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第C-086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3-07-12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主动公开



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杨科两会〔2023〕26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C-086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潘春华代表:

您提出的C-086号“关于采取具体措施促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部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形成基本答复意见,现将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完善组织形式、整合环同济资源、进一步加强环同济品牌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内涵等建议,是我区在环同济发展推进工作中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区科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按照环同济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对接同济大学相关部门,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不断深化区校合作,促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进一步发展。

一、关于完善组织形式,实现完整的环同济建设发展与运营管理职能

关于引进第三方服务企业的建议后续会在环同济具体项目建设运营中予以考虑,但是基于整体运营管理的职能的引进目前较难实现。区科委将通过以下措施强化环同济建设发展与运营管理职能。

1.持续深化联席会议议事机制。定期开展市科委、同济大学、杨浦区三方参与的联席会议,会议就环同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深入探讨研究,对环同济的重点项目作出决策。

2.发挥各类主体协调作用。在环同济创新街区建设上形成“1+X”建设管理架构,各司其职,明确工作任务,细化项目清单,统筹推进环同济载体升级、产业发展、应用场景落地、沙龙交流等具体工作。

3.实现多部门跨界联动。发挥区校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效能,围绕创新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双创载体优化等方面,通过上下联动、跨部门协同,形成区域新业态新产业、街区综合服务整体提升态势。

二、关于整合环同济资源,形成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1.促进产业融通发展。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形成互通互联的产业生态圈;推进组建环同济企业沙龙,鼓励组团作战,在市政、城建、信息通信、创意设计等各个领域以联合体形式开拓市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杨浦设计产业特色品牌。2022年以来,环同济企业沙龙先后组织了“绿色工艺赋能未来设计”“水环境治理的装备和工艺研究”“环同济‘设计+’企业走进同济校友企业——风语筑”等技术交流和产业对接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

2.形成引领品牌效应。进一步整合区校优质资源,着力构建协同发展平台,努力实现环同济企业信息共享,逐步提升环同济品牌内涵,增强环同济企业市场竞争力;依托“设计双城记”主题系列活动,组织环同济企业赴国内创新型及现代设计行业发展迅猛的城市开展学习交流,扩大环同济在城市间的影响力;进一步释放龙头企业优质资源,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融发展,逐步形成跨专业、跨行业集策划、设计、咨询、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全行业服务为核心的发展共同体。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同济品牌建设

1.加强环同济主题宣传策划。积极挖掘环同济特点和亮点工作,围绕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创新、人才、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策划深度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角度宣传环同济产业升级、重大工程、社区治理等发展进程,讲好环同济故事。尝试推出环同济微信公众号,挖掘环同济企业创新特色,聚合区域产业优势,努力打响环同济品牌。

2.提升环同济品牌标识运营。运营好环同济品牌标识,逐步推出品牌标识系列衍生产品,包括路面标记、街角小品和文创类产品等,在环同济的核心街区、边界主要路口等区域内展示环同济品牌标识。开拓区域商圈、科技园区、大学校区、居民社区等宣传阵地,采取布置主题展板、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强化环同济品牌宣传。

3.鼓励设计企业创新场景应用。紧扣杨浦区“十四五”规划建设,鼓励本区设计企业参与区内场景应用建设,支持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数字设计)等设计类企业创新场景应用,支持罗曼照明等设计企业赋能园区、社区、商区,推动设计产业发展能力提高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共同进步。

四、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立互惠机制,合作共赢

  1.加大区、校、企协同创新。2022年,杨浦区政府与同济大学联合编制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一轮发展规划(2023-2025)》,重点围绕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等重大需求,支持同济大学推进学科设置与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强化产业衔接,区校联手推进国家级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与同济大学共同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研究,支持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适时启动智能社区、智能医疗和数字空间治理等三个领域的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进一步增强城区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2.促进高校、企业开展供需对接。继续开展“走进高校”品牌活动,逐步形成领军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推进的新局面。2022年,“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共有百余家企业参与,来自11所高校院所的26个项目在活动中进行了路演介绍与对接交流,项目领域包括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智能网联汽车等,另征集高校项目100余项,形成项目汇编。进一步聚焦同济大学的创新策源能力,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赋能区域科创企业和智能产业发展。

3.打通要素环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强化校企合作,推广“校企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融通模式,逐步形成由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支持企业和高校双向输出,形成科研与产业同向发展。加强与同济大学校友会、同济校友产业创新联盟的对接合作,逐步探索系统化、长效化的沟通机制,促成更大范围的合作,搭建起环同济和校友的沟通平台,打造校友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平台。




2023年5月26日




主办单位地址:江浦路627号      邮政编码:200082

主办人姓名:华嘉锡         联系电话:65690561

承办单位地址:源泉路100号207室   邮政编码:200090

承办人姓名:周彦                   联系电话:55809175

承办单位地址:鞍山路5号            邮政编码:200092

承办人姓名:梁亮                   联系电话:6502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