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C156号提案的答复 2024-08-07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主动公开
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杨科经委两会[2024]29号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C156号提案的答复
唐健:
您提出的C156号“关于杨浦区全要素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全领域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科创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围绕杨浦“三篇大文章”,聚焦“创新四力”,如何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汇聚杨浦、促进杨浦创新生态的繁荣和发展,提案提出了“全要素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 全领域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您对杨浦区的创新发展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期盼,十分具有建设性、专业性。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委十分重视,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统战部、区工商联、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提案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作出本次答复。
二、提案建议答复
(一)强化“区校联动”,优化营商环境
杨浦依托区域高校集聚优势,强化区校联动与合作。一是搭建联动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与高校联合共建的创新平台密集落地,2024年1月揭牌成立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2023年启动建设同济大学“同济致蓝”概念验证中心,2023年7月与香港中文大学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共同建设“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复旦大学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智能建造平台、上海市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等创新性平台持续推进建设,增强技术创新的对接联动,打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二是优化营商服务,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全方位探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修订的《杨浦区知识产权资助办法》于2023年2月1日起实施,首次纳入对获得国家级、市级专利奖予以大力资助,通过知识产权扶持鼓励促进高校高质量知识产权转化。三是依托“三区联动”,打造创新品牌。杨浦区依托环同济成为上海市首批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成为上海首批数字化转型市级示范区、大学路入围科创街区试点建设,“三区联动”营造出各类要素有机融合的创新环境。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杨浦特色,在营商环境上用好“区校联动”这张牌,为杨浦科创企业赋能,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杨浦。一方面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力,持续推进区校合作迈向深化。推进“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建设,与复旦大学、上海城投共同商订建设方案及合作协议,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培育转化;通过杨浦区创新创业学院,加强与香港中文大学的交流互动,赋能杨浦相关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提升营商服务,擦亮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品牌。对照区优化营商环境方案7.0版,全面优化升级服务,推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完善区校联动协调机制,打通高校与部门、园区、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推动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科与技术的“同频共振”。
(二)保障人才安居,厚植人才沃土
杨浦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住房保障工作,根据《杨浦区人才安居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对于符合一定标准的人才,按照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应届毕业生及海外留学生3大类,分不同标准予以租房补贴。2023年全区新增筹措供应人才公寓3721套,安排入住2400余人次,发放安居补贴金额3500余万元,其中对409位应届毕业生、942人紧缺急需人才提供了补贴支持。为满足并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住房体系,保障各类创新人才集聚提供居住保障,“十四五”期间截止2023年底我区已经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9254套,供应12246套。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人才安居扶持政策,有效保障租赁房的持续供给,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好的宜居条件、安居环境,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进一步发挥青年人才引领发展的驱动作用,加快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建设同向发力。
(三)增进“幼有善育”,推进“老有所养”
杨浦多措并举开展托幼、养老服务,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一是加快建设社区“宝宝屋”。2023年已完成12个街道的社区“宝宝屋”建设,实现全覆盖的目标,2024年将继续增加托额,并完善“宝宝屋”运营,让适龄幼儿家庭享受一年最多12次的免费、便捷的临时托育服务。二是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助力老年人走出家门15分钟,就可享受便利优质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杨浦已建成2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3家日间照料中心、271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27家助餐服务场所、14个家门口服务站、7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进一步均衡枢纽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整体布局,让老年人走出家门15分钟内能享受到更方便、更优质的社区服务。三是优化资源配套,吸引海外人才。杨浦区共有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分别为杨浦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杨浦法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复旦附中国际部,目前在校外籍学生1215人。近年来,我们也与基础教育发达的国家地区积极协商,争取新的中外合作项目落地杨浦。
针对提案中提到的“在科创园区或办公楼集中的区域将每年幼儿园缩减空出的场地,改造成托老所”的建议,虽然近年来杨浦入园人数有所下降,但随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班额达标、托幼一体占比达标、招生条件下降、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等工作要求,杨浦需持续优化区域学前教育资源布局,通过拆并园所、控制班额、开设托班、优化招生等方式达成工作指标并有效用足现有资源。因此,目前幼儿园不存在资源空置的情况,改造成“托老所”缺乏现实条件。未来如果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统筹学前教育资源与养老资源,则会根据上级相应部署,加强研判,推进转型。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关于养老托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区常住人口实际情况,继续优化本区托幼、养老资源布局,既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又更好满足群众对“幼有善育”“老有所养”的美好需求。
2024年5月29日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2号楼14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林洁 联系电话:656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