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道边的“废品回收站”到翘首以盼的“社区食堂” 2025-01-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优化管理服务、解决群众需求、提升执法效能等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从优美的人居环境到便捷的生活设施,从有求必应的政务服务到不断优化的执法管理,充分彰显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人民城市新实践”中的显著成就与深刻变化,以“真抓实干”的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篇章。近期,在执法队与街道各部门人员的斡旋与努力下,一处原本坐落于河道边即将开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废品回收站”摇身一变,被顺利改造成了居民们翘首以盼的“社区食堂”。
欲在河道旁开设“废品回收站”
2024年8月,地处于五角场辖区北面武东路350号房屋的承租单位向街道申请小工程备案,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与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至现场检查发现其申请面积超标,故予以退回。之后,该单位经过调整,又以该地址一楼房屋装修为由再次申请小工程备案,并未言明今后经营类型。
时任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二级主办、社区组负责人的王国强同志凭借多年以来的办案经验发现了其中的蹊跷,该承租单位重新提交的备案材料里,营业执照有明显变更的痕迹,特别是增加了“再生资源回收和销售”引起了他的警觉,再三质问下,该单位负责人承认其准备在此处开设“废品回收站”经营。
武东路350号房屋位于吉浦路沿街东侧,紧邻五角场江湾地区北部最主要河道——小吉浦,最近处仅有7米。小吉浦经过近年来不遗余力的治理,如今河岸两旁建起了整齐美观的沥青步道,碧绿的绿植随风摇曳,清澈的河水潺潺流动,已成为该地区居民休闲散步的重要场所,如果在该处开设“废品回收站”,势必会对河道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违中央及全市对于河道保护的各项要求。
鉴于此情况,王国强同志告知承租单位负责人在此处开设废品回收站所面临的问题,并要求其改变经营业态。但由于承租单位和出租单位已签订了租赁合同,双方出于各自经济利益考虑均不愿意终止。9月中旬,承租单位悄悄开始无证施工,被执法队所在的路长及时发现,并迅速组织力量制止了其施工行为,同期更是收到12345相关投诉15件,执法队员均一一作了说明和答复,但由于矛盾始终存在,问题解决陷入僵局……
“解铃”还得坐下谈 执法来当“系铃”人
仅仅凭借制止,并不能解决双方的诉求,最重要的是协调好彼此间的核心利益。为此,王国强同志多次线上线下约双方见面,尽全力搭建沟通平台,既重申河道保护的重要性,也关心双方的本质诉求,在最核心的违约金谈判上做足努力。
经过不懈努力,双方从一开始拒不配合、互不相让,逐渐到开诚布公、尽释前嫌,在王国强同志的调停下彼此在违约金谈判上各让一步,在9月30日初步达成了友好解除合同的意见。10月14日,在执法队的见证下,双方正式签署合约,解除了租赁合同。一个可能污染河道、严重影响环境的“废品回收站”隐患就在悄然间被消除了。
然而问题又随之而来,既然“废品回收站”不开了,那空置在那里的店铺又何去何从?原本这可能并不是执法队员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既然事已至此,何不再进一步?悄然间一个大胆,但又非常值得一试的想法在王国强同志的脑海里浮现……
以居民“吃饭”之诉求 巧解商户经营“急难愁”
王国强同志在五角场街道工作已有十余年,多年来的街面和社区执法经验,既让他吃透了五角场的地理环境,也让其了解到了许多居民群众的真实诉求。
武东路350号地处五角场街道北部,此处依小吉浦河道自南向北建设有三湘世纪花城、文化花园、正文花园等多个大型居住社区,但有别于五角场核心商圈,该地域配套的商业设施相对匮乏,特别是缺少类似“社区食堂”的亲民化餐饮,也成为周边居民长期以来的诉求之一。
想到这里,王国强同志仔细琢磨着眼前这原本准备开设“废品回收站”的闲置商铺,这个商铺场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且不同于其他综合体内的商铺,这个商铺沿街而建,租金相对便宜,同时其了解到出租单位有开设餐饮的经验,这就让该处打造成居民期盼已久的“社区食堂”有了无限的可能。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国强同志与原本的出租单位进行了沟通,正巧出租单位也正在为后续租赁发愁,一听到其提出的建议,顿时茅塞顿开,随即表示愿意一试。于是,这个变“废品回收站”为“社区食堂”的想法开始付诸行动……
多方协力助企业攻关 “废品回收站”终变“社区食堂”
在该单位下定决心后,王国强同志秉持“求真务实、精诚合作”的执法服务理念,在后续一系列的工作中继续帮助该单位“闯关”。
由于开设社区食堂不同于开设废品回收站,其工程装修报备所需的材料完全不同,同时开设餐饮还涉及到营业执照变更、食品卫生许可等证照申请,此外社区食堂享受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如何满足,都是摆在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王国强同志继续帮助出租单位与所在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搭建沟通桥梁。街道社区服务办获悉该情况后,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解答一系列筹办社区食堂的政策性问题,帮助企业满足补贴条件;相关的开设餐饮的证照也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帮助下很快予以获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所需的各项装修备案材料也在街道各部门的指导下迅速备齐;王国强同志依据工作经验,同设计方就食堂的内部装修、店招设置、油烟管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一个崭新敞亮、干净整洁的“社区食堂”雏形浮现于设计图上……
12月初,武东路350号“社区食堂”终于开始施工,它也有了一个名字:“杨浦区睦邻社区长者食堂——阳发饭堂”,相信在不久之后,这个翘首以盼的家门口食堂就将与居民们见面。
王国强
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二级主办
“能将一个‘废品回收站’改成‘社区食堂’实属不易,这次执法不仅消除了河道污染的隐患,更是满足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用餐需求,还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困局,这当中离不开许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从执法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李信阳
上海阳发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
“本来废品回收站不能开之后我们一筹莫展,没想到执法人员主动上门来说试试看‘社区食堂’,将信将疑之间,五角场街道完善的服务建设及详细的运营补助政策解读打消了我的顾虑,基层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又亲切,让我感到心中暖暖的,希望今后社区食堂能给周边居民带来便利。”
余伟亮
五角场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
“由于场地、环境、资金等各种因素限制,五角场辖区北部吉浦路区域一直没有落地社区食堂,这次执法队牵线搭桥,着实解决了周边居民的‘急难愁盼’,下一步街道也会持续跟进项目建设落地,做好社区食堂后续经营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周边居民办好实事。”
本次执法处置,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路长制”的事前监管发现机制,队员及时发现问题、提前介入处置,从而在源头上遏制住了违法的萌芽,消除了一起可能会对河道环保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隐患。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执法队坚持执法与普法双管齐下,服务与协助两手都抓,寻找居民诉求和企业难愁间的潜在联系,在助力助企业脱困的同时也想方设法一同解决居民长期以来的诉求,真正实现破解难题“一箭双雕”。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今后,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高举“人民城市”旗帜,将执法服务工作着力点始终放在群众的“急难愁盼”上,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杨浦写好“三篇大文章”贡献五角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