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针”增设充电车棚 老旧小区再添安全“砝码” 2024-06-14

公共空间小、电瓶车充电难一直以来都是老旧小区居民比较关注的话题。当前,全市正在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定海路街道深入开展专项检查,结合“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深入社区“见缝插针”增设充电装置和非机动车棚,在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的同时,减少消防安全隐患,为老旧小区安全“加码”。

挂图作战

积极开展排摸工作


老旧小区可利用空间小,既要挖掘新空间,又要做到合理、科学布局,让车棚位置能够覆盖整个小区,这是关键也是难点。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管理办、平安办、城建中心协同赶赴需要增设电动车车棚的老旧小区进行现场勘察,详细了解小区的布局、消防登高面的位置、楼道情况以及可以安装充电桩和雨棚的区域,确保快速摸清情况。

网格作战

积极推进落实工作


街道依托党建引领,以党建微网格为单位,发挥网格员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需求“痛点”。依据前期排摸调查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定海路街道因地制宜、深挖潜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充分利用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夹道角落等,最终敲定充电桩及车棚的选址和建设等相关事宜。目前,街道已完成定海路154弄、杨树浦路3061弄、白洋淀新村等8个小区的增设项目,新建车棚30处,增加充电位430个,基本实现街道非机动车车棚、充电设施全覆盖,为老旧小区非机动车消防安全筑牢一层“防火墙”。


多点发力

积极加大宣传工作


街道以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引导各居民区结合实际,利用微信群、社区通等线上平台,电子屏、宣传栏等线下宣传阵地,全方位、多角度告知小区增设电瓶车充电车棚情况,广泛开展消防法规和安全整治宣传,让广大居民在目光所及之处“屏屏有画面,处处有警示”,使安全治理行动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下一步,定海路街道将持续关注充电车棚的使用情况,积极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便民设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新浪微博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