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2019-06-18

 

 

 

 

 

杨五镇府〔2019〕6号

 

 

杨浦区五角场镇人民政府

五角场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全面建设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根据《杨浦区关于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杨府办发[2019]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五角场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和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综合治理、全社会普遍参与”理念,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实效,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的五角场镇,为杨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助力。

二、工作目标

成功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全覆盖,实现辖区内130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比例达80%,即104个小区完成分类达标居民区创建,累计建立61个“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位和1个再生资源中转站,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5%。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体系,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质量显著提升。

三、组织架构

(一)建立联席会议

按照“区级组织、街镇落实”的工作思路和建立区、镇、居民区三级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的要求,成立五角场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镇党委书记倪来娣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邬宏伟任第一召集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元晖任召集人,镇管理办、镇党政办、镇党建办、镇自治办、镇文化办、镇妇联、镇城管中队、镇房办、长海市场监督管理所、海真保洁分公司、各片党委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镇管理办,办公室主任由陈保安兼任。  

成立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由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召集人。组员由小区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及居委干部等构成,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二)联席会议职责

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属地管理责任,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完成区域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分类达标居住区创建、绿色帐户推进等工作;开展区域性的垃圾分类减量社会动员;负责区域内垃圾分类减量的监督落实,提升居住区的源头分类质量,规范小区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分类管理;推行居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完成“两网融合”回收体系中转站及社区回收服务站点位设置,落实服务点的建设和日常监管;推进辖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落实单位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的规范申报。

(三)职责分工

1、镇管理办:全面负责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督促居委、物业、社区队伍、社会组织及镇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日常工作。(1)落实居住区垃圾箱房改造和修缮工作。(2)按照“定时定点,集中管理”的原则,指导居委会和物业合理设置垃圾投放点。(3)根据上海市垃圾投放容器统一标准,落实居住区垃圾投放点分类容器的配置。(4)落实所有分类投放点的容器、标示、宣传、公示、配置“五规范”工作事宜。(5)建立垃圾分类“三支队伍”:一是镇层面的垃圾分类专职管理队伍,二是指导居民区党组织成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三是督促物业落实二次分拣员队伍。

2、居民区:负责所辖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具体落实。(1)在镇职能科室指导下招募成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居民志愿者)队伍。(2)在镇职能科室的指导下,配合物业落实“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管理,优化调整小区垃圾投放点位。(3)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倡导居委会将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纳入居民公约。运用诸如多媒体、微信群、楼组长会议、党员活动、自治活动、入户宣传等方式积极融入垃圾分类元素,推进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形成社区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4)对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日常管理运营。加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扫描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建立垃圾分类工作的各种台账。加强每日巡查力度,重点巡查投放点位的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小区卫生保洁和垃圾箱房的卫生情况。

3、镇城管中队: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聚焦以下5个方面:(1)依法查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未按规定设置分类收集容器的违法违规行为。(2)依法查处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未按规定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驳运至垃圾箱房或者垃圾小型压缩收集站的违法违规行为。(3)依法查处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违法违规行为。(4)依法查处将工业垃圾、医疗卫生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违法违规行为。(5)依法查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

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的作用,主动牵头基层党组织、居委、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形成联动机制,积极落实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

4、镇房办:做好对物业服务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1)将垃圾分类纳入物业服务标准体系,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分类管理。(2)督促指导业委会将设置垃圾分类容器、配备分类驳运机具、实行分类投放管理等服务内容纳入合同文本。(3)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定时定点”的管理原则,规划垃圾投放点。(4)监督物业服务企业按照要求在垃圾投放点和垃圾箱房配置垃圾投放容器。(5)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分类驳运垃圾,坚决杜绝“混装混运”。(6)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小区卫生保洁,特别是垃圾投放点和垃圾箱房的卫生保洁。

5、长海市场监督管理所:协助落实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加强对餐饮企业餐厨废弃物、废弃食用油脂的分类监管。排摸标准化菜场现状,逐步落实新建和已建标准化菜场的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套工作。推动旅馆、餐饮行业限制或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并会同相关执法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6、环卫作业队:按照相关作业标准和要求严格履行垃圾的分类收运工作。(1)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2)落实建筑垃圾和大件垃圾收运工作,做到及时清运。严格执行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垃圾“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制度。(3)落实有毒有害垃圾收运工作,按要求每月上门收集。(4)做好与物业垃圾清运的对接工作,做到文明收运。

7、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责任。(1)根据所在小区的实际情况,依据“定时定点”和便于集中管理的原则,合理设置居民区垃圾投放点,并按照要求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容器。(2)在每个小区垃圾箱房安排至少1名生活垃圾分拣员进行辅助分类,把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道关。(3)按照分类驳运的要求,将各个垃圾投放点的生活垃圾分类驳运至垃圾箱房,不得混装混运。(4)做好垃圾箱房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定期冲洗、打扫垃圾箱房墙面、地面,确保墙面无污渍,地面干净整洁。(5)做好与环卫作业部门垃圾清运的对接工作,确保垃圾及时清运。(6)做好与“两网融合”点的对接工作,确保可回收物及时回收。

8、镇各职能科室:镇各职能科室按照各自职责,结合自身工作,积极与镇管理办进行对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

1)充分利用各类平台、窗口进行宣传发动,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进行全民动员,号召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的群团组织作用,结合职工教育、妇女家庭工作、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进营区等“七进”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责任科室:党建办、自治办、文化办、服务办、工会、团委、妇联)

2)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居民区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用好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发挥在职党员对社区垃圾分类的示范等作用。联系辖区各级党组织,动员呼吁广大社区党员带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并积极配合垃圾分类指导员和分拣员开展工作,为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工作提供支持。    

(责任科室:党建办、文化办、自治办)

3)根据分类标准做好镇机关大楼、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中心以及学校等场所的垃圾分类工作。

(责任科室:党政办、文化办、党建办、服务办)

(4)充分整合社区现有的智能监控装置、网格化监控资源等,探索智能监控装置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的监督管理作用。

(责任科室:平安办、信访办)

5)将机关联络员及居委干部在所负责居民区指导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作为年中、年底的考核指标。

(责任科室:人才办、党建办、自治办)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

1、规范源头分类,开展示范达标创建

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创建活动,落实属地责任,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人,按照“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统计台账、有分类实效”的“五有标准”,进一步推进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投放容器、标识的规范化以及短途驳运机具的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分类垃圾箱房、分类投放点的改造,因地制宜地推进定时定点投放;发挥好绿色账户正向激励机制,突出强化分类指导员、分拣员的作用体现;用好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提高在职党员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各项促进源头分类实效的举措,切实提升干、湿垃圾投放准确率和纯净度。

2、推进体系建设,强化全程分类管理

进一步推动“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市场参与,鼓励“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增强可回收物投放、交售的便捷性;全镇累计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61个,建设中转站1处。优化分类运输体系建设,全面规范作业车辆分类标识,分类收运整洁规范,杜绝二次污染;结合市容环境门责管理,深入开展“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我的垃圾我分类”主题活动,推进沿街商铺分类上门收集工作。

(二)全面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1、构建三级管理,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按照“区级组织、街镇落实”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责任体系要求,进一步深化区、镇、居民区三级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形成联动合力,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实效。镇分减联办每月召开例会,通报推进情况、讲评存在问题、协调相关工作,督促、指导各责任主体落实好各自责任。

各片党委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居民区每1-2周召开工作会议,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并加强薄弱环节的督导。

2、深化党建引领,引导社区分类自治

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发挥居民区党组织作用,形成社区党组织、居委、物业、业委会“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加强基层互动,强化与居民沟通,引导社区居民开展自治管理;对接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对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监督检查频率,定期分析发现问题,建立情况通报机制。

3、落实日常执法,加大强制分类约束

一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建立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针对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未按《条例》要求落实投放管理责任的主体进行处罚。

二是加强属地和行业监管力度。推进实施管理责任人制度,重点督促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保障社区和单位分类投放容器的规范配置和标识规范清晰、严格落实分类驳运,确保源头投放及收集环节的规范有序;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等创建工作的考核指标。

三是逐步落实倒逼机制。在“不分类不收运”的基础上,逐步落实收集运输单位对居住区、单位交付的生活垃圾品质管理责任,倒逼居住区、单位做好源头分类管理工作。

四是鼓励社会监督。公开举报渠道,通过信息公开、公示等方式,让市民更了解环卫作业流程,并鼓励市民参与对分类清运的监督。

(三)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1、全面宣传发动,引导居民参与

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社会动员,结合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全面动员。

2、倡导绿色理念,落实源头减量管理。

倡导绿色办公与绿色消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旅馆、餐饮行业限制或减少一次性用品,并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排摸我镇标准化菜场现状,逐步落实新建和已建标准化菜场的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套工作。

五、推进计划

(一)创建推进阶段(2019年3月-2019年5月)

开展分类达标居民区创建和示范街镇创建工作,4月确保辖区内60%以上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符合达标标准;5月确保80%以上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符合达标标准。

(二)巩固提升阶段(2019年6月-2019年10月)

不断巩固提升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源头分类质量,确保顺利通过达标居民区和示范街镇验收,完成创建任务。6月,全镇至少完成50%的新增回收点位建设,并落实中转站的建设点位选址;10月,完成所有新增“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位及中转站的建设工作。

(三)评估考核阶段(2019年11月-2019年12月)

迎接区分减联办的实效考核评估,落实工作总结及台账资料规整工作。

六、保障机制

(一)信息通报机制

镇分减联办每月汇总垃圾分类工作月报,及时将推进工作进展、社会第三方检查情况及成员单位动态信息向镇党委、镇政府汇报,并向各成员单位进行通报。各成员单位要确定联络员,及时上报垃圾分类工作信息及典型案例,再由镇分减联办向区分减联办推荐报送。

(二)督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工作的监督巡查,对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进行监督,重点加强对各项分类推进工作进度及工作实效的督查。

(三)奖励评优机制

建立镇级奖励评优机制,倡导分类新时尚。重点加强对垃圾分类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的挖掘,鼓励基层智慧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提升分类管理的效能,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一定物质和精神鼓励。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确保我镇成功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

 

 

2019年5月15日

 

 

 

 

 

杨浦区五角场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