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浦区养老服务相关问题的报告 2013-01-29

 

区政府:

    杨府督(抄)〔2013A005号文收悉,我局认真研读了《上海养老服务思路与对策研究》一文后,对当前我区养老服务的相关问题作了如下分析。

一、关于“9073”养老服务格局   

    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9073”养老服务格局,现有核定养老床位数6567张,占老年户籍人口的2.3%,有23626名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占老年户籍人口的8.3%,另有近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发展最为薄弱的,是90%左右在家庭养老的老人的服务,我区自2009年起为1.5万名独居老人提供电话关爱服务,2011年起为所有9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月60元的营养补贴,2012年,实施了“老伙伴”计划,发动2400名低龄老人作为志愿者,关爱1.2万名高龄老人,从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家庭养老的老人提供了服务支持,但是仍有大部分家庭养老的老人,除了能得到家人的照料外,享受不到其他服务,亟待出台一些家庭养老的扶持政策,包括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文体活动服务、维护权益服务等,进一步丰富家庭养老的内涵。

二、关于文中所提养老服务的其他内容

    (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每年把养老机构、助餐服务点、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全区现有养老机构49家,养老床位6567张,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2家,每日有3000名左右的老年人享受为老助餐服务,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7家,收住日托老人310名,社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52家,每日前来活动的老年人数在1万人左右。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杨浦老年人口的增长进程,继续推进养老机构、助餐点等服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院由区卫生局按照职能,推进建设、管理与服务。

    (二)机构建设

    目前,我区养老机构中,政府办养老机构10家,养老床位数2087张,占床位总数的31.78%;社会办养老机构39家,养老床位数4480,占床位总数的68.22%其中办院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养老机构有23家,占总数的46.9%,床位规模在50张以下的有17家,占总数的34.7%4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照老人的服务需求,我区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占30%,“照料型”占50%,“自助型”占20%。从目前情况看,我区养老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价高、房屋租金高,房源十分紧张,新增养老床位后劲不足,特别是公建养老床位严重不足,尚有4个街道无公建养老机构,没有一个街道镇的公建床位数达到“占区域老年人口1.5%”的要求。接下来,一方面将通过新建养老机构,持续新增养老床位数,特别是公建养老床位数,另一方面,对全区现有养老机构房源情况进行排摸,依据《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等文件要求,开展养老机构存量面积认定试点工作,通过内部挖潜新增养老床位数。

    (三)队伍建设

    目前我区养老机构护理员以及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员的总人数为4200余名,他们多为外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队伍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同时,助老服务员每小时工资比家政服务员少2元左右,特别是对外来从业人员,未给他们加城市综合保险,种种因素使助老服务员岗位缺乏吸引力,每年约有30%的助老服务员流出。提升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化水平,一是研究相关措施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比如探索为养老从业人员加金,以吸引更多的拟就业人员选择养老服务岗位;二是形成培训支持体系,对为老服务的护工开展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上海地域文化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护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护理技能,同时推广“护老者之家”项目经验,除了为护老者提供护理上的专业指导外,还给予心理辅导,并提供喘息服务,让护老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为老服务;三是从长沙、湖南、江西等专业学校中招收一批护理专业的学生,以提升助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四)监管机制

    对养老机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监督,通过日常检查、不定时抽查、年终第三方评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相结合,构建完善的检查监督体系。建立养老机构安全生产“飞行”检查机制,采取不提前通知的方式,对养老机构的消防、食品、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安全运作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并在每次检查后向全区所有养老机构通报查找出的问题,从而督促各养老机构查找问题、整改隐患。此外,我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专业化的需求评估机制,委托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对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更为客观地总结评估结果,用好政府的补贴资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一是形成“飞行”检查的双轨运作机制,除了区层面定期进行“飞行”检查,形成街道镇在本辖区内对养老机构安全属地化监管机制;二是打破养老机构简单地以年龄划分护理等级的做法,仿照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委托专业人员用专业方法进行评估,合理地划分出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护理等级;三是加强养老机构自身制度建设,向各养老机构发放制度汇编的范本格式,由养老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消防、食品安全、值班、人员进出等方面的制度,对于制定得较好的制度,将在网上予以公示,以供其他养老机构进行学习。

    (五)产业扶持引导

    用项目来“喂养”养老服务企业及社会组织,从而扶持企业及组织的发展壮大,自2009以来,通过公益招投标的方式,委托一些企业及社会组织承接了“老人之家”、“牵手夕阳”、“银龄驿站”等服务项目,累计资金近4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海阳老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接居家养老信息化智能化运作,第一批试点政府输出资金100万元,资助设施设备的添置。下一步,我区将加强养老产业的扶持引导,一是继续设计助老服务项目,通过公开的招投标,把项目交由社会组织承接,为组织的运作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做大做强“护老者之家”项目,开发一批与社区养老服务有关的公共产品,如:技能培训的书籍、光碟,专业护老器具等,帮助更多的代表“90”的家庭学会自助养老,提升家庭养老的服务能力。

    (六)产品征集设计

    已拟定《“关爱夕阳、幸福晚年”—— 杨浦区失智失能老人安全看护器具设计大赛策划案》,并申请到了上海市老年基金会15万元的资助资金。该活动将于春节后正式启动,拟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征集,对于活动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率先在公办养老机构尝试使用,并在今年杨浦区庆祝老年节的大会上予以表彰。对于成熟使用的安全看护产品,将向民办养老机构予以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满足机构老人专业养老、尊严养老的需求。

 

                                                                                 杨浦区民政局

年一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