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2012-04-19

杨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一系列会议及市、区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主题,以“创新驱动、服务发展、强化监管、改善民生”为抓手,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抓新政贯彻、抓协调推进、抓机制创新、抓难点突破,全力推进旧区改造、住房保障和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等民生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聚焦重点,克难奋进,区委、区政府重点重要工作圆满完成

(一)旧改与房屋征收稳步推进。坚持“依法动迁、阳光动迁、诚信动迁、和谐动迁”,在资金房源紧缺、政策法规调整的情况下,全年完成居民动迁384211.27万平方米,收尾基地10个,拆迁量列中心城区前茅。先后启动116街坊、152街坊A块、双辽支路辟通3个基地,成功激活49街坊、229街坊、228街坊3个停滞基地。主动对接新政,拟定了《征收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试行意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建立了司法强制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申请,法院依法裁定,法院现场监督,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流程;注重发挥巡回法庭和第三方公信平台作用,在全市首批开展了司法强制执行工作试点制订了征收与补偿的组织构架,加强人员培训、细化征收方案和配套措施,为全面启动征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住房保障重点突破。动迁安置房和廉租住房之后,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全面启动,“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抓项目开竣工。366街坊“城市方园”、十九棉154街坊一期等3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主动对接市推进办、区发改委、区建交委、街道等相关部门,探索行政手续并联审批“绿色通道”, 实现232街坊、116街坊等20万平方米项目依法年内开工。抓公租房筹措。成立“区公共租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并在全市率先开始实质性运作;全年筹措房源1330套,完成年计划106%抓廉租房保障。全年新增廉租保障1178户,发放租金5919万元;全区廉租住房累计保障11742户,落实实物配租187户,租金配租11555户,累计发放租金2.76亿元。抓经适房受理。按照“积极稳妥、错时分块、便民利民、有力有序”要求,完成首批经适房5214户居民受理,受理量全市第一。其中,4571户居民参加摇号、3906户居民完成选房,选房率达85.5%。完成第二批经适房1510户居民申请受理。

(三)旧住房综合改造积极落实。完成营口大厦等小区综合整治新开项目17万平方米;落实了长白一村206-211号受损房屋的排险加固投入资金400万元,对纺三小区2.6万平方米优秀历史建筑实施了保护性修缮,受益居民500余户;广远新村4348号、控江路6502号拆除重建基地已拆平,重建施工加快推进;黄兴路1039弄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启动签约。  

(四)节能减排初显成效。完成合生江湾国际公寓三期“四高”小区创建。严格按照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放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9张,涉及住宅5949.5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新住宅全装修工作,核批全装修房18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立机关大楼空调和档案室区域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节能效果明显提高。

二、夯实基础,创新机制,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一)健全完善两级住宅小区联席会议制度。以学习贯彻新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为契机,加大学习培训、宣传动员和沟通协调力度,印发单行本3800余份,培训1500余人,新规的社会知晓率和贯彻执行力逐步提高。在对各街(镇)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杨浦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解决住宅小区综合管理问题搭建了完善的沟通协调平台。

(二)完善物业行业长效监管措施。坚持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建设。通过开展物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落实“五查”制度、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提升物业企业诚信服务水平,物业行风测评群众满意度在18个区县物业管理行业分值第一。全力抓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按“保安全、保干净、保秩序、保服务、保和谐”要求,加强窗口服务文明、小区环境文明、秩序文明的检查整改,为实现区“保六争五”迎评目标作出努力。

(三)扩大物业管理公共支出。加大售后公房资金补贴力度。完善物业服务达标补贴考核制度,全年发放资金1568万元,涉及小区340个,惠及居民25万户,缓解了售后公房小区收支倒挂问题、提升了物业企业积极性、保持了物业服务质量。加强管理平台建设。投入资金140万元,有效整合“962151”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和“962121”市物业服务呼叫平台功能。全年受理解决各类投诉、保修163件。完善特殊物业托管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投入资金43万元,对物业公司突然撤离的12个小区实施了临时托管,保障了2051户居民的基本物业服务需求。另外,先后开展了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旧住房综合整治改造及加强和改进杨浦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专题调研,提出应对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主动履职,协调服务,依法行政工作有效开展

(一)房产市场总体平稳。认真贯彻国务院、市政府有关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住房限售等房产市场调控政策。商品房上市量显著增长。全年核批城市方园、圣骊河滨苑等商品房预售665375.8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04.27%41.71%。受理各类房地产交易登记43127件,完成新建房屋建筑面积预测295万平方米,新建房屋建筑面积实测80万平方米。供求关系有所缓和。存量房住宅累计成交799749.6万平方米93.9亿元,同比下降29.78%30.48%16.92%;办理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208924.81万平方米;此外,完成163家房产企业信用档案检查,合格率98%;处理房产权籍24件。

(二)条块协同执法有力。以城区综合管理“大联动”为契机,调动综治社保队员、平安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劝阻、制止现行违法搭建。全年处理现行违法搭建113件,处理存量违法搭建9件,业主自行改正41件,代为改正67件,新增违法搭建拆除率100%;处理群租投诉117件,确保平安建设落到实处。

(三)信访矛盾化解及时有效。依托“多方协调、共同参与”的“大信访”体系,着力完善领导接待、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机制,优化领导包案、人民调解等工作方法。全年处理来信2473件,同比减少16%;处理日常来访及区政府效能接待33076018人;化解重信重访案件31件,超额完成市区要求的化解率70%的目标。另外,加强与市二中院、区法院的协调沟通,完成行政诉讼一审、二审案件25件,胜诉率100%

(四)住宅配套工作协调推进。初步落实公共服务设施 1.47万平方米,完成了荆州路市政配套道路建设和河间路等6条市政配套道路的项目储备

四、以查促改,安全为先,住宅小区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落实到位

(一)落实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全区338幢、房龄10年以上、8层以上带电梯的高层住宅进行了消防设施设备安全检测检测房屋面积401万平方米,检出安全隐患3445处,落实整改713起。开展住宅小区和拆房拆迁基地“清剿火患”战役,检查小区515个,发现火患898处,清剿火患750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逐量减少。

(二)落实施工工地生产安全。在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加强日常检查的基础上,会同区安监局及相关街道开展建、构筑物拆除行业“打非”行动,查处拆房施工操作人员无证上岗4起、上岗证过期2起、无开工手续擅自施工1起。

(三)落实季节性防范工作。在完善应急预案、抓好应急演练、落实抢险队伍、物资储备和加强值班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住宅小区防台防汛,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定期养护小区排水管道,保证下水管道畅通;重点开展易积水小区、地下车库的排险物资、设备检查。加强对大桥、定海等9处私房集中地块危房的普查和督修

五、着眼效能,转变作风,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规范服务、简化流程、优化机构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机关行政管理新模式。优化简化建设项目等行政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速度,全年业务受理办文561件,办结563件(含去年结转件)。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优化了岗位编制,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按照“依法办理、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处理“书记百姓网上通”20件,“区长在线”112件、区政府督查201件、媒体信息44件、专项督查件办结率100%;办理信息公开177件;办理人大意见27件、政协提案25件,答复率、走访率100%。接待档案查询48419人次,利用案卷9774卷,出具登记资料查询证明72405份,完成房产税、限购查询受理、审核6189户、完成立卷38281册。

(三)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区委、区政府明确的旧区改造、住房保障等三项重点牵头工作圆满完成。扎实开展“三个一”廉政宣传,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政勤政自觉性。积极开展“4+3专项治理工作,重点狠抓礼金、礼券和购物卡专项治理,上交礼金、礼券、购物卡总计7.5万元。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市房管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反腐倡廉征文中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有些工作也面临困难和问题:一是政策出台影响面上工作推进。因旧改新政出台以及建筑市场专项整治等因素影响,旧改基地启动和旧小区综合整治进度受影响。二是百姓对旧区、旧房改造的愿望迫切。尽管对西方子桥等拆迁停滞基地以及凤城三村等10多个小区居民来访多次接待,但居民集体上访要求动迁、旧房改造的诉求仍非常强烈。三是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街道(镇)一级对业委会的指导管理职能还需加强。另外,房屋违法搭建仍需在快速发现、及时处置、联合执法等机制上下功夫。

 

2012年工作基本思路及要点

一、基本思路

2012年房管工作基本思路是: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十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这一主线,坚持以 “目标导向、项目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为原则,以“安全发展、服务民生、创新管理、勤政高效”为着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在政府性投资稳步增长、旧改政策有序衔接、房产市场稳健运行、安全维稳态势可控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旧改征收、住房保障、住宅小区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着力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百姓居住环境和质量

1大力推进旧改征收。围绕新政实施,加强自身管理,全力推进旧改征收工作。合理谋划新基地启动。紧扣滨江开发和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以市区联手项目、市政项目、功能性项目和百姓旧改呼声强烈的项目为重点,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多策并举克服资金房源难题。启动大桥101街坊、定海152街坊C块等12个基地。更加注重推进在拆基地收尾。统一思想、明确责任、集中资源、创新思路,牵头各相关单位,综合运用“分片划块”、“邻里互动”等联动机制,以司法强制搬迁为抓手,加快基地收尾。完善旧改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结合新政要求和杨浦实际,进一步完善优化旧改管理体制,成立区旧区改造与房屋征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房屋征收平台、房屋征收管理科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等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力推进旧改。优化方案和工作机制。完善“数砖头加套型保底”政策、细化二次征询操作办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继续优化阳光动迁工作机制。按新条例要求,优化符合本区实际的旧改政策方案,做到成本、速度和稳定有机结合。此外,进一步做好资金房源等资源保障和信访矛盾化解维稳工作。

2、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加快推进动迁配套房、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满足住房保障需求。动迁安置房按照“保质保量”的要求,抓开工,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明确用地收储、拆迁、规划调整、项目认定等进度,按时完成20万平方米开工任务。抓竣工,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前提下,确保112街坊一期和154街坊二期等项目建设顺利竣工。抓储备,科学制定政策方案和资金计划,完成154街坊十九棉地块、107街坊二期地块等6个总计9.57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公共租赁房。按照“计划五年,立足前三年,确保前两年”原则,有序推进106街坊(二毛厂)等新建项目进度。同时,引导社会企业参与筹措建设房源,并在完善《新江湾城人才公寓运营管理办法细则》及相关配套办法基础上,制定《杨浦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廉租住房立足“服务、协调、沟通、指导、检查”,继续加强街道()住房保障机构建设、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实现分段租金配租动态管理;探索廉租实物配租常态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实物配租比例。经济适用房。根据市统一部署,平稳有序完成首批经适房供应工作,协助居民签约入住;按节点启动第二批经适房摇号选房;继续抓好新政策的培训指导和宣传解释,制定看房、摇号和选房工作方案。

3、加大旧房改造推进力度。旧小区综合整治。根据新出台的《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管理试行办法》,结合现有政策法规和修缮类项目的具体实际,制定《杨浦区住宅修缮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组织培训宣传,加强对旧住房综合整治项目的全程监管。旧住房拆除重建。在确保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前提下,完成广远新村4348号和控江路6502重建工作;同步做好黄兴路10391-610-27号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及居民签约、征询等工作,争取年内启动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遗留项目激活。对百姓改造呼声高、但签约率未达到改造要求的遗留项目,联合街道多方协调,做好居民工作,尽早启动改造。

(二)着力深化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群众居住满意度

1、理顺综合管理工作体制。完善工作制度。充分依托街道(镇)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和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平台,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在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领导协调作用,解决小区安全运行、违法搭建等综合管理中的突出矛盾深化新规贯彻。加大政策法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主体等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和实际运用能力;通过传、帮、带,切实提高社区对业委会的指导、监管水平。

2强化物业行业指导监管。以物业服务价格机制调整为契机,着力完善管理运作机制。达标考核奖励制度。进一步细化达标考核奖励申报、实施、考核等环节,推动物业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行业诚信机制。完善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和小区经理记分制度,规范物业管理信用信息的收集、披露、使用、监管流程,促进物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行业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把好物业行业准入和资质审核关,推动物业企业服务能级和水准不断提升;将物业服务招投标活动纳入全市统一平台框架内,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局面。物业服务托管机制。对物业企业撤离、尚未及时选聘的小区,坚持以“业主自管”为主,以“临时托管”为辅,保障居民基本物业服务需求。

3、积极培育物业管理服务主体履职尽责。规范物业企业管理服务行为。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提高业务接待、物业维修、应急保障、环境秩序维护等物业管理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任职资格和岗位技能培训,促进一线人员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形象和服务技能的提升;推进业主自我管理规范化建设。会同街道社区引导业主等责任主体树立“有偿服务、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消费意识,督促指导业委会建立完善“定期接待、定期会议、信息公开、维修资金使用续筹”等工作制度,主动听取业主和使用人的意见建议,及时公布业主大会、业委会重大决定,定期公布专项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收支情况,深化工程审价、离任审计、使用程序审核的维修资金使用“三审”制度,逐步提升业主自我管理规范化建设能力和水平。

(三)着力推进住宅小区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1、提升住宅小区运行安全能级。依托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平台,按《杨浦区深化住宅小区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要求,落实住宅小区安全防范各项措施。加强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继续健全住宅小区消防安全信息库;根据高层消防设施设备检测结果,限期督促责任主体落实整改,并组织复检;开展大排查行动,重点加强对住宅小区楼道堆物、擅自隔断应急逃生通道、占用堵塞消防通道、消防设施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以及对地下空间违规住人、堆放危险物品、违规使用水、电、气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责任主体落实整改。落实房屋使用安全措施。重点对住宅小区中普遍存在的拆除承重结构、违法搭建、居改非、群租等危害房屋安全使用的行为,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健全巡查发现机制,完善执法处置流程,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保障公共设施设备安全。配合区建交委、区质监局等职能部门和专业单位开展既有玻璃幕墙建筑、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电力线路老化、燃气安全等专项检查整治,指导、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排除隐患。做好房屋急修督修。对影响房屋安全使用的紧急情况,实行强制维修或组织代为维修;加大危旧房屋普查督修力度,督促权利人及时加固修缮,防止塌屋伤人事故。

2)确保住宅修缮工程安全施工。规范操作,做细做实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完善制度流程。修订《杨浦区住宅修缮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细化工作流程,确保修缮工程有序高效。严格依规操作。对结转项目,按照建筑市场整治提出的整改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对新启动项目,根据《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严格计划立项、方案编制、征询公示、工程报建、开工审核、竣工备案等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安全监管。按《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监管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对安全隐患立即予以整改。

3、强化拆房、房屋征收(拆迁)基地安全管理。以消防安全管理为重点,督促房屋征收(拆迁)单位做好拆房拆迁基地用电、用气安全检查和易燃易爆物品检查,加强拆房拆迁基地空置房屋、沿街房屋安全管理,及时排除火患。积极配合街道(镇)做好停滞基地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治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四)着力提升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打造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

1、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房产市场监管。着眼“稳中有降”调控目标,确保调控“力度不减、政策不变”,加大对房产开发公司和中介企业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房产登记备案,保持区内房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用活平台,协调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归集资金、房源,扎实推进市政配套道路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妥善处理涉访涉诉问题。在信访维稳上,着眼源头防范,狠抓初信初访办理质量,推进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动态管理、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历史积案,确保一方平安。在行政诉讼上,继续优化案件处理程序,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按照司法建议及时整改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不规范、不公正问题,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拓展政务公开渠道。加强信息公开。着力提高信息公开的水平和效率,丰富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进一步发挥信息公开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房管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规范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用好官方微博。通过微博,及时发布相关政策链接和局工作举措,沟通民情民意,更加及时有效地宣传正面成果、在线服务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公开制度流程。严格把关廉租房、公租房和经适房的受理审核环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严格履行“一次告知,两次受理”承诺,提高便民服务质量,确保业务受理工作规范高效。引导公众参与。着力增强管理运作透明度,在旧改与房屋征收、旧住房综合改造等重大项目上,在指导业委会换届改选、选聘物业等日常管理上,都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切实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政策执行规范、科学、顺畅。

3、强化廉政勤政建设。深入贯彻《廉政准则》,深化完善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完善“制度加科技”的预防腐败机制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认真实践“一线工作法”,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营造“勤学善思、团结实干、砥砺奋进、勇敢创新”的机关文化,大力弘扬“四敢”精神,务实勤勉、廉洁公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新浪微博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