研究,完成区域绿色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形成区、校两级研究报告。

24.基础教育“云平台”建设。增加30所创智云课堂试点学校,完成教育督导信息系统和及时通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检测系统的建设。

25.深化高中教学改革。推进“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形成初步基本管理模式。审核新学年课程计划。发挥7个学科高地作用,研究完成6门学科合格考和等级考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细化,提升课堂有效性、作业针对性和命题的精准性。召开高中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

26.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成特殊学生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有能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

五、健全教育治理与管理体系

27. 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继续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学校章程、学校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工作。进一步修订考核指标,做好年终对中小学、幼儿园和其他教育单位的办学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多元评价,做好办学满意度测评工作。

28. 依法实施教育督导。10所学校开展办学水平综合督导和规划督导,落实好市督导室对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性督导评估、6所民办小学“规范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专项督导和全区小学“快乐30分”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专项督导。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义务教育学段集团化办学工作开展质量评估监测。

29.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学习教育,做好行风建设,完成学校体育俱乐部规范运行方案。利用秋季开学,开展教育收费情况全覆盖自查及区域抽查,迎接市相关检查。

30.完善语言文字服务体系。继续开展阅读推广和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组织开展第20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和第八届“汉字节”活动。

31.强化民办中小学和民非培训机构管理。完成三类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及学科辅导延伸类等机构的依法规范和整治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组织民非院校及经营性培训公司各类民办学校学习领会新修订的《民促法》地方实施条例,为分类管理做好梳理和准备。支持示范基地内设立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

六、夯实教育服务与保障

32.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建立定期风险评估机制,逐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加强预算执行推进,对部门预算执行率进行季度统计和排名,纳入年度考核。选取部分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3.落实平安校园建设。细化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核心指标,拟定区未成年人保护指标。继续开展校园安全专项大检查,重点做好防汛防台、消防、禁毒、交通安全、在建工地等工作。完成区教育局安全管理中心设计方案,制定区校园安全管理防范手册,健全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制。

34.深化学校安全教育。依托市、区各级展示平台与载体,开展“绿色悦读”、“公共安全与技能展示活动”、“禁毒知识竞赛”、“精品课程征集”、“青春与法”等活动。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工作,重点做好区法治教育基地试点校建设工作,力争完成7-10所学校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培训,重点完成单位法人代表及安全管理代表安全岗位证书培训工作。

35.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安路配套小学、政学路配套学校、叠翠路配套幼儿园等项目开工,确保新江湾城B区配套学校、内江路小学迁建、同济中学改扩建、锦西路1008号幼儿园改扩建、国和一村128号中学改扩建和延吉二初拆除重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力争现代音职学校等项目开工,完成上音实验扩建、铁岭中学教辅楼加固工程、市东教育小区保护性修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