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第C112号提案的答复 2024-08-06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杨滨江集团(2024两会)— 3号
对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
第C112号提案的答复
周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滨江开发再提速打造人民城市新样板’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滨江开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关于“统筹规划扶持老字商号重振”、“发展滨江海派文化特色市集”、“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扶持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滨江公交线路”等建议充分展现了您对杨浦滨江开发的高度关注和期盼。区滨江集团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内容会同区商务委、区建设管理委、区文化旅游局、区规划资源局、区民政局共同研究讨论,结合目前杨浦滨江开发工作,梳理形成四块内容,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关于统筹规划扶持老字商号重振
杨浦滨江历经百年工业文化的变迁,见证了如“正广和汽水、回力球鞋、上海牌手表、沪东状元楼、上海肥皂厂”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上海著名品牌的辉煌历史,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同样注重对于滨江区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复现和国家非遗物质文化的赓续,为充分挖掘杨浦滨江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前置工作,主要如下:
一是全域谋划,推进保护规划编制。杨浦滨江区域拥有丰厚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其中滨江南段地区共有风貌街坊37处,各类历史建筑总量约64万平方米,包含里弄建筑约33万平方米。规划在历史建筑甄别和风貌实施评估的基础上,聚焦滨江风貌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优化工作,滨江南段以沿江工业遗产大开大合为主,腹地以八埭头、大桥东里弄肌理为主的风貌格局,严格落实风貌保护要求;滨江中北段结合历史建筑甄别和风貌评估成果编制风貌保护规划,不断挖掘历史风貌的特质和内涵价值。规划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为原则,创新盘活特色资源,将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活化利用与商业、文化等功能相融合,为老字商号重振、特色市集等创造丰富的场所空间,推动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全面焕活,推进导入业态功能。滨江南段一线沿江区域已有诸多工业遗产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永安栈房西楼被改造为世界技能博物馆,发电厂储灰罐改建为灰仓艺术空间,上海船厂船坞正在建设上海博物馆北馆。毛麻仓库、绿之丘等建筑逐步投入使用。慎昌洋行、杨树浦电厂等工业遗产设置文化功能,修缮后的工业遗产构成了杨浦滨江的景观标志;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改造,结合地区历史,打造如“皂梦空间”特色商业空间,以商业业态结合展览展示的形式,讲述上海肥皂厂的发展历史,宣传老字商号历史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引导老字号品牌结合滨江地区工业遗产、历史建筑等打造特色品牌店。利用线上平台,帮助老字号品牌扩大传播力,将更多线上流量引入线下消费;研究鼓励老字号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对老字号品牌引进培育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关于特色商业的推动与落地
区商务委联合沿江商业企业,在全年各级促消费活动中,引导商业板块联动,活跃滨江商业氛围,提升滨江商业能级,将更多影响力大的活动导入滨江,不断扩大滨江商业声量。
一是提升滨江商业配套能级。区商务委多次牵头召集滨江集团、国际时尚中心、东方渔人码头等共同研究丰富滨江沿线商业业态工作。指导东方渔人码头与时尚中心结合杨浦滨江特点,引入滨江地区消费者、游客需要的商业品牌。目前,东方渔人码头一楼咖啡馆、快餐店、便利店已招商完毕,众多知名消费品牌入驻;时尚中心已完成近50个品牌的签约或续约,确保商业开业率保持在高位。根据杨浦滨江游客较多的特点,目前在滨江沿线布点咖啡馆10个,自动售卖机15个,饮水处9个。会同滨江集团共同制定“杨浦滨江便民商业选址与营造方案”,在滨江沿线选址5处,面积合计约630平。
二是争取市级消费活动落地滨江。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承办市级IP活动“上海进口嗨购节”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让市民足不出“沪”感受世界缤纷文化盛宴,举办多场不同主题的文化聚场,互动演绎国别文化;引入“GO全球市集”,展示不同国家特色商品,推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国优质商品走入上海消费市场。活动期间带动进口商品销售达645万元; 线下参与人数达32,600人次; 参与的门店数(包含线上与线下)达129家; 参与品牌数达186个; 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媒体现场报导10+、媒体推文报导20+、抖音主播云逛展、楼宇电梯框架等直效推广覆盖。
三是打造滨江夜经济消费新场景。为进一步体现杨浦滨江“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绣带”的蝶变,结合“上海六六夜生活节”,将滨江国别商品、特色美食等系列主题夜市集串珠成链,打造“六六夜生活节”水岸好去处。联动杨浦滨江沿线东方渔人码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百联滨江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举办夜生活主题的户外市集、马路夜市、露天电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夜生活业态。
四是打响“一节六季”促消费活动。结合“迎春消费季”“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旅游季”“拥抱进博首发季”“网络购物狂欢季”“跨年迎新购物季”,组织商贸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营促销活动。“跨年迎新购物季”期间,滨江地区开展系列迎新春购物消费活动,组织国际时尚中心、东方渔人码头等商场联动线上线下,发放消费补贴券等,组织多家门店开展新春促销活动。“迎春购物季”期间,时尚中心于2024年3月举办上海宠物时装周活动,聚焦“宠物时尚”新视角,带动宠物经济新热点。
下一步,将会结合“五五购物节”等全年一节六季的促消费活动策划,将更多的商业资源导入滨江地区,不断提升滨江商业声量。同时,围绕滨江商展文旅体等重要活动节点,形成官媒+平台+自媒体的综合运用,即:官方媒体(央媒、市媒、区融媒)、平台企业(美团、抖音、B站和小红书等)、自媒体(公众号、视频号、在线直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宣传,鼓励各商家结合不同活动主题,利用企业网站、微信、微博、会员等多渠道发布促消费宣传信息,及时发布消费信息,引导市民出门消费,带动滨江消费热潮。
三、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一是大力夯实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目前我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共10家,其中区级培育基地2家,各街道培育基地8家,入驻培育基地的社会组织有 105 家,其中 83家社会组织注册地在培育基地。区社会组织(公益)总部基地、长白新村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园入选2023年上海市示范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获市级资助。区民政局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空间布局提质增效,提升入驻机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目前,滨江周边的平凉路街道“群欣”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园(扬州路310号甲二楼)已吸纳8家社会组织入驻,入驻组织服务于社区治理、青年就业援助、电梯加装、爱心帮扶等领域,深入参与社区自治共治,增进社区和谐共融。
二是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坚持每年举办公益创投活动,去年设置了“社区治理、街区共建、活力滨江和社区自治”四个赛道。在单独为滨江开发设置的“活力滨江”赛道中,共收到8个参赛项目,共4个项目入选,提供创投资金约17万元。同时,积极助推社会组织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以“直播带岗”衔接“线下招聘”,全力打好社会组织助力就业“组合拳”,累计吸引2600余人次参与。开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征集,形成典型示范。举办社会组织风采展示活动,宣传推广社会组织特色案例、品质项目和先进经验,促进社会组织互学互鉴。
三是锻造社会工作人才专业队伍。杨浦区积极引导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滨江社工站举办了“汇聚社工力量 服务美好生活”——2024年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活动以宣传展示、咨询互动、物资义卖、游戏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对本区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进行宣传,向公众介绍了各领域社会工作机构在本区开展服务的实际情况。在专业培训方面,2023年,按照在职社工、已取得社工资质的社工、尚未持证社工等,为本区社工开展分级分层的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参与社工共计达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杨浦区社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今年,区民政局将创新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专题培训,做好社会组织青年骨干培树赋能。此外,上海杨浦区善治社区党建工作室“平凉滨江红色巾帼讲解团”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与政策供给,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开展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地培育孵化活力。依托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公益招投标、公益创投、十大案例评选等多个平台,拓宽社会组织深入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
四、关于公共交通的规划与实施
围绕创建杨浦滨江南段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和世界级滨水区的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协同推进,持续推进完善布局公交线路,提升滨江南段地区交通可达性和出行品质。
一是强化轨道交通支撑,建成投用4号线、18号线等垂江线路,配合市级部门开展轨交24号线前期研究,优化沿江方向轨交的规划。
二是优化骨干公交通道布局,杨树浦路为东西向主通道,目前有28路、135路、853路等近10条线路途经设站并接驳轨交,调整优化103路公交接驳轨交12号线爱国路站。
三是积极配合市级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研究并持续推动公交优化,已建成投用秦皇岛路码头公交枢纽,加快推进建设丹东路和中石化等公交首末站。
四是推进滨江南段路网工程实施。已实施完成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江浦路越江隧道建成通车,正在开展实施隆昌路越江隧道工程。已完成安浦路等滨江南段5条道路、全长1.6公里路网一期工程,正加快实施大桥以东2.7公里段安浦路等路网工程。已完成世界技能博物馆配套道路建设,推进军工路快速路新建等项目。
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024 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