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481号提案的答复 2022-05-27

杨府办〔2022〕10号


丁晓东、孙跃东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本市科技影视产业发展”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关于在市中心(杨浦滨江)布局发展科技影视产业、完善市区两级产业扶持政策、建设科技影视产教融合区等建议,对于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影都,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战略任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市委宣传部、市教委、杨浦区政府对提案所提对策和建议进行多次沟通、认真研究,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吸收采纳,切实将提案所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运用于工作实践。2021年以来,上海市先后出台《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上海市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强调加快上海科技影都建设,将打造“1+3+X”影视产业发展格局列为上海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即打造“1”个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加快推动松江上海科技影都建设;构建“3”类特色影视摄制服务功能区,包括人才孵化、影视制作投资、影视取景拍摄等,涵盖众多高校与摄制机构“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整合“X”个散布在全市各区的影视资源,支持影视类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科技摄影棚建设、后期制作、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给予支持。

杨浦区高度重视影视产业发展,对影视产业早谋划、早布局,已于2019年7月制定了《杨浦区关于促进影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简称影视“35条”),对影视产业的发展目标、产业体系、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详细部署,特别是在促进科技影视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激励和扶持措施,目前政策效应已有一定的显现。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对标“1+3+X”影视产业发展布局,市委宣传部、市教委、杨浦区政府等市区两级单位,将找准定位、加强论证、深入研究,加快推进本市科技影视产业发展。

一是发挥地域优势,布局科技影视产业。整合资源优势,抓住科技影视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布局本市科技影视产业。杨浦区将充分发挥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百年红色工运“四个百年”的历史文化优势,用好杨浦工业遗存、滨江水岸、历史风貌建筑群等区域特色资源,重点引进和支持企业发展影视产业后期全流程的开发制作,发展影视棚内摄影、数字内容生产、影视特效处理、影视编辑剪辑等以科技内容为主的产业基地。市区两级联动,充分发挥上海国际电影节、长三角发行放映联盟、影视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影视拍摄服务机构等各类产业平台的作用,加强上海科技影视产业服务,持续优化电影产业发展营商环境。

二是发挥高校优势,促进科技与影视融合。发挥高校集聚优势,杨浦区将依托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印刷出版高等专科学校等10所高校和7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加大科技影视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影视技术研发转化平台,推动影视科技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启动新一轮杨浦文创人才库招募,推进实施文化英才“十百千”计划,聚合更多文化企业特别是影视行业人才根植杨浦创新创业。

三是发挥政策优势,推动科技影视发展。市区两级联动,完善政府资助体系,针对上海科技影都发展薄弱环节,制定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的扶持政策,使产业政策更好契合发展需求,充分激发活力,实现精准扶持。落细落实杨浦影视“35条”政策,细化研究普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规范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条件、流程、监管等环节,做好市级文创项目资金的区级匹配,以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为科技影视产业保驾护航。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