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杨浦区街道社工站建设的实施方案 2022-08-01

关于推进杨浦区街道社工站建设实施方案


为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融合发展,发挥好社会工作在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优势作用,推动我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民办函[2021]20号)和《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推进上海市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通知》(沪民社工发[2021]5号)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推进社工站建设,提升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是增强街道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按照“一年覆盖、两年规范、三年提升”的目标,盘整现有优势和资源,争取用一年时间,建立1个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12个街道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以下简称“综合社工站”),各街道根据自身实际设立社会工作专项服务站(以下简称“专项社工站”),实现全区综合和专项社工站全覆盖和标准化运营,探索在符合条件的居委会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以下简称“社工点”),推进社会工作服务进一步向社区延伸,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用两年时间联动社工站建设各相关单位,形成区民政、区专项社工站主管部门、区级社工指导中心、各街道、各社工站和各社工点协同推进,互融、互通、互动发展模式。

通过社工站建设,增强“五社联动”,创建一批标准服务站点、形成一批品牌服务项目、培育一批公益服务组织、打造一批专业过硬人才,形成“区—街—居”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以社工站建设为支点,推动社会工作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专业力量和平台支撑。

二、工作任务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设置、资源共享、注重功效的原则统筹推进社工站建设。每个街道设立1个综合社工站,根据实际需求设立若干个专项社工站,有持证社区工作者的居委会需建立社工点。

(1) 功能明确

1、 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

依托区社会工作协会,对全区社工站点建设进行指导。协助区民政局梳理社工站点服务清单,形成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菜单式”目录。指导各综合社工站完善组织架构和内部责任分工,针对常驻社工、志愿者、财务、文书档案等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社工站日常运营。以及指导其它相关业务工作。

2、 综合社工站

依托各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设置,或独立设置,围绕需求调研、服务开展、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具体包括如下服务内容

(1)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救助服务、为老服务、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助残服务等

2)社区治理服务:助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3)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服务:持续为社区社会组织赋能做好资源链接

4)社区志愿服务和公益基地建设:支持社区志愿服务;支持公益基地建设与运营;发挥辖区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作用。

5)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服务:动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证书考试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培训;开展督导服务。

3、专项社工站

依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在基层建设的工作站点设置(包括社会救助、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禁毒、矫正、医务、青少年、未成年人保护、为老服务、社区治理、婚姻家庭、社区发展、重大事件处置等),负责推进相关专业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实施社会工作一线专业服务。

4、社工点

依托各街道社区居委会设置,街道也可探索在社区睦邻中心、睦邻点设置社工点。负责舆情上达,政策下达工作;发现居民需求,提供转介服务;具体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工作;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开展社区居民服务工作。

(2) 制度到位

区民政局制定《杨浦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推进实施方案》,形成社工站点服务清单(共性服务内容),指导各街道、社工站根据自身特点丰富服务清单,建立健全社工站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架构和内部责任分工,规范运行流程和标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场所使用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工作制度;探索制定服务标准,形成日常工作督导、绩效评价等注重效果检验的反馈机制。

(3) 人员到位

综合社会工作服务站每站一般不少于3名工作人员。设站长1名,负责社会工作服务站工作在街道层面的统筹协调;专业社会工作者不少于2名,负责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日常工作管理、运营和项目实施等。工作人员需取得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持有助理社会工作以上职业水平证书,并具有2年以上社会工作服务经验。街道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从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资质的现有社区工作者中转化等方式,为综合社工站补充工作力量。

专项社工站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配备工作人员。社工点由街道指定1名持证社区工作者负责具体事务的推进。

(4) 设施到位

各街道需整合辖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为综合社工站提供满足开展服务条件的办公场所、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各专项社工站和社工点可利用现有人员和场地资源建立。建立的各社工站(点)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在办公场地显著位置挂设社工站标牌,标牌由市民政局统一设计,由区民政局统一制作并发放。

1、综合社会工作服务专用和利用室内场地面积一般不低于500平方米,可合理叠加多种功能区,可整合社区其他资源。

(1)社会工作室人均办公场地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

2个案室不少于2个,每个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

个案室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私密性工作区域。主要功能包括:与服务对象会谈;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减压、情绪疏导;为服务对象提供临时照护或应急照护;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服务等支持性服务。

3小组活动室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

小组活动室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工作的区域。主要功能包括: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恢复;成员意识和自信心提升;行为矫正;协助社会化;行为预防;问题解决;社会价值实现等。

(4)多功能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

多功能室是社会工作服务站召开相关会议、举办有关活动的区域。有条件的街道可以配置适合不同类型服务对象身心需要的学习或游戏设施设备。

(5)综合接待区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设接待台由社会工作者轮值接待

综合接待区是社会工作者日常办公的开放性工作区域。主要功能包括:首问接待、政策咨询、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需求指导、服务对象相关服务的资源链接等。

(6)会议室、档案室等

2、专项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面积、场地等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其功能确定。

(5) 规范运营

社工站开展服务要遵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流程和职业道德伦理规范。建议各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综合社工站。由各街道作为购买主体,承接主体是依法在杨浦区民政局登记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具有一定口碑的、在外区登记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区民政局连同区社会工作协会就社工站的运营,提出相对统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预算推荐模板,以供街道参考使用。

3、 工作安排

(1) 动员部署。2022年7月底前,区民政局根据市民政局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和实施步骤,召开社工站建设工作部署会。各街道梳理专项社工站(点)的设立点位,做到“应建尽建”,综合社工站挂牌实现全覆盖

(2) 全面启动。2022年7月—12月,各街道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综合社工站委托运营项目立项书进入立项程序;项目通过联审后,有条件的街道可统筹街道财政资金“先行先试”,逐步规范运营。12月底前,所有已建社工站(明确服务功能。

(3) 规范运营。2023年,完善各社工站(点)各项运营制度,成熟服务功能,形成督导评价机制,由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指导并开展绩效评价,形成长效机制。

(4) 打造特色。在规范运营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梳理,挖掘特色做法,并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典型,为各社工站之间互学互鉴搭建平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刻认识社工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社工站建设和发展摆上重要议事议程,抓好贯彻落实。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构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高效顺畅的工作格局,让社工站发挥实效,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区民政局成立社工站建设领导小组,区民政局局长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服科(社工科,社会科、老服、基政共同参与推进

各街道成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实际,制定社工站(点)建设运营方案,为社工站配备必要的办公活动场所和办公设备,完善社工站相关运营制度,做好与社工站相关的项目设立、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信息录入监管评估等工作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专项社工站建设提供支持,包括场地设备提供、人员配备,职责分配等工作。

)确保资金投入

市民政局按照每站3万元的标准给予综合社工站一次性建设补贴统筹市本级项目支出福彩公益金,安排专项用于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对社工站运营适当给予支持。各街道每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资金保障社工站委托运营的购买资金。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领域专项社工站给予项目和经费支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要重视将专业社会工作者人力成本作为重要核算依据。

)加强资源整合

推动街道综合社工站,与专业社工机构、公益基地、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条线专项社工站等多点位的联结加强协同协作同时邀请高校专家成立社会工作顾问团,为社工站专业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努力构建“一站、一师、机构、品牌”的模式,即一个综合社工站结对一家专业社工机构、一名专业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运用,形成特色社会工作品牌。

(四)加强总结宣传

及时进行经验梳理,挖掘特色做法,推广典型,为各社工站之间互学互鉴搭建平台充分整合本区社会工作的宣传平台,抓住每年国际社工日、杨浦社工节的契机,以及《幸福之杨》刊物、“杨浦社工”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社工特色亮点做好成效展示和专业分享,提高社会大众对社工站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附件:1、《上海市杨浦区综合社工站服务清单(工作职能)》

2、《上海市杨浦区专项社工站服务清单(工作职能)》



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

2022年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