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C-128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4-08-07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主动公开
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杨科经委两会[2024]18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第C-128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郭导代表:
您提出的C-128号“加强杨浦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委十分重视,并且组织了几次相关会议专题研究,认为您的建议中关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建议,对我委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委严格落实办理责任,通过深入研讨、充分论证等方式,进一步对您所提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办理意见,努力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进步。
针对您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经我们相关部门研究,结合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计划打算,我们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杨浦区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模式,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藩篱,发挥区内高校众多的资源禀赋,多方面的合力进行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今年,本区也将出台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交易等方面与各方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具体做法有几下几点。
一、加强区校合作
2016年以来,我区已与区内外11所高校签订了新一轮区校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4+2+N”区校领导定期对接机制,并针对协议内容进行逐项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确保有力推进。
今年,我委将继续组织“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征集高校重点项目,形成项目汇编,协助建立企业与高校互动的平台,丰富企业与高校在学术与技术上的选择和交流。挖掘杨浦高校项目服务杨浦、落地杨浦,加强杨浦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转移、转化工作,促进杨浦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实现杨浦产能升级、技术转移转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建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杨浦区出台政策,鼓励鼓励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围绕科研成果库建设、高价值成果培育、技术需求对接、项目落地转化等方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经认定,给予最高100万元/年的运营费补贴。目前同济大学首先设立试点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运行平台的同时,争取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征集筛选评价以及转化落地方法,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成果转化运营服务队伍,完善高校、园区和企业联合孵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合作模式,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价值科技成果,促成一批科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产业人才,助力高校科技成果更多的在杨浦转化落地。
三、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为落实《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点任务,支持区内试点单位构建成果评价、合规交易保障机制,杨浦区将出台配套政策,鼓励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机构结合本区科技资源禀赋,筛选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创新和成果,开展技术可行性验证、市场可行性评价等技术转移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并为其提供资金补助。
四、发挥平台作用
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平台作用,在盘活各类创新要素的基础上,从供、需两端入手,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供端,充分挖掘区内企业技术需求,对技术成果进行初判评估,建立技术图谱。在需端,建立专业的线下队伍,委托科创帮等机构,通过实地走访企业、高校院所,开展需求研判和技术评测,并与线上平台资源进行精准匹配。依托“东部中心”的全球技术转移网络,搭建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知名大学、顶尖实验室、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平台,有效导入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集聚一批优秀的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帮助成果转化的前期对接顺利进行。
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落地,建立交易制度与体系、线上交易系统建设、技术交易生态三个方面。开展技术交易服务,为技术供需方及服务方提供优质的交易平台,打造核心交易体系,依法组织技术成果及技术交易服务,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甄别与比选,并提供一站式交易结算与交易鉴证服务,形成创新资源聚集效应,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缩短科技成果转换周期。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24年5月20日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2号楼14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陈新建 联系电话:6580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