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E103号提案的答复 2021-07-19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
第E103号提案的答复
郑峰委员:
您提出的E103号“关于禁止在城市河道内垂钓捕鱼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感谢您对我区河道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关注。近年来,我区河道整治力度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不断提升,但河道生态仍十分脆弱,我区一直重视水生态环境的管理与保护。区建设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对您提出禁止市民在河道内钓鱼的提案建议高度重视,多次联动沟通,梳理相关法律法规,调研我区河道内钓鱼问题现状,对您提案中的建议进行深入讨论研究。
二、提案建议答复
自河长制湖长制推行以来,杨浦区河长办一直在努力营造水清岸绿、整洁优美、充满魅力的人民城市水环境。在全区共同努力下,杨浦水环境明显改善,河湖水质进一步提高。随着河道水环境的改善,我区主要自然河道的生态系统日趋稳定,鱼类活动也日益频繁,垂钓爱好者至河道周边垂钓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既是市民群众对我们水环境治理成果的肯定,也对我们的日常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郑峰委员所述,当前杨浦区河道生态系统仍比较脆弱,而鱼类生物的存在能够大大提高河道净水、养水、调水、控水的能力,改善水域环境。我区也正加强对城市河道内垂钓行为的管理。
(一)加强杨浦水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市民垂钓行为,我区目前对市民垂钓行为以劝导说服、宣传教育为主。根据上海市河长办《关于加强本市河道捕鱼监管与处置的指导意见》以及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关于加强和规范长江流域垂钓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区依托各街道城运平台,积极引导公众有序规范开展垂钓活动。同时,根据区内河道的实际情况,在个别河道内投放鱼苗、增种水生植物、增设浮床植物,以加快河道生态的完善和稳定。也希望随着国家、市级层面上位法对垂钓行为的规定与细化,我区将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本区垂钓管理办法,加强对杨浦水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非法捕捞行为的执法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区坚决禁止毒鱼、电鱼、网鱼等非法捕捞的行为,并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非法捕鱼联合整治行动。目前我区也将垂钓行为监管纳入河道日常巡查范畴,区河长办、区城管执法局对违法违规的垂钓和交易经营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对发现的沿河垂钓等影响水生态修复、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进行教育劝阻。
(三)加强民间对河道管理的有力监督
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离不开全民的支持和参与,自区河长办成立以来,我区积极探索全民治水的水环境保护路径。我区采取聘请“名人河长”、成立护河志愿队、鼓励中小学成立“红领巾护河队”等措施,加强民间组织对杨浦区水环境管理的监督,协助河长巡河,发现和监督制止河道内非法垂钓行为。日后我们也将持续扩大护河志愿者队伍,联系垂钓协会等第三方社会组织,尽最大可能发挥民间组织在规范垂钓行为中的作用。
(四)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为防止非法捕捞、非法垂钓的现象反复,我区将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多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河道水环境保护。在我区经常性垂钓聚集区段以及禁渔区,完善配套措施,以“疏堵结合”的理念,试点设立安全亲水平台作为垂钓疏导点,以及醒目的法律法规宣传广告牌和警示标语,积极引导垂钓爱好者树立正确的垂钓理念,倡导以娱乐为目的的休闲垂钓活动。并将进一步提高公众水生生物保护的意识,坚决抵制使用非法钓具、过度过量、破坏生态、非法交易的无序垂钓行为,促进公众共同参与、共同保护、营造良好的可持续休闲垂钓氛围。
我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河长制为引领,坚持生态治理。我们将积极采纳提案所提的意见建议,完善当前我区河道管理制度,加强河道执法,提高宣传力度,打造水清鱼欢、岸绿景美、功能多样的美丽河道,以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环境获得感。
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1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